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会宁纪事
2022年07月15日
字数:2,686
版次:03

汪 彤


  


  1400多年前,丝绸之路上一座座驿站像一盏盏点亮的明灯。
  后周西魏丞相郭威西巡的队伍浩浩荡荡。西行历程,每到一处热闹欢腾。这位后周开国皇帝,效仿秦始皇、汉武帝西巡一座座边陲重镇。行至祖厉县,军士万众汇合于此。“土人张信謦资犒劳大军,郭威大悦,因置州以会宁为名。”这是《元和志》对会宁县得名的最早记载。
  “纸衣瓦棺”是后世对后周太祖郭威充满敬意的赞扬。这位给“会宁”赐名的开国明君崇尚节俭,仁爱百姓,曾对宰相王峻说:“我是个穷苦人,得幸为帝,岂敢厚自俸养以病百姓乎!”他临死叮咛臣子:陵墓务必从简,只要纸衣装殓,瓦棺作椁。
  想必后周时的会宁,依然以“苦”为患,会宁的苦在于缺水。水对一个靠天吃饭的西北县镇尤为重要,而郭威作为明君应是能够体谅到会宁的苦,他的赐名满怀希望:愿这座城池的百姓丰盈康泰“会聚于宁”。
 


  历史的发展往往让人不可用常规去估量和评判。越是繁华越遭损毁,而“苦”,或许是会宁得以坚持,得以在历史浪潮中存在的一个原因吧。似乎从“苦”走过的人们,他们的包容性和接纳性更宽厚、更稳妥。
  1400多年之后的1930年冬,在疾苦仍然弥漫中华大地的岁月里,正当革命发展壮大时期,蒋介石却立即着手对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
  或许是苦难把人们逼到了会宁,“会宁,好地名啊,好地名,红军会师,中国安宁”。毛泽东主席预言般的警句,把希望带给了更多在苦难中煎熬的人们。
  1936年10月2日凌晨的会宁,黄土连绵的远山沟壑纵横,在隆隆的炮火声和烈焰中,一支从宁夏同心城昼伏夜出、长途奔袭的神速队伍——红一方面军15军团直属骑兵团,以出其不意、全歼守敌的勇猛,攻克了会宁县城西津门(后改名会师门),拉开了三军大会师序幕。
  10月10日,明代建筑西津楼、文庙大成殿和四面的城墙上,高高低低的山洼里,人山人海,锣鼓鼎沸,红旗飘扬,这里汇聚着从“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中走来的红军战士。
  四渡赤水的红军来了;巧夺金沙江的英雄们来了;突破乌江天险的战士们来了;飞夺泸定桥的胜利者们来了;翻越夹金山、梦笔山、雅克夏山、昌德山、达古山五座大雪山的将士们来了;越过罕无人烟的草地,激战腊子口、翻越六盘山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们来了……四面八方的红军战士,遍布这座千年历史古城的每一个角落。
  会宁在历史上的两次会师,一次得名,一次闻名。就在这一天,当夕阳染红大地,会宁文庙大成殿里洒满了金色的阳光。战士们用几张门板搭起一座主席台,又抬来一张大供桌当讲台,主席台上挂着“庆祝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联欢大会”的红色横幅。中共中央西北局、红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总供给部,在会宁文庙大成殿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会师联欢会。这次会师意义重大,标志着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自此掀开了革命的新篇章。
  从硝烟战火中走来的红军,经历生死,久别重逢后的人们紧紧握手和拥抱,尽管他们身上的伤口还在流血,他们也为刚刚失去战友失声痛哭和愤怒,但此时人们手里挥舞着枪支、号角、红旗,欢呼声一阵一阵沸腾。
  文庙大成殿里席地坐满了红军战士,大殿外数千名战士和群众举着红旗,点着火把,人们汇聚在胜利喜悦的欢乐海洋中。忽然鸦雀无声,人们安静地聆听朱德总司令宣读党中央、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革军委联合发出的《为庆祝一、二、四方面军大会合通电》。这封贺电如今以一面墙壁的形式,雕刻陈列在会宁红军长征纪念馆。贺电的开头很特别,中共中央和毛主席把营、连、排班长称为“首长”,这是中央文件、通电第一次这样称呼,这一独特的称呼是党中央和毛主席礼贤下士、虚怀若谷的宽大胸怀。“民为上、社稷次之、君为轻”似乎让我们看到了新政权、新中国的曙光。
 


  有这样一组数字不得不让人们对中国红军长征再次惊叹:“红军长征中,红军指战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年龄不足20岁,14岁至18岁的战士占红军的40%以上,历任师长都只有20岁,师政委萧华上任时仅17岁……”
  诚然,苦难的磨砺是最能让人成长的“磨刀石”。然而,就在会宁会师的前一天,在黎明到来的前夜,无数红军战士,却在炮火硝烟中为革命牺牲了年轻的生命。当红一方面军攻下会宁城不久,国民党军队便从兰州派来一架架飞机,轮番轰炸小城。
  10月9日,就在会师的前一天,当又一阵轰鸣声从远处传来,在街头贴标语的14岁无名小红军看到炮弹落下,义无反顾地扑向正在街头玩耍的一个3岁小孩身上。硝烟过后,孩子得救了,小红军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雪山没有挡住他,草地没有淹没他,枪林弹雨中他是铜墙铁壁。但这次,小红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来了会宁百姓的安宁。
  为了报答小红军,得救小孩魏煜的父亲把小红军埋在了自家的祖坟,定下规矩,祭奠小红军要像对祖先一样,抔一把土,点一根香,焚一叠纸钱……这位被救的魏煜长大后,给自家的三个孩子起名继征、续征、长征——“继续长征”。
  继续长征……万里长征的历史,如今被一座高33.33米的会师塔纪念着、颂扬着。到了会师塔跟前,你需抬头仰望,仰望便是一种致敬。会师塔高33.33米,是无限循环的意思,象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的胜利一个接着一个,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会宁会师成为中国长征胜利的代名词。
  


  一座从苦难中煎熬过却依然屹立威武的城池,必定有它厚重的承载力量。据《会宁县志》记载:仅明清两代,会宁考中进士有20人,名列甘肃省第三。文武举人131人,贡生396人。然而后辈的会宁人,更是继承长征精神和会宁会师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团结一致、敢于胜利。”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恢复高考,会宁已向全国各大专院校输送大学生7万多人,其中博士学位1000余人,硕士5000余人,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达58名。会宁曾以奇特的“会宁现象”被全国看齐。一个农民家庭走出“双博士”“三博士”已不足为奇,会宁是全国闻名的“状元县”。会宁似乎就是这样一个能汇聚力量走向辉煌的地方。
  然而会宁这座古老的城池,始终期盼子孙后辈有“会(汇)聚于宁”的更多会师。这座在“苦”中煎熬过的城池,成就了大事,滋养了英才,这块贡献过的土地,理应盼望更多的获得。荣光照耀的不仅仅是从一个地方走出去的一个人,更多的是走出去之后,再回报这块土地的高尚而伟大的付出。
  甘肃是一块贫瘠的土地,会宁更是贫瘠中的贫瘠。从孕育着8000年中华文化的甘肃大地上,走出了无数佼佼者。怎样将会师精神代代传承,让人类的智慧回馈生养的土地,让这块因天时与环境,在贫瘠土地上坚守的人们彻底结束“苦”的日子,这需要有创新精神的一次次大“会师”,这需要遍布全国乃至全世界优秀的会宁儿女,一次一次奉献“会师”的力量,这是一种值得深思和值得付出的“反哺”。
  “会宁,好地名啊,好地名……”愿这座成就了中国安宁的好地方成为中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城池之一。(原文刊登于《人文甘肃》第九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