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老房子
2024年08月14日
字数:1,677
版次:04

陈家怡


  房子是用红砖砌的,两层半,不高,但放在爷爷那个年代也算是很体面的。
  要说第一吸引人眼光的,必定是那扇用红油漆刷的大门。到了我开始记事起,大门已经失去了透亮的光泽,甚至是掉了漆起了皮。大门的两扇门中间嵌了铁做的拉手,接着再上一把铁锁,站在门前,无形中一种肃穆感油然而生,好似被一种沉静的目光久久地注视着。
  在大门下,还有同样用木头做的小矮门,不过不是封闭的,是用一根一根的木头,同时隔着较大的间距再用一些钉子固定做成的,奶奶说这是她想到的,不仅不挡风和阳光,还可以用来拦住小鸡乱跑进客厅。
  小的时候,我的身高还够不到矮门,所以总是蹲在矮门后,看着外面的母鸡悠闲地带着小鸡从老远觅食到这,它们走过门前的台阶,好笑的是有些小鸡还会翻个底朝天,再急急忙忙地爬起来,扑腾着它小小的翅膀再牢牢地跟紧母鸡的步伐。终于等它们都过了台阶了,但矮门早已关上,它们只能在门沿前呆一会儿,发现找不到什么,又原路返回去。
  客厅、房间的地都是水泥做的,或许掺杂了其它的,总之有些光亮但并不平整,客厅还有一张长长的竹床,我们夏天的中午喜欢在这上面休息,关上靠近的一匹门,听着外面的蝉鸣,在奶奶的蒲扇下缓缓入梦。
  “咚咚咚”,老钟的钟摆左右晃着,向我们述说着时间的逝去,再细细地听,甚至能听见分针秒针走动的声响。
  在客厅的两边分别有个小房间,我最喜欢往前房跑,里面有台小小的电视机,它是连接天线的,在下大雨的时候总是信号不好,不过这都不影响,毕竟当时我认为前房就是代表乐趣。另外一个房间里摆放着奶奶的嫁妆,都是用木头打造的一些家具,我感觉最特别的就是那张床,它做了顶,那顶还刻了形状,四周都用木头立着,而且很高,还涂了黑色的漆,奶奶在床上没有垫棉被,而是用干枯整洁的稻草用来做垫的,我觉得十分地不同寻常,常常感到好奇,有时候想爬上去,但是却够不到。
  在这张老床的旁边,立着一个衣柜,衣柜上写了些字,十分飘逸,不过我当时并不在意,我靠近衣柜在当时就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找零食吃,因为奶奶不论是买什么吃的还是放年货都喜欢把东西藏在这。
  再往上走就是二楼,二楼通常情况下是没有人住的,我喜欢在上面探险,有一个房间放着一个木箱子,里面有很多的书,大多是爸爸和姑姑留下的,我细细地拂去灰尘,看着上面的字迹,感到一种平静。有时我还会翻出爸爸和姑姑年轻时的照片,我看到姑姑还烫着时尚的波浪头,发现他们还爱穿宽大的牛仔裤,脸上洋溢着笑容,他们去了很多的地方游玩,透着照片,我好像触碰到了他们青春的身影,时光悄悄地为我逆流,在这个静谧的空间我同年轻的他们一起度过了一场难忘的时光。
  二楼客厅堆了一堆沙子,在特定的季节时,沙子旁边会堆很多的山茶籽,这时奶奶就要开始进行拨壳行动了,我和她一起,把一粒一粒的黑色茶籽粒拨出来,再放上一些时日,最后拉去榨成醇香的茶油。
  再往上走,就是最高层,不过是开放的,没有全做顶,蔚蓝的天空和层层叠叠的田地尽收眼底,长在老房子旁边的樟树还要高过楼顶向上生长。到了秋天,这里就会铺上一层金黄,稻子晒在这,好似离日光更近了一步,奶奶戴着草帽来回推着稻谷,晒上一些日头就可以搬进旁边的矮屋,用风车给稻谷做最后的清理。
  记忆最深刻的还是冬天的厨房,厨房不是连在一起的,它与老房隔了一条小巷子,用瓦做的顶,在冬天时,雨水通过瓦片流下来,一夜下来就能形成很多冰锥子,小时候像是不怕冷,一定要摘下来些玩耍,有时候放嘴巴里尝尝它有怎样的味道,有时候拿来在地上写字。到了夏天,厨房又是另一番景色,有时厨房外会长爬山虎,到了夏日的夜晚,这条小巷子还会有青蛙的叫声,偶尔还会出现萤火虫,热热闹闹的,一切季节的印记都有迹可寻。
  还记得当时用的是灶台,用大锅炒菜,我总是帮忙烧柴火,特别是在冬天的时候,还能在灶台旁取暖,烧剩下的炭火还能装入铁盆端进房间用来赶走寒气。我们也在厨房这吃饭,与烧菜的地方隔着薄薄的墙壁,灯用的还是老式的灯泡,在晚上其实并不明亮,老实说,应该是昏暗。
  时光悠悠,老房子不再是老房子,很多对老房子的记忆也慢慢地被掩盖遗忘,最终被搁置在了记忆的阁楼,但感受不会消失,某时某刻,我仿佛又回到了老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