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2022年01月20日
字数:1,409
版次:07

省政协常委、兰州工业学院副院长 郑小平


  立足省情实际,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应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切实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据省税务局对全省10031户企业申报税收数据调研分析,2764户制造业企业2020年实现税收474.6亿元,占全省税收总额的36.8%,占比超过三成。我省制造业发展呈现出规模不断提升、传统制造基础稳固、先进制造发展强劲、盈利进入上行周期等特点。但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一是制造业企业创新不足。调研的2764户制造业企业中,仅有272户企业发生研发费用,占调查户数的9.9%。二是新兴产业占比较低。全省医药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所占制造业销售总额的比重仅为2.3%、1.5%、1.7%和0.6%。三是传统制造业“三化”改造不深入。生产、销售方式传统,系统更新迭代不及时、不全面,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的动力不足。四是制造业产业链短,没有形成产业集群。绝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孤军奋战”,上下游配套产业没跟上,产业延链补链任务艰巨。五是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兰州制造业税收占全省同行业税收的60%,庆阳、酒泉、金昌、嘉峪关制造业税收占全省同行业税收的30%,其他市州占比不到10%。为此建议:
  1.建立产学研融合创新体系,在科技转化上下功夫。由政府牵头,成立以产业链相关制造业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制造业做优。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以产品设计开发、经营模式创新为主的技术模式创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技术难题攻关和机理性研究,形成供给侧与需求侧同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共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
  2.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在培育新动能上下功夫。依托全省具有潜力优势的上游基础产业和龙头企业,加快引进和培育对全省产业体系发展具有支撑和推动作用的先进制造业,弥补产业结构的短板。依托现有的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骨干企业,培育发展新兴智能制造产业;依托农产品资源引进和培育具有品牌效应的农业生产和加工龙头企业,推动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3.开展传统制造业“三化”改造,在赋能提效上下功夫。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和用户痛点、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等,分析论证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空间和企业条件,依据市场化原则进行“三化”改造。成立传统制造业省级“三化”改造联合应用开发创新中心,集中力量解决企业“三化”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提供公益性质的公共开发、测试与验证平台等服务。政府引入绩效考核机制,对“三化”改造成效明显的企业给予一定奖励。
  4. 培育制造业产业集群,在延链补链上下功夫。依托能源企业,特别是光伏、风能等新能源产业,加快引进和培育具有支撑作用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做深产业链延链补链工作。以兰州新区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打、各地区高新技术园区为依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全国制造业企业以及上下游配套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产业集聚。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促进全省现有工业体系内的中小企业融入产业生态链之中,为制造业龙头企业积极提供配套产业服务,形成“抱团发展”新趋势。
  5. 打通产业区域协同发展堵点,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认真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规定,促进各地区均衡发展。特别是要推动各地区在落实土地、规划、财税、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政策形成竞争态势,持续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坚决整治针对企业的推诿扯皮和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切实解决企业发展的堵点痛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