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诱人的“炒拨拉”
2024年08月16日
字数:1,392
版次:04
  古丝绸之路绵延数千里,各种地方美食众多,在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甘肃省山丹、张掖、酒泉、玉门、敦煌等地,有一种叫作“炒拔拉”的街头小吃,麻辣可口,肥而不腻,制作简易,颇受欢迎。
  行走在街边,在支起的简陋的布棚子下,放着一只炉子,炉子上放置的不是锅,而是一个硕大的铁鏊子,周围有棱,中间微凹,鏊子四周,散乱地放着几个小板凳。待到食客坐定后,摊主就像一般炒菜地那样忙活起来。先是半勺油,一般是羊油或猪油。佐料不需多,孜然、盐和辣面子即可,配菜也不需要太多,洋葱、姜、青椒就行,都是为了去个腥膻味。葱、姜、辣椒先爆香,然后放入主要食材,就是事先准备好的羊下水——心、肝肺、肠肚,也有羊头肉和腰子。此时,摊主抡起平口铁铲,把紧紧缩在一起的羊杂碎拨拉来拨拉去,随着此起彼伏的“呲呲”声,数分钟便炒好了,摊主将铁鏊子上的这些炒熟的羊杂碎用炒勺拨拉成几份,分在鏊子的每个人面前,顿时香味扑鼻,你一筷,我一筷,猛火爆炒出来的美味,要趁热吃,带着温度的铁鏊和炉子,把这市井生活烘烤得更热乎,这便是丝绸之路上闻名遐迩的“炒拨拉”。
  为什么叫“炒拔拉”?在当地,有着这样的一个传说:古时候的山丹、张掖、酒泉是兵家必争之地,扼守着千里河西走廊的咽喉。公元前121年,西汉将军霍去病在这里创建了军马场,并逐渐发展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军马场之一。战时食物短缺,战马死后,马肉都给军官们吃了,剩下的内脏及头肉之类的就分给士兵们。在烹饪时便就地取材,用几块石头垒个灶,盾牌放在上面就是口锅,士兵们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吃。后来这种吃饭方式渐渐被当地的老百姓学会并加以改良,用牛、羊杂碎等为主要食材,放在铁鏊子上炒制,演变成今天的“炒拨拉”。
  至于“拨拉”,因是平底铁鏊子,且用大火爆炒,为了防止粘锅,整过制作过程需不停地用铁铲来回“拨拉”。另外,在很久以前,摊贩们在制作“炒拔拉”时,每次都是一次炒出一大堆放置在铁鏊子边,待食客们前来购买时,摊贩便根据付钱的多少用铲子“拨拉”一堆儿放到食客面前。
  “炒拨拉”在当地的县志里这样记载:“炒拨拉因动作得名,支以铸铁鏊子,炒拨拉的主要食材其实是羊杂,诸如心、肺、肠、肝、腰花、肚子等,先将原料洗净,切好,再佐以皮牙子(指洋葱)、大蒜、青红椒、葱段、辣椒粉、孜然等辅料,首先将切好的羊肝、肺、肚、肠、心等佐以调料、葱花、蒜苗下锅,以柴火或煤炭为燃料,用猛火爆炒,待熟即食。炒拨拉冬季进食最佳,麻辣适度,肥而不腻,烟熏火燎,边炒边吃,美味可口,热热乎乎。”短短几行字,生动形象,似乎还能闻到香喷喷的味道。
  “炒拔拉”的摊点白天以固定的小店铺为主,可一到黄昏时,街头巷尾到处都是摊点,摊贩们将铁鏊子架在屋外,现场制作,由于烹制的过程对外开放,热腾腾的烟味气雾四散开来,哪里还需要打广告、吆喝呢?扑鼻的香气,能飘好几条街呢。由于那浓郁的孜然味,爱它的人,爱得深切,而不爱的人,则掩鼻遁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在街上摊点围成一圈吃“炒拨拉”的人慢慢少了,不少人都是炒好盛在盘子里坐在餐桌上,或者打包带回家。不管食用方式的如何变化,人们最想念的还是那唇齿间的香味和那香味背后的热闹劲。作为一道受大众欢迎的地方风味小吃,“炒拨拉”难登大雅之堂,但是它的门庭从没有冷落过,路边摊上,它一直都是炙手可热的“名角儿”,一年四季食客不断。
  假若你有机会来河西走廊,可不要忘了吃这里的“炒拨拉”噢。 (汪 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