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叶伯和——四川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
2023年04月03日
字数:1,757
版次:03
  

□王小梅

  1938年10月26日成都《华西日报》副刊有一篇标题为《成都文坛回忆记》的文章。文章开头写道:“诗人叶伯和在成都撒下了新文学的种子,第一个文艺刊物——《草堂》,在成都出现。自然,这一定是遭受过顽固的老夫子的嘲笑和毒骂,因为有这种形式的争执,在成都,新文艺竟涂上了一层暗淡的阴影。”
  创办四川第一个新文学研究会,出版四川第一个新文学刊物《草堂》,第一个登上音乐专修科讲堂讲授中西音乐理论,介绍西洋音乐知识和乐器,最早撰写《中国音乐史》的是成都人叶伯和。这样一位新文化运动和音乐研究与教育的先驱者,的确值得人们怀念。
  叶伯和的祖辈由广东迁来四川,世代务农,后成为地主。到了叶伯和的父亲出世,叶家已成为“耕读之家”。父亲叶大丰是个独子,12岁应童子试,考中秀才榜首,轰动一时。叶伯和自幼聪颖好学,成绩优异,深得师长和家人喜爱。在叶家先辈中,还有一位叶介福,精通七弦,是清代著名川派琴师、青城道士张孔山的门人。叶氏族中能弹琴的颇不乏人。叶伯和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从小就接受了文学、音乐的教育和薰陶。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年满17岁的叶伯和同弟弟叶仲甫,随父亲叶大丰离家别亲到日本求学。
  父子3人到了日本后,分别进入法政大学和东京音乐院学习。叶伯和在日本留学期间,与早在日本东京音乐院和帝国大学生学习的萧友梅(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相识,从此,两人交往颇密,叶受萧的影响,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3年后,即1911年,父子3人分别读完法政大学和音乐院,带着珍贵的小提琴以及各种有关钢琴和小提琴的教材、乐谱等启程回国,不久回到了家乡成都。
  在成都叶氏寓所指挥街,大门上有一副门联是:宋少师后,明宰相家门联两旁各悬一牌,一个是木刻的“律师叶大丰”。另一个是铜铸椭圆形,上镌“音乐家叶伯和”。民国初元,这在成都尚属破天荒。
  此时,正值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叶伯和当即在军政府受聘任职,作了财务部门一名干事。一年后,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大汉四川军政府撤销。自此,叶伯和便致力于音乐教学与研究,并进行创办文学社团等活动。
  当时成都有人写了一首竹枝词:“京班名角教贫儿,丝竹嗷嘈关帝祠。科举文章无用处,改良戏曲作传奇。”28个字所描写的是在祠堂街关帝祠(现今艺峰照相馆右侧)内组织的一个京剧科班,亦称“剧部实习处”,叶伯和担任实习处经理。这个科班吸收了一些贫家小孩儿作学徒,聘请当时外地来成都演出的京剧演员任教。此科班从成立到结束,前后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但它是四川人办京剧科班的最初尝试。
  1912年后,叶伯和历任崇实学堂、成都县立中学校、川中师范学校、单级教员养成所、益州女学校、省第一中学等校教员。1914年9月,他接受四川省高等师范学校的聘请,任该校1915年春首次开办的体育、乐歌专修科的音乐教员,直到1924年离开。
  作为当时四川最高学府的高师,是四川第一所开设体育、乐歌专修科的学校,叶伯和则是四川第一位教授音乐专科课程的教师。
  当时高师专修科招生的标准是“品行端正、身体健康、年龄在18岁以上25岁以下,在师范学校、中学校毕业或有同等学力者。”分设两个班,修业3年。音乐课程的内容有乐歌、唱歌、乐典、乐器使用法、理论、和声学、音乐史等。
  1915至1924年,叶伯和潜心研究中国音乐,并结合长期教学经验,编著了我国最早的一部《中国音乐史》。在这10年间,他造就了四川,乃至西南第一批音乐师范专门人才。他是四川第一个介绍和使用五线谱,第一个教授钢琴、风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讲授唱歌技能及乐理、和声学等西洋音乐理论的教师。他是新音乐在四川以至西南的启蒙者和奠基人。
  叶伯和授课之余,还为成都多所学校谱写校歌,进行音乐创作活动。歌词大多是自己所作。遗憾的是,这些乐谱已无处可寻。现仅有一首成都中学(今外南磨子桥七中)的校歌,歌词(注:成都中学校址是前芙蓉书院)是:
  芙蓉的花那么红,它又不怕秋风,
  芙蓉的叶那么青,扶着它更鲜明。
  看此日莘莘学子像枝叶一样茂,
  它年济济多士像鲜花一样红。
  ——是“三变”的精神,且看他蓁蓁灼灼,皆由本固根深。
  作为同盟会成员的叶伯和,思想上无疑是追求革新。五四运动前两年(即1917年)专修科首届毕业生即将离校(首届生为两年制),叶伯和作诗勉励学生,有“君不见郑卫之音乱雅乐,改弦更张勿畏缩。”之句,表达了他对青年一代热情的鼓励和期望。这也正是他自己孜孜不倦地研究和传播新音乐的执着精神的写照。 (连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