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柯仲平陇东往事
2023年06月05日
字数:2,003
版次:03

刘志洲


  柯仲平(1902—1964),生于云南广南县,上世纪二十年代活跃在中国新诗坛上,被称为“狂飙诗人”。
  1937年11月,柯仲平来到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文协主席。他组织成立“民众剧团”,自编节目,用陕北民歌演出,受到广大群众欢迎。每到一处,群众送给他们许多花生、枣子、熟鸡蛋,表达他们对剧团节目的喜爱之情。
  1943年11月30日,柯仲平率“民众剧团”冒着严寒,从延安出发,经甘泉、富县、黑水寺、合水西华池,12月3日到了陇东分区驻地庆阳城,随后到各县区巡回演出长达三个多月时间。1944年在庆阳度过春节,开春后返回延安。巡回演出期间,他创作了《马渠游击小组》(后经修改,成为当时很轰动的《无敌民兵》)《模范城壕村》《孙万福回来了》三个大型歌剧。这三个歌剧作品,都是在紧张的革命战争中,柯仲平在短短三四个月时间里创作的,题材都是根据发生在陇东的真人真事,而且写完,即由剧团排练上演,及时地配合了当时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斗争。随后在延安等地巡回演出,引起轰动。1944年4月中共中央西北局文委召开的春节文艺下乡总结会上评出获奖剧目31个,《模范城壕村》获得剧本创作一等奖。
  到了陇东庆阳以后,柯仲平基本上便是以深入生活,写东西为主,跟演出团分开行动了。边界上的马渠(镇原县)有个游击小组,是一支模范民兵武装,在抗击国民党顽军的骚扰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土地革命时期,边区的赤卫队和游击小组,就是当时红军的得力助手,也是红军胜利发展的基础。柯仲平便到马渠去住了些日子,和游击队小组的同志们一起生活,了解他们,听他们和群众讲他们那些英雄的故事,然后便回到庆阳来埋头创作。他的写作时间,是从天黑到天明,与大家的工作时间恰恰相反。大家又都住在一个院里,难免对他的写作有所干扰,他一般都克制着,没有发作。有一天晚饭后,音乐组的屋里又拉又唱,又说又笑,吵得他没法下笔,他再也忍受不了了,便跑到院里来大声嚷嚷:“喂!喂!音乐家们!你们安静点好不好?别人正在写东西哩!”柯仲平的呵斥,马上生效,院里立刻鸦雀无声。他就是这个脾气,爱起来巴不得把你含在口里,生气了恨不得把你吃掉,事情一过去他便忘光了。第二天晚饭后,他来到音乐组屋里,和大家有说有笑,东拉西扯,居然扯到他青年时代的一场恋爱,讲得绘声绘色。
  柯仲平和同志们的关系就是这样的,理解他、尊敬他、爱他,还有点怕他。他就这样没日没夜,不几天,一个可以演三个钟头的大剧本《马渠游击小组》就写出来了。歌剧以陕甘宁边区陇东边界马渠民兵对敌斗争的真实故事为素材,写的是真人真事,用的是真名。歌剧揭露了国民党破坏停战协议,制造事端,挑起内战的罪恶行径,表现了民兵游击小组劳武结合、保卫边区的英勇斗争。歌剧由音乐组的岳松、彦军、川静、刘烽等同志配上调子,陇东味的,民歌风的,又新鲜,又动人。文工团雷厉风行,马上分配角色排练。有时柯仲平还亲自参加导演,要求严苛。他一来,排练场的气氛就变了,谁也不敢吊儿郎当。排练期间,马渠游击小组的同志们常被请来,与演员交朋友、提意见,这里像,那里不像的。很快,戏便上演了,群众看得津津有味,有效地配合了当时对敌的斗争。
  1946年边区从平时转入战时状态后,“为战争服务”成为边区文艺工作者的最高目标。柯仲平响应“动员起来,保卫边区”的号召,对《马渠游击小组》进行了修改,把真名真姓、真人真事去掉,加入边区边境的一些民兵材料,进行了再创作,改为十六场大型歌剧,改名为《无敌民兵》。
  1946年10月24日至11月19日,延安《解放日报》全文连载了该剧本。12月24日《解放日报》刊登了柯仲平写在《无敌民兵》剧本扉页上短短的“小引”。柯仲平写道:“……这是歌剧,在广场上给老百姓当作大秧歌剧也成。调子,全用西北民歌和曲子戏上的,也可以试用秦腔。各地剧团,文工团要演,可自己另选配曲调。用创作群众性的新曲调来演唱,也很好。只要能在群众中收到好效果,演出的团体如需要改变此剧,也可以。在不需要演全本的地方,选出一个或几个场来演,大概也可以。写得不好,望大家指教……”老诗人一连用了许多“也成”“也可以”“试用”,目的就是自己的作品能够更好地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是为了在为他们服务时“收到好效果!”同日《解放日报》还刊登了狄耕、林间等看了《无敌民兵》后的笔谈,写道:戏剧一开场,便把一群朝气勃勃的健儿拥上了舞台。他们是边区的农民,也是民族的骄傲,迈着英勇的步子,持着枪,用敏锐而仇恨的眼睛,监视着另外一群——蒋介石的顽固军的蠢动。几个主要人物,游击小组组长王登高、组员及王登高的父亲、妻子等都鲜明、生动。《无敌民兵》是一个规模宏大的为战争服务的题材,以游击小组的建立和巩固,以实际的错综的事件,和不漏掉现实生活中有关细节,呈现出现实生活的画幅,是一种教育和战斗情绪的激发。这出歌剧,在解放战争中,在西北战场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进城后也还在演,成为西北文工团的保留节目。剧本被收在《人民文艺丛书》和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延安文艺丛书》中。
  (连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