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北京六·二六医疗队在渭源
2024年02月05日
字数:1,739
版次:03

王枝正 孙喜军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同志发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重要指示。为响应这一伟大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卫生部提出的《关于把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的报告》,大批北京等地的医务工作者齐聚陇原大地,其中一部分来到了偏僻、荒凉、穷困、落后的渭源县会川人民医院。据统计,从1969年到1970年,先后有45位北京医疗队队员来到会川支援地方医疗卫生工作。其中,北京月坛医院38人,北京市第二医院6人,北京护国寺中医门诊1人;医疗队员中,男14人,女31人;大学学历7人,中专6人,高中14人,初中9人,小学9人;有医疗业务人员34人,行政工勤人员11人。他们为了响应党的号召,离开了舒适的城市生活,远离家人,为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几十年如一日,克服重重困难,辛勤工作,挥洒汗水,为当地百姓身体健康,为地方医疗卫生事业献出了宝贵青春,作出了卓越贡献。
  会川镇位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南部,高寒阴湿,海拔超过2000多米,群众以农业为生,生活艰苦。当时的会川医院,基础条件非常差,典型的“一少四没”单位,房屋设施缺少,医疗队员无处住宿,只能分散安排在当地群众家中居住;没有诊疗场所,门诊诊疗工作无法开展;没有通电,夜间上班、治疗只能提着马灯,夜间急诊手术用蜡烛、手电筒照明。没有通讯设施,人员居住疏散,有了急诊病人只有派人到各家各户通知;医院没有接通自来水,用水需到路途较远的周家泉挑取。尽管条件如此艰苦,医疗队还是克服种种困难,想方设法开展诊疗工作,最大限度救治患者生命。
  为保障医疗队定有所居,正常开展工作,加强基层卫生院、站的技术力量,原会川医院人员除包文谨、陈得廉外,其余人员全部下到各卫生院或村保健站工作。1971年,县政府筹措资金,新建二十多间约400多平方米的土木结构门诊部;1972年划拨土地,争取资金建起50多间约800多平方米的土木结构职工宿舍,才初步使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保证了门诊业务开展和人员住宿。
  北京医疗队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会川医院医疗条件。
  他们带来的从外科、妇产科、眼科全套手术器械、手术床、产床、病床、显微镜到被褥床单、针管、针头、枕巾、消毒巾、手术包等大量医疗设备及办公用品,总价值达十多万元,为业务开展提供了设施保障。器械装备有了跨越式的提高,诊疗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医疗队伍中有从日本昭和医学院校毕业,回国后又在北京大学医学院深造,先后在北京市同仁医院、北京市二院等医院工作的著名内儿科主治医师张中凯;毕业于日本九州高等医学专门学校,在沈阳医学院、北京市二院工作的外科医师张式贤;毕业于白求恩医学院,先后在北京市协和医院、同仁医院、北京月坛医院工作的宋瑞芳;毕业于北京市助产学校的徐化文等理论功底扎实,业务技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医德人品高尚的医疗专业人员,使得医院以前无法解决的疑难病症都能够得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业务项目广泛开展。从妇产科的剖腹产、子宫肌瘤诊断和切除,宫外孕治疗到外科的肝、胆、脾切除术、胃大部切除以及外伤、骨折、车祸等急危重症的抢救治疗都能够普遍开展,肝炎、肺结核,特别是当时治疗效果不好、死亡率极高的细菌性、中毒性痢疾都能够得到有效预防救治。
  北京医疗队员还运用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为全县卫生系统培养了大批人才,培养学员近百人。从基础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应用,都是通过言传身教,谆谆善导,手把手指导,使得大批学员不但掌握了基础理论,而且提高了临床实践技能和业务水平。从根本上解决了卫生技术人员不足问题,充实了全县卫生队伍力量,提高了卫生队伍医疗水平,特别是解决了当时计划生育手术技术力量薄弱问题,有力的推动了全县医疗及计划生育手术的开展,为全县的卫生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培养的人才队伍中,有许多都成为全县卫生系统的骨干力量,如当时卫生系统的黄兴芳、马淑兰、李彩英、张荣英、田春英、石海玉、边永秀、杜凤英、吴正波等。他们还培育出了一批医疗领域杰出人才,如顾鸿义、杨作平、张建清、容渭德、黄如英、赵彩云等。
  1973年开始,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医疗队人员陆续返回原籍或调任。1973年8月,李雅贞调定西专医院工作。1974年,林建国调走,郭裕根退休回原籍。1975年,凌金儒调离。1976年,何道民退休回原籍。1978年,张式贤调定西专医院工作……1986年,最后一名医疗队员王维祯退休回原籍河北涞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