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州政协 > 兰州市

让政协协商“金点子”成为乡村振兴“好法子”

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 ┃让政协协商“金点子”成为乡村振兴“好法子”

——榆中县创新开展协商民主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1-12-14 11:34:04 来源:甘肃政协网

近日,榆中县马坡乡哈板岔村、上庄村,和平镇高营村、马家山村,小康营乡浪街村,青城镇建亭村等村庄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中有政协委员、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企业家。大家与村民一道,深入交流协商,探讨乡村发展,谋划美丽乡村建设…… 

自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工作启动以来,榆中县政协以县委推题、点题、出题为依托,聚焦全县发展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搭建乡、村协商平台,引导委员下沉一线,开展协商议事、解疑答惑、化解矛盾等工作,有力助推了榆中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邀请专家把脉 让协商成果更管用 

8月下旬,榆中县政协组织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和规划设计单位的负责人,并邀请部分政协委员、乡村干部等分组深入乡村,开展以“美丽乡村规划和重点项目凝练”为议题的协商民主系列活动,为榆中县乡村振兴战略把脉问诊。 

“村里的事儿就是大家的事儿,希望通过此项活动,来实现村民的事情村民议、村民的事情村民定。”榆中县政协主席韩悌勇说,美丽乡村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在建设过程中如何凝练好重点项目,是非常接地气且急迫的协商议题。” 

马坡乡哈班岔村里,大家逐一对规划项目进行审议协商。“排洪泄洪是河道的主要功能,不宜进行大规模的景观布置,应在遵从原貌的基础上适当美化即可。”针对河道治理项目中的景观布置,专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项目规划建设要因地制宜。”县政协委员杨春表示,此次美丽乡村建设协商民主活动专门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极大提高了协商成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大家一致认为,要把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摆在科学、透明的台面上。“科学,就是要因地制宜,听取老百姓的诉求,合理凝练项目,好钢用到刀刃上;透明,就是将项目实施全程公开公示,让老百姓知道美丽乡村建设要做什么,把知情权、参与权交到老百姓的手里。” 

县政协通过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在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架起了“连心桥”,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协商中,大家畅所欲言,将协商产生的“金点子”变成建设美丽乡村的“好法子”,充分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提高了村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为助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 充分倾听民声 协商破解群众难题 

和平镇高营村大池泉社离村委会较远,之前的道路硬化项目全都集中在村委会附近,许多村民依旧过着“下雨不出门,出门两脚泥”的日子。协商过程中,大池泉社社长呼吁,当务之急是实施村组道路硬化,“村上其他社的道路全部硬化了,我们还在走土路,群众意见很大,我也压力很大。”他的呼吁得到了一致同意,最终确定将道路硬化作为社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项目。 

“协商真有用,彻底解决了我们的出行之忧。”村民们对此一片叫好。 

高原夏菜是马坡乡上庄村的支柱产业。然而,由于没有冷库储存,也没有蔬菜交易市场,每到蔬菜成熟销售期,菜农们不得不早出晚归抢收蔬菜,临时在路边交易,不仅销售效果一般,还造成道路堵塞。 

协商过程中,有村民提出,村里的高原夏菜产业想发展壮大,就需要建设蔬菜冷库和交易市场,编制规划时要为此预留建设用地。大家一致赞同这一意见,乡党委、政府负责同志当场表示,将积极采纳建议,将冷库和蔬菜交易市场建设纳入上庄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在时机成熟后实施。 

“乡上成立政协委员工作站,行政村设立民主协商议事会,开展协商民主工作,乡党委高度重视,及时了解并采纳协商成果。”马坡乡党委书记丁春平说,这次以“美丽乡村项目凝炼”为主题的协商活动,有效化解了乡镇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反映了社情民意,有效助推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几年前,和平镇高营村在实施万亩高标准农田整理项目时,曾花费数百万元铺设了灌溉设施。但由于阀门配套不一致形成堵点,一直无法接通,导致整个灌溉设施迟迟不能交付使用,对此村民反应强烈。 

参加协商的县政协副主席白炳升表示,县政协将组织召集和平镇及县自然资源、水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村民代表,择期再到高营村开展协商议事,形成成果后上报县委县政府决策实施。 

“我们采取小事小议、大事大议,急事快议、难事重议的原则,小事情在村民主协商议事室协商,村上解决不了的,在乡镇政协委员工作站协商,乡镇解决不了的,直接由县政协牵头组织协商,实现了协商平台无缝衔接。”白炳升说。

■ 因地制宜规划 打造美丽乡村品牌 

和平镇马家山村,是解放兰州古城岭战役的主战场。协商议事活动当天,与会人员在大雨中走进战场遗址,聆听讲解员讲述战役经过。70年前这个解放军战士用鲜血染红的地方,如今杂草丛生、破败不堪。此情此景,让大家心情沉痛,随后在协商中一致表示,要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做好古城岭战役遗址的保护,在规划中增加村党史馆建设项目,突出红色文化元素,讲好马家山的红色故事。 

“通过协商,我们对马家山村的规划定位进一步明确,就是要深入保护好、利用好红色资源,将古城岭战役遗址同党史馆建设、全村旅游发展项目融合起来,打造红色旅游基地,以此带动全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应邀参加协商活动的省城乡规划院专家说。 

小康营乡浪街村,是榆中县省级美丽乡村、全县“三变”改革试点村,并成了兰州周边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如何进一步提升“老家浪街”的品牌影响力?与会乡村干部、村民、企业代表深入交流,最终形成了从细节入手,完善村社基础设施建设,兼顾村容村貌整治,与现有开发项目整体融合的思路。 

浪街村农发公司负责人吴永忠说,县政协组织的这次协商民主议事活动中,有乡镇负责人、有专家、有村民,我们这些企业也参与其中,大家在这个平台上民主协商、交流沟通,有效化解了之前沟通不畅带来的问题。“这次协商让我对政府的政策和村庄规划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村里和公司今后的发展更有信心。” 

青城镇建亭村紧邻青城古镇旅游区,黄河穿村而过,鱼塘、莲池散布期间,配以白墙青瓦的特色农家建筑,让该村在全县众多乡村中别具特色。尽管有自然资源优势和人文历史文化优势,建亭村的旅游产业发展却很薄弱,村民不能分享特色资源带来的发展红利。 

大家经过深入调研和充分讨论,形成了共识——要充分利用自然和人文优势,做足做好“水乡”的文章,以黄河为依托,打造百亩鱼塘、千亩荷花池和观光水稻为一体的旅游观光业态,唤得起记忆、留得住乡愁,形成先看青城古镇、后游千亩荷塘的格局。展望美好前景,村民们纷纷表点赞。 

“协商中,大家认为美丽乡村要开门搞建设,所有项目在凝炼和实施过程中都要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最终目的就是解决好群众关心的问题,让群众在生活上富裕,从心底里满意。”建亭村协商议事会会长张德伟说。(师向东 高小荣)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