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碌曲二景
2022年02月21日
字数:1,599
版次:04
  “碌曲”是藏语洮河的译名,驻地在洮河的上游。这里地表平缓,河流纵横,发源于甘、青交界西倾山的洮河贯穿全境,发源于郎木寺的白龙江属长江水系,流经碌曲伸延南方。广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神奇的石林,大大小小的寺院绘成碌曲的绚丽的画卷,则岔石林、尕海湖是碌曲两处独特的景致,别处无以可比。
  

则岔石林

  则岔是藏语“羚羊的家园”。羚羊是高原上的哺乳动物,类似山羊,无论雌雄头上都有美丽的弯角,弯角呈弓形,下段中空,角的颜色很雅致,是乳白色或奶油色。它们耐干渴,跑得快,毛色灰黄,面部有棕灰色的条纹,四肢细长,体形优雅。可是在碌曲,我并没有见到羚羊,只是在出卖旅游纪念品的商店见到几只已经加工成艺术品的羚羊头,每只售价人民币150-300元不等。不知道它们是否如合作(合作,藏语是“黑错”)那样,本来是一方“羚羊之地”,却随着城市的扩充而消失殆尽,只有街心那尊羚羊雕塑,孤零零地昭示着“曾经的王者”。好在不见“羚羊的家园”,却见到了羚羊曾经奔跑的秀丽山川,见到了养育过珍稀动物的奇石仙峰,也算不枉此行。
  则岔石林位于碌曲县南50公里处。进山的公路两侧都有峻峭的山峦,青翠的秀峰,弯弯的流水,葱绿的树林,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飞鸟。还未走进石林,我就已被这里的自然风光深深吸引,真是天涯处处有芳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穿过洮河淙淙流淌的草原,踏入石林,迎面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石门。石门高百十丈,山间有栈道。攀扶岩壁挪步走在栈道上,脚下是汹涌湍急的河水,头上是悬崖利刃一线天,耳畔山风呼呼作响,天空云飞鹰旋,山涧虎啸狼嚎,环顾左右,大有一命悬天,不知来年之慨叹。提心吊胆的走过石门,便是石林,仿佛劫后重生,心情豁然开朗。甘南石林与西南云贵川或桂林石林不同,别有一番风韵。这风韵首先是生态原始古洁,既没遭到城市工业化污染,也没遭到人为破坏。这种结果,一方面得益于环境封闭,一方面得益于佛教文化根深蒂固。其次是品相独特,具有草原山林的特点。许多山石,形同动物,有的像牛,有的像马,有的像骆驼,有的像神龟,有的像天狗,当然也有如神人、似仙女,或者其他景物的,然而奇怪的是动物形象居多。据专家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两亿年前的造山运动,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当时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由于印支期、喜马拉雅期,复杂的地质构造运动,褶皱断裂,地壳上升,加上千万年的风蚀雨涤,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塑造了奇特的藏地石林景观。
 

尕海湖

  尕海湖的藏名是“姜托错”,坐落在海拔3400米的尕海草原上。尕海湖是座淡水湖,与浩淼广阔的青海湖如出一辙,而景象却显得纤巧灵秀,如同镶嵌在草原上的一颗珍珠,一汪明镜,一方碧蓝,格外耀眼醒目。说她纤巧,并不是说她“袖珍”,须知,这一汪湖水,丰水期湖面可达万余亩,枯水期也有七八千亩呢。她的纤巧在于她娴静的气质。尕海如兰,宁静,含蓄,清澄的可以纤毫毕现。蓝天,白云,山姿,树形,鸟羽,兽态,无一不安静地倒映在波澜不惊的湖水之中,活灵活现。湖畔,野花闲草争艳竞芳,牦牛羚羊频频相望,牧人跃马扬鞭,放牧着牛羊。远处,挤牛奶的姑娘挥手张望,飞鸟煽动翅膀掠过蓝天,湖中有石花鱼游弋浅底,成群的天鹅、野鸭和水鸟扬波弄浪,有的交颈私语,传递爱情信息,有的交头接尾,忙着繁殖后代。真是一湖大千世界,一界芸芸众生,万象生机更迭,千姿百态纷呈。
  高原的湖,纯净,清亮,甘甜,养育着生命欣欣向荣。生活在这里的所有生物是自由的,幸福的。因为这里的人们笃信佛教,信守“众生平等”,他们不杀生,不虐待任何生命物种。所以,这里是生命的摇篮,鸟儿的天堂。每年春秋,都有成群结队的白天鹅、大灰鹤、莺鹭、雁鸭、水鸟等近百种候鸟,不远万里,从江南、从沿海、从尼泊尔、从东南亚、从喜马拉雅飞到这里繁衍生息,充分享受生命的乐趣。这里的鸟儿生生不息,蝴蝶蜻蜓蜜蜂牛蝇和平共处,鱼儿在水中任意遨游穿行,自然生态和谐平衡。1999年,国务院将尕海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使这里的自然生态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