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南梁地区的党建工作
2022年01月24日
字数:1,135
版次:03
  在群众工作蓬勃发展的同时,南梁地区的地方党组织建设工作在习仲勋、张策、惠子俊、张秀山、马仰西、高岗等人的负责下逐步开展起来。在此期间,陕甘边区红军主力部队也开展了建党工作。
  当时,陕甘边区党和红军在南梁一带开展地方党组织建设工作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这里地域偏僻,群众接触到的新思想、新文化、新观念很少,而封建社团组织相当普遍,哥老会、天门会、释教会等会道门组织很流行。这些组织带有浓厚的封建思想。因此,在南梁地区发展党的地方组织必须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一方面,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巩固需要建立党的地方组织;另一方面,在党的地方组织建设上,必须克服“左”倾错误的干扰。否则,“如果盲目地大量的发展党的组织,不但不会建立强有力的组织,相反会把党葬送在这些封建的污泥坑中,这在当时是不能不注意的事情。”
  因此,习仲勋、张策、吴岱峰、高岗等刚到这里时,首先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提出分牲口、分粮食、分土地、打土豪、取消苛捐杂税等口号。在这些口号下,发动群众斗争,建立群众组织,逐渐地培养党的积极分子,发展地方党的基层组织。
  1934年一二月间,习仲勋、张策在南梁白马庙一带发动雇农群众,组织工会,选举张钦贤为工会会长。工会主要做雇农的工作,发动长工向地主作斗争,要求增加工钱、换衣服等。同时,在白马庙发展张志德、张钦贤、张志福、李元恒4名党员,建立了南梁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白马庙党支部,张志德任支部书记。后来,牛永清、武生荣、郝文明、贾生秀、白天章、边金山等一批南梁地区贫苦农民积极分子也入党,为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提供了党的组织保证。
  1934年春,习仲勋、惠子俊、张秀山、强家珍、马仰西等在开辟庆北苏区的同时,积极发展党的组织,建立了杜家河、武家河、城壕川等3个党支部,杜家河党支部书记李培福,武家河党支部书记高登洲,城壕川党支部书记黄兴仁,共发展党员50余名。此外,在柔远川以及西岭等地,也建立了一些党小组,发展党员10余名。
  党在合水县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也很出色。早在1932年春,刘志丹就派共产党员黄德明到葫芦河一带宣传革命,筹建农会、赤卫队,发展党组织。同年6月,正式成立石马坪农会和葫芦河赤卫队。黄克秀任农会会长和赤卫队队长。1933年3月,在红二十六军和黄德明的具体帮助下,葫芦河赤卫队扩建为东华池赤卫军大队,黄克秀任大队长。1933年6月,经黄德明介绍,黄克秀光荣入党。8月,正式建立合水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葫芦河党支部,黄克秀任支部书记,有党员15人。1933年冬,刘志丹在合水县连家砭和老城发展党员4名。葫芦河党支部辖赤卫军大队、葫芦河、枣刺砭、安子坪、连家砭5个党小组。这些基层党组织的建立,在巩固根据地和动员群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章节选自《南梁革命根据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