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志洲
发布时间:2023-03-07 16:09:30 来源:民主协商新闻网
据《大唐新语》等有关资料记载,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上元佳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元宵节的节期也有所不同。汉代为一天,唐代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延续十天。到了清代,节期缩短至四五天,除精巧、多彩的灯火,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扭秧歌等“百戏”内容,用以寄托人们对来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小初一,大十五。”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元宵节越来越受家乡人重视,“过二十”的传统逐渐改为“过十五”,各项民俗活动也都在正月十五进行。这一天,不仅要吃好,还要玩好。这吃,除了和大年三十一样,摆上多肉的一大桌子菜以外,还要买点汤圆煮着吃,因为这种“团团圆圆,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寓意不能少。起初,人们对原本兴起于南方、口感偏甜且滑腻的汤圆并不怎么喜欢,但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善,有人巧妙地以醪糟汤作为汤圆的辅料,使之吃起来略显酸甜,也便于饭后消化,由此把吃汤圆的习俗永久地传承下来。
记得小时候,人们过元宵节,不吃汤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祈福习俗,那就是捏生肖面灯,以求四季平安。这种面灯往往会就地取材,选盛产当地的玉米面、荞麦面或糜子面,这类面捏制生肖面灯受热不易变形,吃起来还劲道可口。拿干净的梳子在动物脖颈或脊背点出花纹,用顶针拓出圆圈纹,用剪刀剪出鸡冠,用花椒籽或黑豆配上眼睛,用彩纸剪出羽毛,用红墨水画出嘴巴,嘴里塞入红萝卜片当舌头……小猪、小鸡、小猴、小鱼、小狗等动物就活灵活现了,家里人有什么属相就捏什么形状生肖,然后放入蒸笼蒸熟,摆在案板上,每盏面灯中间捏个小槽,插根棉花拧成的灯芯,滴几滴胡麻油点燃。这些“小耍活”和其他美味放在一起,孩子们可以把玩,但正月十五晚上是不吃的,用来看灯笼。眼睛黑黝黝的小动物,让小孩爱不释手,别有一番乐趣。早饭吃臊子面,祝愿人们长寿,日子长长久久。当天不吃实心馍,被形象地称为“耍面块”的一天,各家各户都会蒸包子、包饺子,肉包子、菜包子、洋芋包子、糖包子、荏包子、甜菜丝包子、酸菜包子等种类繁多,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想吃哪种就吃哪种,欢快舒畅。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元宵节也是“灯节”,大人会给小孩扎灯笼。在薄薄的白纸上画出各种图案,用蓝、黑、红等颜色染好,象征着吉祥如意的图腾,再用高粱秸秆、竹子等做成灯笼支架,用面粉和成浆糊,均匀涂抹在外支架上,将裁好的灯笼纸糊在支架上,上部中间留孔,一个立体的,或长方形、或兔子、或南瓜等造型的灯笼就做成了。等到正月十五晚上,小孩点上煤油灯或蜡烛,用竹竿挑着去游灯。或者东家进、西家出,挨家挨户挨房间地游灯笼,每个角角落落都要游一遍;或者挑着灯笼,兴奋地奔跑在田野上,把寂静的夜晚装点得五彩斑斓,银铃般的笑声飘的很远;或者三五成群,聚集在场院上,整齐有节奏地喊着:“噢,游灯笼哩……”大家相互夸赞着家人的巧手,各种形状的灯笼在灯光的辉映下格外漂亮。“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随着五颜六色的烟花把天空点亮,人们脸上始终洋溢着喜庆。这时的夜空,如果再降下点雪,就更加完美了,因为家乡素有“正月十五雪打灯,十株庄稼九个捆”的说法。
“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家乡的元宵节,耍社火是必不可少的。元宵不耍社火,就像吃饭不放调料一样。“过了初七初八,社火头往出拉!”耍社火,从每年腊八节前后就开始,彩旗飘飘、锣鼓震天、人马涌动,敲锣打鼓地把年关和正月推向一个个高潮。一个“耍”字,把社火的本质和社火的组织者——“社火头”的能耐体现得淋漓尽致;地摊子、马社火、车社火、高跷、跑旱船、狮子、龙灯、跑纸马等应有尽有,水漫金山、桃园三结义等神话传说、历史典故都搬上了大大小小的舞台,同时夹杂着有地方特色的民歌、秧歌剧、杂耍、舞蹈等,用以弘扬正气、招财纳福;一张张脸谱把记忆拉长,舞扇说诗的春官、红脸关公、孙猴子、唐僧、白素贞、害婆娘等不同角色,都在极力展现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和个人成就。社火装上架子,紧随锣鼓队,后面是旱船队伍,一众数百号人,浩浩荡荡,从本村开始耍,每到一家,都会根据不同的家庭情况,春官现编现说一通“春官词”,祝愿主人吉祥如意,主人的回敬则是一盒礼当、一个被面、几元钱或者其他礼物,以表心意。继而到别的村耍,再到乡镇街道上耍,最后到城里耍,场面越耍越大,年味越耍越浓。
总有一面幕,牵绕着思乡的羁绊;总有一只碗,满盛着节日的滚烫;总有一个节,散发出灯火的期盼。元宵节啊,分明就是一艘璀璨耀眼的船,停泊在灯火织就的海洋里。这其中,也包含着新生的喜悦和泥土中的孕育,一个欢欣鼓舞的春天,正在向人们招手。尽管正月十五之前,只有短暂的7天假期,但那浓浓的年味儿,一定是吃元宵、看花灯、燎疳节之后,才慢慢散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