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蝶变的效应——天水市在城市更新过程中 文化遗产保护“双创”实例
2024年09月23日
字数:1,914
版次:07

李宁民 天水市博物馆原馆长、文博研究馆员




  对于工业遗产丰富的天水,曾经辉煌的有些企业,因资金等多种原因,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又占据城市中心大片土地,使用的厂房年限达50年以上甚至100年,有的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不得已,他们采取了出租厂房、土地,甚至改造老旧厂房。近年来兴起的城市更新,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退役“钢铁战士”的新家园——天水工业博物馆
  2017年,天水市委、市政府对天水长城控制电器有限公司“出城入园”后的厂址实施城市更新,利用长控厂旧址修建天水工业博物馆。2022年正式建成并向社会开放。馆区总占地面积约6万多平方米,由主馆区和附属配套区组成,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各类藏品2万余件。保留老旧厂房,留住历史记忆——建筑保护与利用。在天水工业博物馆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尽最大可能保留老旧厂房,抢救征集各类机器设备、文献资料,对厂区空间格局、线性序列、老厂房的布置等进行了保留展示。用物说史,以史育人——陈列展览。陈展内容设计是以时间发展脉络为设计主轴,系统介绍了天水工业过去、现在与未来,以“天工开物—百年潮涌”为主题,分为古代手工业、民国工业肇始、建国初期工业发展、三线建设、改革开放、新时代等6个篇章。不变的主题——室外空间的展示。宽广的陈展视野和新旧结合的展示形式,形成的“生长的车间”,不仅是在空间维度保护和利用工业厂房,同时也是在时间维度对城市记忆的延续。科技为先,新时代的魅力——科技体验馆。该馆以“世界、速度、欢乐”三条主线为乐章,主要设置了4D球幕影院、航天科技和适合青少年参与体验的项目。
  二、将工业“锈”带“绣”成文化“秀”带——天水弘文博物苑
  天水弘文博物苑是利用天水岷山机械有限公司厂址改造修建的一处开放式文化园林公园。2018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天水岷山机械有限公司投资3.5亿元,建设一处既可供市民休闲娱乐,又能延续历史文脉的生态人文公园——弘文博物苑。天水长控厂和岷山厂通过有机改造和更新的方式,探索出了一条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和谐发展的新路子,为城市老旧工业厂区的改造利用提供了示范,也成功探索了城市既有住区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寻找兼顾历史信息保护和能效提升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工业博物馆建筑设计被“既有城市住区功能提升与改造技术”项目管理办公室授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示范工程”。。
  三、用“生活”延续城市文脉——天水西关古城
  2015年,天水市决定对西关古城进行全面维修和整治。历经6年多时间修建完成,总投资18亿元,涉及土地面积11.4万平方米,搬迁居民923户,保护维修民居院落28处。西关古城的修建和成功运营的几点启示:1.探索出了古民居保护利用多元化参与机制。2.文物得到了保护利用。3.创新了文物活起来的方法途径。4.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目前古城已成为天水市区内最重要的文化商业景区。截至目前,入住商业经营主体80家,入驻率达到80%。2023年接待游客633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3622万元。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总人数达到311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50%。
  四、多样化的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记忆
  天水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确立城市就是一座博物馆的发展理念。除了建设博物馆,根据文化遗产留存的现状,采取多样化的“城市记忆”,保护传承文化遗产,解决一些历史文化“有说头没有看头”的窘况,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
  一是确立用文化更新城市,用文物滋润城市,用艺术装扮城市的思想,在建筑物和城市环境建设中尽可能融入文化元素或建设文化小景观,体现文化的多样性,满足不同人群对文化艺术的欣赏追求。
  二是基于城市特点和发展需要,建设多种类型博物馆、陈列馆,打造博物馆城。近年来,天水市建设的各种类型、体制的博物馆、纪念馆、文化传承创意中心多达50多个,总计达100余个。如建设的天水市博物馆新馆、天水师范学院博物馆、秦州区博物馆等。
  三是对于小型文化遗址,在原址保护修复的前提下,建立标识。如东关城墙遗址、西关古城城墙遗址等。
  四是对于已经消失,但历史上曾经发生或存在的的重大历史事件、街巷道、名人等采用立碑、雕塑和标记说明。如“天水解放纪念碑”、人物塑像、伏羲路、飞将巷(李广)、官墙里(古城墙内)等。
  五是建立文化传习所,开展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如伏羲祭祀、文化展演等。
  六是研发制作文创产品,设计文化标识logo,创新文化记忆形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当下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让更多能够见证历史、反映时代、承载精神的文化遗产得到科学、系统的保护。通过文化遗产去述说中华智慧,用物化遗存讲好中国故事,让文明之光照亮民族复兴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