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农耕器物
□祁文斌
2024年05月15日
字数:1,617
版次:04
  许多农耕老器物消失了,但忆念的深处,光阴荏苒间,它们不枯涩、不模糊,成为我们抹不去的乡愁和依附。
  水车
  没有抽水机时,水车是一种便利的调水器具。在我的故乡,乡亲们惯用的是一种箱状的推拉式水车。而即便有抽水机,但在其派不上用场的狭小沟渠、田垄间,水车也依然能哗哗作响。
  那种水车,看起来就像一截长条状的箱子(因为水车启动时,箱子内水流不断,就权且称它为‘水箱’吧)。“水箱”两头,一低一昂。放进水源汲水的一头低,另一头由于“水箱”内铰链的逐步抬高,至尾部达到极致而昂起。水车车水的关键在于那条俯卧箱内满布舀页的铰链,被舀页舀进箱内的水沿“水箱”奔涌,从昂起的那头似瀑布潺潺而出,流入需灌溉的田地。水车,靠人力维持运行,至少需两人以上。车水者手握一根拉杆,一送一收地推拉齿盘两边外侧的“挂点”……木制的拉杆顶端套着一个小铁箍,用来箍住“挂点”。
  这种水车属组合体,可长可短,长短取决于实际所需,即多少节“水箱”。“水箱”可连接,用几节“水箱”,视地理情况而定。用水车灌溉农田,依靠一种集体协作模式。水车的齿盘外侧有“挂点”若干,车身两侧各有三四人,总共七八人,乃至十多人,齐心协力将水车“开动”起来,场面煞是壮观!
  用水车将低洼地带塘堰的水引导至山岭高岗,这在抽水机不多的年代,一年中缺水的时节,显得尤为重要。每到用水车的关口,一二十人簇拥一起合力抬着一架长长的水车,如同擎举一条农耕生活的祥龙,充满热烈、庄严、隆重的气氛!水车车出的水润泽干渴的田地,包含着亘古不移的期冀,源源不竭,醇厚绵长。
  风簸
  风簸隆隆作响地转动,饱满的谷粒或麦粒从其腹腔斜口纷纷流泻,而瘪粒、草屑等杂质从其另一个斜口飘散而出……在年少时很长的一段时光里,我常常惊诧于这种古老“分离机”的神奇!打谷场上碾出的谷子或麦子,鱼目混珠,七零八落,俯拾皆是。晾晒几日后,乡亲们分工协作,把谷子或麦子铲入风簸脊背处的敞口,囤积其腹部。风簸的腹部即为风箱,谷子或麦子借助风箱内扇叶的快速转动而产生气流,将瘪粒、草屑等杂质吹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风簸设计巧妙,其腹腔下有一前一后两个位置不同的出口。两个出口流出的谷粒或麦粒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后一个出口流出的谷粒或麦粒饱满、稔实,用作口粮;前一个出口流出的次之,作为禽畜饲料。风簸的“引擎”是人力,也就是靠人用手摇动风簸的摇把,使风簸风箱中的扇叶转动起来……操作风簸者立于风簸的一侧,不停地转动摇把,往往满身灰尘。
  风簸整体上是木制的。我清晰的记得,但凡这种古朴的器械响起来,故乡的打谷场上一片喧哗,充满粮食的热烈、忙碌的汗水、日子里的嬉笑怒骂。
  斗笠和蓑衣
  斗笠是一种以前农村特有的雨具,竹篾编制,在竹篾间夹杂油纸或竹叶等等形成笠盖,整体呈园锥形,便于雨水流泻,套头两侧系着一条系带,或者一根小麻绳,起固定作用。戴在头上,斗笠就靠这条系带或小麻绳,系在人的下颌位置,经受风吹雨打而不致掉落。
  下雨天干农活非它不可。因为,使用其它东西,非得占手,没法干活,斗笠稳稳地盘踞于头顶,它舒缓的笠盖足以遮挡四周的雨水,农人因而得以举手抬脚、弯腰俯身……
  《诗经·小雅·无羊》里有句“何蓑何笠”,说了斗笠就不能不说蓑衣了。“一蓑烟雨任平生”出自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意思是披着蓑衣坦然面对人生的风吹雨淋。
  雨天里,蓑衣和斗笠犹如一对孪生兄弟,一个护身,一个遮头,上下一体,相辅相成。简单地说,蓑衣其实就是以前农村的雨衣。蓑衣很厚实,我故乡的蓑衣就是用随处可见的茅草编织而成的。人们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在雨水淅沥的田野间走动、劳作,恍若一幅古老的田园画。
  由于蓑衣是草做的,遮风挡雨凭借的是厚度,因此完成一层层茅草的重叠编织,往往会使一件成品蓑衣重达十多斤。下雨天披在身上,再加上雨水在蓑衣表面流淌所附带的重量,总计恐怕有二十斤。所以,穿着蓑衣干活并不轻松,即便晴天不用的时候,挂在墙上,也是碍手碍脚的一大堆。
  但是,朴素至极的蓑衣包涵着一份浓郁的乡土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