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鹅掌楸
2022年03月30日
字数:1,442
版次:03
□王士朝



  早饭过后,离家,往教学楼走。经餐厅西门口时,偶然抬头,南望,林中茂密的枝叶间,竟然缀着几朵鹅黄的花朵,在春日明媚的阳光下,分外耀眼。那嫩黄的花朵,像正放的杯子,在高高的枝干上、嫩绿的叶丛里,优雅而含蓄、古典又文静。再看树叶,那熟悉的马褂状的半截叶,顿时让我惊讶得叫出声来:“——鹅掌楸!”
  认识鹅掌楸是在大一植物学野外实习时。实习期间,我们上午外出,爬山采集标本,中午返回,下午对采集物进行分类,并制作腊叶标本。有一天,我从众多的采集物中发现了一枝奇怪的枝条,这根枝条上的树叶没有尖端,好像从中间人为生生剪断似的。当我带着疑问去询问汪小凡老师时,汪老师笑着说:“这是鹅掌楸!”随后,汪老师又捏着叶柄,使树叶下垂,问我:“看,像不像一件长袍马褂?”我一看,嘿,还真像!然后汪老师又对我说:“正是由于鹅掌楸的叶形像一件长袍马褂,所以,民间也把鹅掌楸称作马褂木。”
  自此,我认识了鹅掌楸的枝和叶,但我再也没有见到过这种珍稀的植物。更不要说鹅掌楸的花。
  学校搬迁到新校址已近九年,这一片鹅掌楸树林我也不知走过多少次,我心心念念的、梦中情人般的鹅掌楸就在我的眼前,但我怎么就一直没有发现她呢?一次次地,我认为这就是一片普通的法桐林,只在这个微凉的春日早晨,在看到那明媚、娇艳的花朵时,我才意识到这是一片鹅掌楸林。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你缺少发现美的眼光!”多年来,我以师者的身份、以这样的语句告诫自己的学生,要学会观察,而今天,当我看到这鹅掌楸可爱的、鹅黄的、秀美的花朵时,我真的羞愧难当:九年了,它在这里兀自开放着,而我这个生物老师竟一直把它错当成法国梧桐!
  鹅掌楸,中国特有珍稀植物,为落叶大乔木,树身最高可达40米,胸径最大可达1米以上,小枝灰色或灰褐色。叶形如马褂——叶片的顶部平截,犹如马褂的下摆。叶片的两侧平滑或略微弯曲,好像马褂的两腰。叶片的两侧端向外突出,仿佛是马褂伸出的两只袖子。因而,民间把鹅掌楸又叫马褂木。
  鹅掌楸为异花受粉,但有孤雌生殖现象,雌蕊往往在含苞欲放时即已成熟,开花时,柱头已枯黄,失去授粉能力,在未授精的情况下,雌蕊虽能继续发育,但种子生命弱,故发芽率低,因而鹅掌楸为濒危树种之一。
  鹅掌楸生长快,耐旱,对病虫害抗性极强。花大而美丽,秋季叶色金黄,似一个个黄马褂,正是有此特点,有人写了一首有趣的《马褂诗》:“碧树参天绽郁香,谁家马褂浴春光。观音隐去莲台驻,待到秋时赐御装。”
  鹅掌楸是珍贵的行道树和庭园观赏树种,栽种后能很快成荫。由于鹅掌楸的树形、树冠与法桐很相似,以至于人们走在大街上时,如果不仔细观察,往往会把路旁的鹅掌楸误认为是法国梧桐。
  对“鹅掌楸”“马褂木”的这两种称谓,我更喜欢后者。
  长袍马褂,我只在电影电视中看到过,朱自清、王国维、闻一多,这些民国文人的标配就是长袍马褂。在我有限的阅读范围内,宋朝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高峰,而民国则是另一个高峰,因此,当说到“马褂木”,我就想到了“长袍马褂”,我就想到了那些穿着长袍马褂的民国文人以及他们的风骨。而我第一次从文字中熟悉“马褂”这一词语也是在初中时,那时,语文课本里有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背影》,里边有这样一段话,我至今还记得:“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春光明媚,当我再一次走向这片鹅掌楸,哦不,这片马褂木时,我在想,九年了,我和她近在咫尺,而我却对她视而不见或熟视无睹。唉!古人有“梅妻鹤子”之说,而我不配,我只能把她当做我可望而不可即的梦中情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