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刘 刚委员:
让更多人了解大地湾先民 对建筑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
2022年01月19日
字数:1,242
版次:03


本报记者王 钊


  上世纪50年代,甘肃省文管会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甘肃东部渭河上游的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的东侧存在遗址,大地湾遗址就此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在大地湾遗址挖掘出一座编号为F901的建筑,这是大地湾的标志建筑,也是中国史前时期面积最大、工艺水平最高的房屋。更为神奇的是,在面积达130多平方米的主室,地面由一种类似于现代水泥的混凝土铺就。经考证,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均相当于现今100号水泥砂浆地面的强度。
  “五千年前,我们的先民们就学会了用当地特有的材料制作混凝土并用于建筑上,这种高超的建筑工艺让我深受震撼。”两会前夕,记者见到省政协常委、民盟甘肃省委会副主委刘刚时,他正在精心打磨自己今年准备的提案《关于启动大地湾遗址轻混凝土建筑奇迹“申遗”前期工作的建议》。
  2021年初,刘刚委员所在的民盟甘肃省陇文化研究会古文化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对距离大地湾遗址不到10公里的秦安县莲花镇董家崖遗址、小墩山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同样发现了类似的轻混凝土建筑。“这就证明F901建筑的混凝土地面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说明我们的先民们在五千年前已经普遍掌握了混凝土技术,并广泛用于建筑上。”
  2021年,在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刘刚委员向大会提交了《关于秦安莲花镇史前文化遗址抢救性发掘保护的提案》,呼吁将这两个遗址尽快纳入当地政府保护视野中,组织文物部门对这两个遗址及莲花镇一带开展进一步的考古调查。令刘刚委员欣慰的是,在省政协向省委报送了有关信息后,他的建议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批示,省级文物部门和秦安县有关部门也迅速行动起来,组织专家对遗址进行了实地调查,不久前这两处遗址已被列入保护范围。
  采访中,刘刚委员还向记者介绍了一位大地湾遗址混凝土地面研究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八届省政协委员、敦煌研究院原副院长李最雄先生。“李先生是最早发现混凝土地面的考古人员,也是最早将科技应用于考古的先驱。他通过采样并结合化学实验,发现大地湾遗址的混凝土地面,结构为当地特有的料姜石和砂石混凝而成,类似现代水泥地面。这与古罗马人用火山灰制成的水泥同属世界上最古老的混凝土。这种混凝土不但有良好的防潮性,而且也具有较好的保温性。历经五千年后,这种胶结材料的抗压强度仍接近100号硅酸盐水泥的抗压强度。”刘刚委员说。
  刘刚委员建议,应加快对大地湾遗址考古发掘与保护的科学规划。参照三星堆遗址和石峁遗址的发掘、保护和开发利用方式以及宣传策略,邀请古建筑考古研究专家共同参与考古发掘,有利于确立大地湾古建筑遗址的国际地位。同时,可以适当突破县域区域限制,放大考古范围至包括陇山以西甘肃渭河上游地区,凸显“大地湾文化”在中华文化起源中的重要地位,打造以大地湾中国史前建筑材料居住遗址保护展示为主要内容的世界级古建筑遗址公园。
  大地湾遗址,是大地湾先民对世界建筑历史的贡献,是华夏先民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也是中华文明漫天星斗中的一颗灿烂的星。“让全世界都了解和享受到大地湾先民对建筑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福祉,我们很有必要将其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刘刚委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