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渭水西汉水上游的 文化底蕴与秦人的兴起
2022年09月02日
字数:1,340
版次:04

赵逵夫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最有力地证明了早期秦人在天水、陇南一带历史的,自然是礼县大堡子山、园顶山出土的大量历史文物,天水甘谷等处的早期秦人墓葬和天水、陇南其他地方出土的上古文物。
  第一,从很早就形成中华一统的观念。秦人最早生活于今山东,在中原各部族看来是属于东夷。但从尧舜之时开始,秦人祖先就同中原一些部落有密切合作,形成了秦陇人无狭隘的族系观念,思想不封闭,具有明显的华夏一统观念的特点。
   第二,是宗法观念淡薄,而具有较突出的法制观念。秦人之有较强的法制纪律观念应主要是两次长途迁徙中同行同歇、互相关照形成的统一行动意识;加之长期以狩猎为主,养成互相配合,信守约定的习性。
  第三,形成陇右人刚正勇武的品性。人们所熟知的是飞将军李广。历史上陇右的文人,也往往带有耿直、坦诚的性格特征。我以为这种秉性的形成同自然环境有关,也同秦人的传统精神有关。它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和习俗上的群体记忆。
  第四,在宗教信仰和节俗方面也体现出深刻的群体记忆。《史记·封禅书》:“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暤之神作西畤,祀白帝。”《正义》:“汉陇西郡西县也。今在秦州上邽县西南九十里也。”下文记周太史见秦献公一段《索隐》引《汉旧仪》:
  祭人先于陇西西县人先山下,山上皆有土人,山下有畤。
  我以为西汉以前所说秦人的“人先山”,即三国时所说“祁山”,“祁”字本义即祭祀之处。后世陇东南一带东岳庙就很多,不仅各县都有,而且不止一处,最多者一个县有五处。且大多留下碑记。今所见最早者为元代至元五年(1339)的礼县《大元崖石镇东岳庙之祀》。西和县嘉庆十四年《重修东岳庙碑记》中说:
  若夫神号东岳,《博物志》谓“为天帝孙,主招人魂魄,古所谓神符是也。”至于“东岳注生籍,南岳注死籍,此世俗所传,漫无可考者”。
  这所谓“为天帝孙”,《史记·秦本纪》言“秦之先为帝颛顼之苗裔孙,女修吞玄鸟卵而生大业”,故传为天帝之孙。
  今所见古代文献最早祭泰山,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即扫平诸侯、统一九州后之第三年,“始皇东行郡县,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其泰山刻石中说: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史记·秦始皇本纪》)
  陇东南一带泰山庙(东岳庙)很多。汉承秦制,西汉以后各朝帝王都祭东岳,直至唐、宋、元、明、清,各朝都加封,实际上都是要体现一统的观念。当然信仰之普遍,也应同秦人信仰习俗的延续有关。
  从群体记忆方面说,最突出的是在天水陇南一带所留下的每年连续举行七天八夜的乞巧节。
  同七夕节相关的是牛郎织女传说。后来由牵牛(牛郎)织女传说形成了“乞巧节”或曰“七夕节”。全国各地七夕节只有七月七日,而陇南、天水一带的乞巧活动要进行七天八夜。全国没有第二个地方是如此。汉中以南有一较偏僻的地方乞巧活动举行三天,也是在汉水边上。由此也可以看出乞巧风俗同汉水、同早期秦文化的关系。
  总之,秦人两次迁于西汉水上游(即上古之汉水上游)的西垂、朱圉山一带,是有原因的。我们透过早期秦人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在文明初始阶段的情况。它不仅可以填补文献记载的空白、弥补文献的不足,纠正后人对一些文献的误增妄改,还可以揭示出一些出土文物和某些遗迹的时代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