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丝绸古道——石道坡
2024年01月15日
字数:1,435
版次:04

魏海龙


  从庆阳市北石窟寺,沿蒲河东岸往西南方向1.5公里的鹿山脚下,有一条从河东岸四亩台开始,沿山势呈“之”字形而上,到西峰区董志镇罗杭村上马组塬顶,保存最长、最完好的一段丝绸古道,当地人叫石道坡。
  之所以说它是保存最长、最完好的一段丝绸古道,是相对于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河南洛阳崤山至陕西函谷关的崤函古道而言的。据甘肃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吴正科介绍,崤函古道古代约500华里,现在仅剩230米、车辙印长7.5米。而北石窟寺通往董志塬边的这段萧关丝绸之路古道总长3180米,车辙印长84米,是我国已知的丝绸之路古道保存最长、最完整的一段。
  石道坡所在的鹿山,石层上面覆盖的是厚厚的黄土层。古道由石头坡石道、塬边车壕和平地胡同组成。石道开凿在红色的砂石崖上,行走在底部的石道上,可以看到石道南壁人工凿成的垂直的石壁痕迹,北侧有护栏,落差有10厘米,护栏外侧为自然形成的崖壁。古道长度323米,最窄处约有1.5米,最宽处8米。石道上有一条深3~10厘米,宽20厘米的独轮车车辙。由于石道呈“之”字形,在上山的第一个弯道,车轮拐弯与石道摩擦力增大,形成两条深达40厘米的弧形车辙。转过急弯,通过一段石板路,顺着山坡往上再转个弯,一条沟壑的胡同路呈现在眼前,这就是塬边车壕。这条黄土古道由于几千年的车马行走、雨水冲刷,现已变成深3~16米,宽约12~15米的沟壕,置身其中,给人以神奇的振撼,非常壮观。接近塬面由于农民耕种或修山造林,古道遗存的部分平地胡同,破坏明显,基本已看不清楚。
  石道坡丝绸古道全线除了山底有一段被人为斩断外,其余保存完整。斩断的石山上的古道接近河谷,石道断裂大约有两米深。之所以被斩断,相传宋金之际,庆阳成为中原王朝抵御北方割居政权的前沿,公元1038年党项族元昊在银川建立大夏国前后,对北宋在庆阳的边境发动了一系列进攻,为了防止西夏骑兵由此道突袭中原而特意为之。斩断的石道历代维修,其中元代至正七年(1347),一名叫李授进的将军率兵对石道坡进行修缮,并在崖壁上留下唯一有纪年的题记。
  石道坡古道,是汉唐以来丝绸之路古茹河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丝绸之路的支线,自长安北上,过泾阳、淳化、旬邑、彬县,经甘肃庆阳宁县,进入西峰董志塬,直走西北方向,过肖金镇,彭阳乡、镇原县、开边乡,经宁夏城阳乡、彭阳县古城镇、青石嘴、到高平(宁夏固原)就能抵达武威。东汉史学家班彪为躲避关中战乱,自长安出发往投姑藏(武威),并留下著名诗篇《北征赋》,《北征赋》中所记这段路名为萧关——茹河道;唐代安史之乱时,唐肃宗穿越董志塬于公元756年和757年在这条古道边的彭原古城两次驻跸达数月之久,后抵达灵州(宁夏灵武)即位,然后号令天下,收复大唐江山。唐代诗人杨夔的《宁州道中》诗中写道“城枕萧关路,胡兵日夕临。”说明这条古道在唐代叫萧关路。北宋大将种师道于政和六年(1116年)在距离北石窟寺不远的今镇原新城镇新城村筑寨——席苇平城防御西夏的侵袭。《宋史·地理志》:“政和六年,赐泾原路席苇平新城曰靖夏”。《种师道行状》:“八年诏节制诸路兵往城席苇平”,《宋史·本纪》:“政和八年(重和八年)筑靖夏城、制戎城”。这些记载,都间接说明至古以来,石道坡及周围已发现高平古道、泾州古道、彭阳古道、石崖村古道、董志原古道、太平原古道等六条古道都是当时的交通大道。石道坡古道遗址周围文化遗存十分丰富,既有史前文明的文化遗存,也有汉、魏、北周、唐、宋、元、明时期文化遗存,建于北魏永平二年(509)的北石窟,古道边的山崖上残留的桩空和石崖之上的唐代石窟,也验证了这条古道曾经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