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仪式
2022年11月14日
字数:1,096
版次:04
马庆民
一程秋的出游尚未启程,秋的日历就已撕下;一帧如火的枫叶尚未拍照,秋的底片就要“曝光”……时光的脚步总是太匆匆,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一路上的色彩斑斓,便一头撞进了冬的门。迈过立冬这道门槛,就正式进入了冬日的宁静浪漫。
立冬是民间“四时八节”之一,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是个重要节日,古人在此日有迎冬之礼、贺冬之俗。人们会合唱《玄冥》之歌,祭祀冬神,以隆重盛大的仪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古人对冬天满怀敬畏之
心,是充满仪式感的,更是生动有趣的。据说从冬至那天起,他们就开始画一枝素梅,共有梅花九朵,一朵九瓣,刚好九九八十一瓣。然后每一天画一瓣,梅花画好之时,便是春暖花开之际,正所谓“九九消寒图”。
如今生活在满是钢筋水泥的都市里,如果不是等到叶随风尽,大雪纷飞,又有多少人能感知冬天的存在呢?更别提给冬日举行一个仪式了。
其实,冬日的仪式,不必繁琐,不必刻意,也无需复杂,不过是那些能感受到幸福和温暖的时刻而已。就像汪曾祺在雪中去花园折鲜红的天竺果,感受一份生机盎然;就像林徽因在冬日午后,窗前静坐,看窗外的一枝枯影;就像郁达夫在江南的微雨寒村,坐在停泊桥头的乌篷小船里,哼着小曲儿,喝着小酒……
这些平淡,静谧,却满含温馨的时刻,都是冬日的仪式,其实更应该算是生活的仪式,因为有了这种仪式,日子增添了些许的情趣,不再像干巴巴的沙漠。有了情趣,我们才会在冬日晴好的午后,慵懒地靠在树下打打瞌睡;才会在白雪纷飞时,围炉夜话,捧一杯清茶袅袅;才会在寒冷的街头,奖励自己一份烤红薯、炒栗子,收获一份满心的美好。
我喜欢冬日,真实而又温暖,正如冯骥才说:“每每到了冬日,才能实实在在触摸到了岁月。”深以为然!因为只有冬天,才让我们愈发体会到岁月的无情,深刻感受到寒冷中的那一丝丝暖意,是多么令人怦然心动,欣然神往。
曾听过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天寒地冻的北极,人们一说情话就会冻成冰。于是,大家只好把“情话”带回家,慢慢烤着听。这个传说,不仅暖身,还更暖心!也似乎明白了林清玄所说的:“冷暖原来最深刻的感受,不是在肌肤上的,而是心情的。”
冬日是一个很好表达爱意的时节,一份简单的仪式,就会让那些寒冷,变成温暖与爱的借口。就像儿时的北方故乡,一场又一场的大雪,总会如期而至。虽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然而留在记忆里的却都是温暖的,比如奶奶从腌菜缸里捞出红的、白的、绿的,拼成火炉上的一锅乱炖;比如母亲缝制的一件又一件厚厚的棉衣;比如父亲烤得焦黄、馨香的馍片……我想,这应该都算冬日的仪式吧!
冬天的仪式感,或许不只是某一个节令给予我们的隆重,或者感动,还在于我们在每一日中发现的惊喜,然后汇合成岁月里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