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中共创建、领导的 第一个气象台
2024年02月05日
字数:1,411
版次:03

周铁钧



  

1946年,延安气象台工作人员准备施放探测气球

  1944年,美、日两国的空战、海战进入“白热化”,美军空袭侵华日寇在中国华北、东北等地的驻军时,急需中共解放区的气象资料,为此向中共中央提出“建立以延安为中心的气象观测网”的请求。
  中共中央为团结抗战大局,积极与美方合作,派时任军委三局局长的王诤与美方商谈。起初,美方以共产党不懂气象技术、缺乏器材为由,提出由美方负责在解放区建立气象观测点。王诤果断拒绝,指出:“只要通过培训,共产党人是可以掌握气象观测技术的,也完全有能力担负起解放区建立气象通信网的任务。气象观测点必须由中共建立,这是主权问题,不容谈判。”
  经反复磋商,美方最终同意中方意见,并达成“协助中共培训技术人员,为解放区提供气象、通信器材”等项协议。
  1945年3月,中央军委从部队抽调21名战士组成训练班,由在延安大学任教的气象专业毕业生、中共党员张乃召任队长,学习气象观测和无线电通迅技术。
  开班这天,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特意来看望学员,把自己的一套藏书《自然地理》送给训练班,鼓励大家努力学习气象科学技术,为抗战大局作出贡献。经3个多月紧张学习,学员考试全部合格,被派往各解放区组建气象观测站。军委参谋长叶剑英在欢送大会讲话时说:“你们是我党第一批气象工作者。你们的工作开始,标志我党气象事业的诞生。”同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由训练班学员邹竞蒙、曾宪波等7名观测员组成延安气象台,张乃召任台长,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建、领导的第一个气象台。
  气象台坐落在延安凤凰山下,使用的多是美国提供的二手器材,经常发生故障。观测员就虚心向新华广播电台、通讯社精通机械、无线电技术的行家请教,自己动手维修、保养。有一段时间,国民党经常出动飞机轰炸延安,为保安全,观测员就肩抬人扛,把重要器材都隐蔽到山洞里,敌机离开后再抬出来,这样反复搬运,致使一些电器原件损坏,张乃召带人到北平、天津等城市采购,冒着生命危险带回延安。
  全台唯一的动力设备是一台小型汽油发电机,每天开始气象观测前,先要发动电机,冬天气温降到零下20多度,几个人轮流拽拉发电机皮带,有时要用1个多小时才能启动,人也累得肩臂酸痛、通身是汗。
  观测点和探控站都设在200多米高的山顶,遇到雨雪天气,泥泞湿滑,观测员都要沿又窄又陡的小路向上攀爬,有时还要背着沉重的汽油桶,一不小心就会滚下山坡,摔得满身伤痕。不论骄阳似火还是风雷雨电,观测员都必须准时在露天观测,尤是释放悬挂探空记录仪的氢气球时,要用一、两个小时,隔15分钟记录1次数据,直到接收不到探空仪信号才停止。
  气象台除自身观测、获取资料,还担负着接收西北、华北等解放区6个观测站电传气象情报的任务,通过综合评估,预测解放区风力、雨雪、云雾、温度、气压等情况,提供给延安机场和美国军方,并由新华广播电台播出天气预报。美国驻延安观察组组长包瑞德称赞道:“共产党人给了我们很大帮助,为我们海军和空军提供气象情报,这是极其重要的。”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人飞往重庆进行谈判,10月11日回航延安,这两次历史性飞行的气象资料,都由延安气象台负责提供。此期间,观测员们不敢丝毫懈怠,张乃召一直亲自带班,认真观测、精准预报,直到毛泽东率领的中共代表团在延安机场安全着陆,他们才如释重负。
  中国共产党创建、领导的第一个气象台,奠定了人民气象事业的发展基础,老一辈气象工作者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团结协作、密切配合、观天测雨、记录风云,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