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志洲
发布时间:2023-05-15 10:00:00 来源:民主协商新闻网
新合小学土楼
在镇原县南川乡和平村姜沟门组,有一处新合小学旧址,原为三娘娘庙,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该庙现有东西土楼各1栋,土坯结构平房20间,上书“新合剧场”的戏台1个。
1939年9月,国民政府颁布“县各级组织纲要”规定:“每保必设一国民学校,每一乡镇必设一中心学校,均包括儿童、成人、妇女三部分,务期民众教育与义务教育打成一片,以期完成建国必须之国民教育。”1940年3月21日,为配合新县制推进,教育部颁布《国民教育实施纲领》,对初等教育进行重大变革。小学改为“国民学校”与“中心国民学校”两类,实施“政教合一”及“儿童教育与成人教育合一”的政策。除为所在保办理国民教育外,并为本乡(镇)各保国民学校毕业生升学之所,肩负辅导各保国民学校之责。这种“国民学校”体制的意义在于,将义务教育与失学民众之补习教育,熔于一炉,为普及教育与扫除文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41年,教育部还特别订定《中心国民学校与国民学校分期办理失学民众补习教育办法》,规定各县市政府责成各乡(镇)保甲长,调查保内各户失学民众并造具清册,送交保内国民学校或中心国民学校,视人数之多寡分期办理补习教育。时任镇原县县长的胡维陛,为推进国民教育,将镇原县境内原高级小学校改为中心学校、初级小学校改为保国民学校,校址及布局都是他亲自率员下乡勘查设计、督办,并限期竣工。全县的高小、初小校门统一模式,奠定了镇原县教育的合理布局。随后,又奉令统办特种教育,改中心学校为“中山中心学校”,各保国民学校为“中山保国民学校”,为了减少征地等麻烦,各新建学校多在古庙、祠堂旧址之上建成。因此,位于和平村原庙宇基础上的中山保国民学校即由此诞生,开设团体训练(后改为童训)、国语、美术、常识、劳作、音乐、体育7科课程。
1944年5月,教育部进一步颁布《机关团体办理民众学校办法》,以鼓励各级行政机关、党部、教育机关、工厂与公司等,设立民众学校,推行失学民众补习教育。12月,教育部再订定《普及失学民众识字教育计划》,并饬令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五省,先就其省会所在地、一等县与内政部所指定之示范区,一律全面开始实施扫除文盲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镇原县抗日民主政府普及文化知识、扫除文盲的措施是社会教育,就是以文化、政治、卫生和群众文艺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民众教育,镇原县境内的“中山中心学校”和“中山保国民学校”受此影响,也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的伟大意义,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山中心学校”和“中山保国民学校”均去掉“中山”二字,仍用原名。至1948年,镇原县共有中心学校14所、女子小学1所、保国民学校149所。
1949年7月30日,镇原县全境解放。8月,镇原县人民政府派员接管全县中小学校。10月,取消“中心国民学校”和“国民学校”,改称普通小学。对旧有的学校进行改造,停止国民党在学校的一切活动;取消训导制,取消“公民”“党义”“军训”“童训”等课程;开设革命的政治理论和思想教育课,对师生进行革命常识和革命人生观教育。
1953年至1957年,沿用老区的教学方法,即“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和理论联系实际”,同时要求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推行“五级分制记分法”,按照“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5个环节的凯洛夫模式进行教学。在教学改革中起了一定作用,但不久就模式化。1958年在“教育大革命”中,位于和平村的普通小学改名为新合小学,组织师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参加社会活动,支援社队劳动。
刘丕绩为国民学校撰联:“能作人才是好师傅,要强种除非小国民。”教育事业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支强劲直流,是万丈高楼的坚强基石,它支撑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引领着人类文明和智力开发。新合小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彰显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995年,因年久失修,同时为方便学生上学,新合小学重新选址搬迁,继续发挥着教书育人的作用,旧址再次恢复成为三娘娘庙,并修建了新合剧场,现在正是十里八乡重要的文化经济活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