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五四运动”的青年先驱——王自治
2023年06月26日
字数:2,487
版次:Z0326_Print

董勇


  王自治(1889-1965),字立轩,甘肃省正宁县宫河镇人。上学期间,接触到新思想,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开展反抗满清政府的革命活动。
  1917年10月,王自治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1919年,他和同学许德珩、张国焘、易克嶷、邓中夏、罗章龙、段锡朋、高君宇等领导、组织爱国学生参加了“五四运动”。当日,学生集会游行,痛打亲日派、段祺瑞执政府驻日公使章宗祥,后又放火焚烧了曹汝霖的住宅,引发“火烧赵家楼”事件。随后军警出面控制事态,王自治和另外31名学生代表被捕。学生被捕入狱,激起举国民众义愤,在全国舆论的一致压力下,5月7日,段祺瑞执政府释放了王自治等被捕学生。出狱后,王自治被推选为北京学生联合会主席。
  王自治任北京学生联合会主席期间,组织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开展了挽留因“五四运动”引咎辞职的蔡元培的罢课运动、爱国讲演活动、抵制日货运动。6月,以北京学生联合会的名义通电全国,号召国人继续坚持斗争,拒绝承认日本在山东的权益。事后,王自治和甘肃籍同学邓春膏、王和生等为家乡写信、寄传单,向甘肃人民介绍“五四运动”情况,使“五四运动”的影响扩大到甘肃。
  1920年1月,王自治等旅京甘肃部分学生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精神的影响下,希望以自己的力量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3月14日,在北京大学召开首次会议,决定成立新陇杂志社,出版《新陇》杂志,经费先由社员分担,后向社会各界募捐。王自治被推选为编辑部主任。4月4日,又在北大召开全体社员大会,讨论通过杂志的宗旨和投稿简章。
  1920年5月20日,《新陇》杂志首期出版发行,辟有论著、调查、选录、大事记、通讯、杂俎等六个专栏,不仅刊登诗歌、散文、杂文等文学作品,也刊登科学小品,尤其对甘肃的教育问题,更为关注。王自治在发刊词中写道:“回顾吾陇,暮气沉沉,大梦未醒。政治之腐败无论矣,社会之污浊无论矣。乃考查教育,亦无教育之可言。虽有零星学校,无异十年前之私塾书院。其课程则犹重经史,轻视科学,以为修齐治平之道,在彼而不在此也。宜乎其人多失学,文化远逊中原。呜呼!人则一日千里,我犹故步自封;人则采摘精华,我犹株守旧物。律以适者生存之理,将见文野之分,更判然矣。同人等睹此情况,心焉忧之。于是集合同志,发刊杂志,名曰:《新陇》。藉课余之暇,勉尽棉薄,其庶几乎有补于万一也。”随后,王自治又在《新陇》第二期发表《甘肃教育闭塞的原因及促进方法》一文,提出甘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新陇》杂志成为北大学子向甘肃输送先进文化的窗口,转载《新青年》《新教育》《建设》等杂志上的文章,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影响了一大批甘肃青年纷纷外出求学,追求真理。《新陇》一经问世,就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甘肃青年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并纷纷来信、投稿,在这片新开拓的园地上投笔撰文,发表自己的见解。《新陇》初定为月刊,16开本,规定5期为1卷,每期约40多页。每年除学校暑假期间临时停刊外,一般每月出刊1期。为方便甘肃民众的订阅,分别在兰州、平凉、武威、天水、陇西、临洮、酒泉等地设立代办处。
  1920年8月,王自治从北京大学毕业,参加了新兴国会议员的竞选活动,被选举为新兴国会议员,但是由于直皖战争的爆发,新兴国会也未能召开。后回到兰州,担任省立兰州一中数学教员、兰州农业学校教务主任、省教育厅第一科科长。1922年后,王自治辞去《新陇》杂志编辑部主任之职。
  《新陇》杂志虽然后来被迫停刊,但它对传播新文化,扩大“五四运动”影响,推动甘肃历史进步,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为中国共产党在甘肃早期组织的建立,创造了一定的条件。甘肃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邠宁支部的创始人王孝锡,就是在“五四运动”的洗礼和《新陇》等进步期刊的影响下,逐步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最后成为陇东地区最早的革命创始人,为革命事业做出了不朽贡献。
  1925年8月,王自治被选举为国民代表会议代表,赴南京开会。因国民党元老、陕西省政府主席于右任的推荐,1927年任泾阳县县长。任间,当地驻军向县政府屡加粮饷,王自治因不愿增加百姓负担,愤而辞职。泾阳人感其恩德,称其“王青天”,为之立功德碑。1928年至1934年,他先后任省建设厅第四科科长、南京赈务会水灾难民收容所主任、上海难民收容所主任、平凉中学校长。
  1936年西安事变后,王自治率众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支持张、杨兵谏主张。12月16日,平凉各界和县府在广场举行抗日动员大会,参加者大部分是学生和公务人员,推选王自治担任大会主席,在会上除了一致拥护“八项主张”外,并由政治宣传队作了宣传演说,分析了当时形势以及反对蒋介石“内战”“投降”政策的必要性,通过这次大会,让群众中对“双十二”事变的真相有了进一步的明确认识,群众要求抗日的情绪更加高涨。
  1937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驻防正宁县,王自治和同乡张月桂、李天锋等为红军筹集军粮数千石。1937年7月,王自治任《陇东日报》社经理。抗战爆发后,沦陷区大批难民逃至兰州,王自治任难民收容所主任,组织难民安家落户,积极抚恤,生产自救。1938年8月至1941年3月,王自治任甘肃学院(兰州大学前身)院长,后任省政府水利专员、省水利局副局长。1948年7月,在同乡赵元贞创办的兰州私立志果中学担任教务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王自治继续任兰州志果中学(今兰州市第二中学前身)教导主任。1952年10月,任甘肃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53年8月,经李翰园、邓春膏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1954年元月,任甘肃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时因馆长杨巨川年事已高,馆中诸事繁忙,许多都是从头摸索,大政方针经馆长会议决定后,统由他负责组织具体实施,事事都井井有条,工作很快步入正规。后又组织馆员撰写亲历、亲闻、亲见史料数十本及大量的诗词创作、书法绘画、金石篆刻等作品。他自己也撰有《双十二事变在甘肃》《1926年陇东镇守使张兆钾反冯战争》等文史资料。
  1955年元月,王自治任甘肃省政协委员。1965年,因病逝世,享年75岁。
  从早期革命到“五四运动”,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王自治始终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心怀家乡,忧国忧民,用自己的青春点燃了甘肃青年自我觉醒的意识,用一颗赤诚之心诠释了民主党派知识分子与中国共产党的肝胆相照、同舟共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