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上海冷面
2022年07月08日
字数:945
版次:04
  冷面,全国各地都有。但是,除了江浙地区外,他们都把冷面叫作凉面,或是捞面,东北朝鲜族也有一种冷面,却是带汤的冰冷面,与吴语区的干拌冷面有着明显的区别。就算是江南地区的冷面,也是各有特色。像苏州的冷面用的是糟油、虾子酱油,或是肉汤来拌面,与上海冷面不尽相同。
  春末夏初,冷面就急吼吼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登场了。此时天气已渐渐热起来,再吃热汤面,定会汗流浃背,而选择清爽开胃的冷面是再合适不过了。
  制作冷面的面条要先蒸后煮,过去是用自来水冷却,显然不够卫生。后来,则把煮好的面条撩起来,放入盘中加熟油一边拌匀一边对着电扇吹。如今,操作间里装了空调,面条冷却得更快。加油的目的,一方面不让面条粘在一起,另一方面金灿灿的颜色更刺激人的食欲。花生酱、醋、酱油、辣油是制作上海冷面的必备调料,而各家店的不同口味就在于这四样调料搭配比例的不同。有时生意忙的时候,师傅一手托起三四盘面,一手如蜻蜓点水般快速浇着调料,犹如杂技表演,看得人眼花缭乱。
  只加调料的冷面叫清冷面,我们小时候能吃到这种清冷面已经很开心了。现在可以在冷面上加各种浇头,常见的有大排、鳝丝、香菇面筋、八宝辣酱等等。但最有上海特色也最受上海人欢迎的还数银丝(绿豆芽)冷面和三丝(肉丝、青椒丝、茭白丝)冷面。
  记得小时候有次生病去医院,看完病已是中午时分,我们父子俩人走进一家饮食店。父亲给我点了一份三丝冷面,自己则点了份清冷面。我还问父亲为什么面上没有浇头,他说自己不喜欢浇头,清冷面干净清爽。当时我还信以为真,直到长大后我才懂得,当时的父亲一方面是为我的病情焦虑吃不下,另一方面是舍不得为自己多花钱。爱子心切,对己苛刻,这是那个年代父母身上的“通病”。
  在夏天上海人的餐座上冷面是“常客”。暑假期间,一些父母会早上把冷面提前做好,再冲碗紫菜虾皮汤,或是烧锅百合绿豆汤,让孩子中午自己去吃。父母在家做冷面时,一般调花生酱的任务就会交给小孩来做,这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调稀了再加点花生酱,调稠了再加水,调来调去,碗里的花生酱越来越多,做冷面用不完,结果就成了我们嘴里的零食了。
  疫情后,街头排队买冷面的场景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足见上海人对冷面的情有独钟。吃一碗冷面,不仅是为了裹腹,更是一种情怀,既有对昔日生活的追忆,更是对平淡生活的珍惜。 (邓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