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协新闻

建设农业现代化大产业 描绘和美乡村新画卷

——出席十三届省政协二次会议的省政协委员热议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作者:邱瑾玉

发布时间:2024-01-25 10:39:04 来源:民主协商新闻网

“要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支持力度。”

“加快培育壮大乡村产业,树立和落实大农业观,全面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产业提质增效,打造‘甘味’品牌矩阵,努力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要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岁寒尽去,春阳渐来。连日来,正在出席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省政协委员们热议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大家一致表示,要只争朝夕、真抓实干,为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奋力谱写新时代甘肃“三农”工作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多措并举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全面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举措。

“目前正处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由于市县财力薄弱,支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资金非常有限。”省政协委员高永平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将有水源保障的高标准基本农田作为重点,加大中央农田建设补助资金争取力度,提高省级补助金额,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按期推进,使更多的农田从“望天收”转变为旱涝保收、稳产高产,更好地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筑牢乡村振兴基础、端稳端牢“手中饭碗”提供基础支撑。

“从河西及沿黄灌区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来看,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推进,施工条件较好的地块越来越少,建设难度不断增大、建设成本持续攀升。”张艳娟委员建议,将亩均高标准农田投资适度提高。同时,明确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形成的“两项指标”收益可作为合规还本付息来源,有效解决投融资主体后顾之忧。

“应按照‘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验收考核、统一上图入库’的要求,科学编制县域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郝文杰委员认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要与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田园综合体建设等产业规划同步推进,增强规划的可执行性和操作性。

做好“土特产”文章打造“甘味”品牌矩阵

产业兴,乡村旺。目前,全省优势特色产业面积达到4436万亩,蔬菜、苹果、马铃薯、中药材产量分别达到2955万吨、740万吨、1550万吨和155万吨;牛存栏558万头、出栏258万头。

“白银是典型农牧交错区,地处黄河中游,气候干旱少雨,土壤盐碱化严重,约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0%。盐碱地不仅影响农业生产,降低粮食安全,还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加剧土地荒漠化,制约了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为了有效治理盐碱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杨果委员建议在白银市建设盐碱地牛羊产业示范区,利用盐碱地种植耐盐牧草,发展畜牧业,形成“盐碱地复育—抗盐碱牧草种植—碱地牛羊养殖—有机肥生产—盐碱地改良”的绿色循环生态闭环的产业区。

“我省‘甘味’品牌建设提升工程对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升经营主体竞争力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具有显著成效和带动作用。”杨廷祯委员建议,做强产品深精加工,对我省静宁苹果、兰州百合、陇南花椒、定西马铃薯、白条党参等品牌加工中的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进行定向研发,形成一批国家专利,助力我省农业产业发展登上竞争制高点。同时,提升产品设计水平,增进产品易用性和客户满意度,打造“设计+”产业链,“用户运营+品牌运营”新体系,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构建利益链,推动我省特色农业全面提质增效。

“要赋予‘厚道甘肃·地道甘味’绿色健康的深厚底蕴,从种植、生长、收获、运输、保鲜等各环节入手,确保‘甘味’品质。同时,还要做好专利设计和研究,打造‘甘味’品牌矩阵,努力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张晓娟委员说,“要发挥‘厚道甘肃·地道甘味’的品牌力量,通过品牌链接世界,使大家了解甘肃、认识甘肃、喜欢甘肃。”

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陇南市康县岸门口镇朱家沟村,燕子河清溪潺潺,麻柳树枝干苍劲。村内古道、古宅、四合院等建筑错落有致,咖啡吧、酒吧、书吧、陶艺吧、民宿,农耕文化与现代景观交相辉映。

这是我省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的一个实例。

当前,全省上下正在高效能推进“和美乡村”创建。

“要在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的基础上,立足甘肃乡村资源和特色优势,以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为出发点,将‘和’的理念贯穿始终,突出乡风乡味,突显共创共富,挖掘‘和’的底蕴,做足‘美’的文章。”顾克伟委员建议,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推动构建省市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的公共服务体系。

“打扫屋子,迎接客人。”张丽霞委员说,持续扮靓人居环境,让乡村处处焕然一新是建设和美乡村的第一步,要不断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舒适度、基础设施完善度、公共服务便利度、生态环境满意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责任编辑:崔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