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文化吸收与文化输出的碰撞
2022年12月19日
字数:1,348
版次:04

程应峰


  意大利宇航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时,拍了一组太空摄影作品,其中三张照片是中国渤海湾以及北京市的白天和夜景。她在发布这三张照片时,引用了《兰亭集序》中的语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着意抒发了她在空间站的所观所感:抬头可见广袤无垠的宇宙,俯身可见万物繁茂,不可胜数,随心放眼世界,纵情怀抱,所看到的,所听见的,给视觉和听觉带来享之不尽的欢娱,这真是令人快乐的事情呀。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自古至今,超乎时空、站在俗世的时空之外的想象,并不鲜见,如《逍遥游》《山海经》等等。接触过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折服,并能为之产生共鸣的外国友人,自然不在少数。从萨曼莎的这一并不经意的举动,有人想到了“文化输出”,并且认为是“成功的文化输出”,然否?
  在我看来,是吸收还是输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站在一些研究者的角度,这也许是一种潜在的文化输出,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诗意之美、想象之美、穿透之美、精神之美;但站在萨曼莎的角度,不过是对美好事物有心的吸收而已,况且美好的东西有着潜移默化的功效,总会让人认同认可,喜闻乐见。如此,与“文化输出”也就没有多大关联了。中国自古就相信“苦心人,天不负”,更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说,能够了解和自如地运用他国的优秀文化,既是快事一桩,也是自我强大的一种标志。事情总是以小见大的,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东西,何尝没有借力发力,成就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功效?
  这里说到了“吸收”,日本民族就深谙“吸收”之道,一如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里所言:“在引进外来文化和继承民族文化的时候,要有选择的进行扬弃,将‘拿来’的东西与本民族相融,就能开创自己的另一番天地。”日本浮世绘直接来源于中国传统工笔仕女画,但日本文化的大力输出,使得浮世绘在西方人眼中独具魅力。正如专门研究过日本美术的画家邓惠伯所言:“日本从古代就大力吸收了中国文化,到了自己手中加工改造成适应自己民族的东西,终于形成了一种独具风格的民族文化。中国汉魏六朝,唐、宋、元、明、清等不同时期的美术都不同程度地传入日本,被吸收利用,虽然在表现形式上还保持着一定的关系,但就本质而言,已不断产生出与中国美术极不相同的独具特色的日本美术了。”
  也有人说,以生活方式为载体的文化输出,远比以文化元素为载体的文化输出要更有效。何以见得?因为中餐、中医和武术在众多外国人眼里最能代表中国元素。的确,在我们眼里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比如中国书画、戏剧曲艺、传统节日、孔孟老庄等方面的输出几为空白。所以,如何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完完全全融入别人的生活中,成为他们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不被排斥,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输出。
  近年来,我国在着力挖掘、保护和发展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文化保障行为。但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怎样传承下去并延伸到异国他乡,并非一日之功,这需要一代又一代传人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同样,一种文化能否成功地传播,成功地输出,也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有心接续并发扬光大。
  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文化吸收与文化输出,注定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碰撞。较为清醒的认识就是,文化输出是一种潜在的影响,文化吸收是一种有意识的自我提升,两者可以兼而有之,绝不可偏立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