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今昔扁都口
2024年08月26日
字数:1,766
版次:03

张天雁


  “扁都隘口气萧萧,鱼贯行来溪嶂深。喑叱段公风烈烈,凄迷隋帝雨淋淋。巢车好上龙山望,毳莫休教鹿坞侵。艳说凯歌劳卫国,皇华摇曳碧云岑。”这是清代郝道遵写的《大斗拔谷》诗,诗中的“扁都隘口”,是指位于民乐县城南的扁都口。
  扁都口,古代称大斗拔谷,也叫达斗拔谷、大斗谷,位于祁连山中段,高大险峻的祁连山被东西劈开,形成了一个贯通南北的峰口,这就是被称为险关要隘的扁都口。扁都口,为藏语“扁麻多”,意为金露梅,海拔3500多米,南通青海祁连县峨堡镇,北达甘肃民乐县炒面庄,南北长约30公里,最宽处不足200米,最窄处仅15米,其两山夹峙,峡谷深邃,山势峻峨,峭壁突兀,地势险要,是河西走廊重要门户,有一关当夫,万夫莫开之势。在历史上,历朝历代都在扁都口及其附近修筑营盘、设置关卡,派兵防守。汉武帝刘彻元鼎六年(前111年),在氐池(今民乐县)设置护羌校尉,派兵5千驻守;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六年(350年),在祁连山下设置汉阳县,镇守扁都口;唐初,设置赤水守捉,旋置大斗军隶武威郡,扼守扁都口,防止吐谷浑、吐蕃北上,保护西域通道;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七年(634年),契苾何力曾一度驻守扁都口;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四年(726年),吐蕃悉诺罗出兵扁都口,北犯张掖,被河西节度使王君奂击败;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年),设置大斗军,陇右节度使王忠嗣派遣哥舒翰为大斗军副使,镇守扁都口,因防守有功,升为左卫郎将;清代设置察汗俄博营,并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在俄博营北山砌立《甘州府俄博营》界碑;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增兵500名于大马营,以扼守扁都口要隘。
  扁都口也是古丝绸之路上连接“青海道”与“河西道”的重要节点。丝绸之路的“青海道”由长安出发,沿渭河西行,经陕西宝鸡,过安彝关(今陕西陇县西),行经甘肃天水、陇西、临洮、临夏,西行越黄河,经青海民和、西宁、大通、俄博、过扁都口,进入河西走廊的张掖,与丝绸之路的河西道汇合;或从临洮、临津关(今永靖县炳灵寺附近)过黄河,经青海民和、西宁、过扁都口,进入河西走廊的张掖,再与丝绸之路的河西道汇合。这条线路的形成,不仅是古今甘青两省的重要交通要道,也是商旅通行、南北商贸交流的重要通道,而且扁都口更是汉、羌、匈奴、突厥、回鹘、吐谷浑、吐蕃等民族相联系的重要渠道,是农、牧民商业活动的必经之路。青海北部的游牧民族,通过扁都口进入河西走廊进行物资交流和贸易,特别是清顺治八年(1651年),甘肃总兵张勇开茶马互市于洪水之后,扁都口在物资交流方面的作用更显得重要。
  扁都口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南通河湟,北达甘凉的险关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3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精兵出陇西,过浩门河(今青海大通河),经扁都口,进入河西走廊,深入匈奴驻地千余里,大败浑邪王、休屠王,河西从此归入汉朝版图。东晋安帝司马德宗隆安三年(399年),高僧法显从长安出发,经靖远、兰州、西宁、乐都、大通、门源、翻越祁连山,出扁都口到张掖,沿丝绸之路西行,前往西域至天竺(今印度)求法取经。隋炀帝杨广大业五年(609年)三月,隋炀帝西巡,出扁都口抵达张掖,召开万国博览会。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年),金吾将军杜宾客与吐蕃军队激战扁都口,大获全胜。南宋理宗赵昀宝庆三年(1227),成吉思汗率蒙古军队从扁都口进入青海,占领青海北部地区。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五年(1642年),农民起义军李自成的部将贺锦攻占张掖后,率领起义军穿越扁都口,进军西宁。清康熙年间,青海蒙古厄鲁特部怀阿尔赖出扁都口,侵占大马营滩(今山丹县焉支山下),被王进宝击溃。清同治年间,回民数次起义,均从扁都口出,与清军交战。1929年,马仲英部由扁都口出,甘凉卫戍司令部步兵连长任元奎力竭战死,占据张掖。1931年4月,青海马步芳的马家军由扁都口出,与张掖国民党马仲英部激战于三堡(今民乐县三堡镇),马仲英败走酒泉。1934年,上海《大公报》记者范长江考察西北,也是经西宁,出扁都口,而后到张掖。1937年9月,红西路军征战河西失利之后,被俘的红军将领刘瑞龙、董光益、魏传统、刘静生、阮正明、徐宏才、孙玉清、惠子时以及数千名被俘的红西路军战士,从张掖押解到西宁关押,也是从扁都口行走的。1949年9月,西宁解放之后,王震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二军五师数万大军从西宁出发,翻祁连山,出扁都口,解放了河西张掖、酒泉等地,继而从河西挺进,解放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