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大写在天地之间的人
寻访路易·艾黎先生足迹文化考察手记
2024年09月20日
字数:5,477
版次:03

石虹




  石虹 甘肃天水人。硕士研究生、副研究员,曾任兰州城市学院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长期在高校共青团和宣传岗位工作。近年来致力于路易·艾黎精神的研究和传承,筹建成立了路易·艾黎研究中心,主持改建培黎展览馆,编内部刊物《培黎通讯》,组织开展传承艾黎精神系列活动等,在国内报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2016年4月,我随甘肃省教育厅推进“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教育合作交流访问团,来到了路易·艾黎的故乡——新西兰坎特伯雷省克赖斯特彻奇市进行访问。随后,又参加了由中国甘肃网、兰州城市学院和山丹县委联合举办的“寻访路易·艾黎足迹”文化考察活动,沿陕西凤县双石铺、徽县、山丹等地寻访,经历了一次文化之旅和精神之旅。
  南北半球、远隔万里,但时空穿越、心意相通。历史风云变幻,沧海桑田,但精神永驻。沿着路易·艾黎先生的足迹,用真诚体察情怀,用心灵感受历史,所观所思所悟,触动心怀。陌生而遥远的历史脉络如一副美好的画卷徐徐打开,逐渐清晰、逐渐温暖……
  

  时值新西兰的初秋季节,在湛蓝的天空下,绿树掩映着整洁的街道和错落有致的建筑,经过辛勤建设,克赖斯特彻奇(Christchurch)这座美丽的“花园之城”逐渐从2011年的大地震阴影中走出,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访问团一行来到市政府,与克赖斯特彻奇市市长Lianne Dalziel女士等进行了友好会谈,教育厅领导回顾了甘肃省与克市三十年的友好交往,介绍了甘肃省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地位,推介了甘肃省即将举办的敦煌文博会及纪念艾黎先生120周年诞辰系列活动的情况。LianneDalziel女士高兴地回忆起曾在兰州参加克市与甘肃省结交友好城市30年活动时的愉快时光,表示克市将不断加强双方交流合作,与甘肃携手组织开展弘扬艾黎精神的活动。访问团还前往新西兰Ara Institute of Canterbury大学进行了参观交流和座谈。
  从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往西的道路两边青山苍翠、牧场连绵、树木成行,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车子大约行驶六十多公里,便来到了小镇斯普林菲尔德。1897年12月2日,一个男孩出生在这里,他的姑妈按一位传奇式的毛利族首领的名字为这个孩子起名:Rewi·Alley——路易·艾黎。多年之后,这个名字在东方古老的中国成了另一个传奇。
  1997年,为纪念艾黎先生100周年诞辰,政府在他出生地斯普林菲尔德修建了“路易·艾黎纪念公园”。公园里,一座简洁庄重的纪念亭掩映在浓密的树木之间,亭子里的宣传栏结合图片和中英文字简要介绍了艾黎先生在新西兰和中国的简要经历和贡献,纪念亭里还配有中英文对照的自助讲解服务,方便游客选择收听。在纪念亭旁边的枫树林里,矗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石碑上的浮雕作品是《路易·艾黎和他的中国学生们》。这块石雕的作者是美术家邓邦镇和雕塑家卢波夫妇。作为革命后代的邓邦镇从青少年时代起便受到艾黎的关怀和照顾,怀着对艾黎先生的深厚感情,他们创作了大量纪念艾黎先生的作品。兰州市安宁区培黎广场上的百米浮雕、大型雕塑《艾黎和孩子们》及仁寿山公园雕塑《牧羊少年》等作品均出自两位艺术家之手。
  在秋阳淡淡的柔光中,浮雕上的艾黎先生脚穿草鞋、手拿有工合标志的书籍,凝视着远方,目光慈祥,两名身着中国特色服装的男孩和女孩手拿工具簇拥在他的身边,一只小羊羔温柔地依偎在他们脚旁,生动的画面仿佛把人带到了美丽遥远的东方国度。在石碑的下方,刻着这样一段中文:路易艾黎——中国人民真诚的朋友,中国人民和新西兰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我们在浮雕下献上美丽的花束,深深鞠躬,以表达我们真诚的敬意。
  夜幕降临,访问团一行受邀来到新中友好协会前任总主席、现名誉会长Eric TLivingston家中做客。欧式风格的住宅整洁宁静,门厅外悬挂的几个巨大的庆阳香包显示出主人浓郁的中国情结。到场嘉宾大都是致力于艾黎事业和传承的相关人士,这是传统的新西兰家庭聚会,Eric先生与访问团代表分别发表了简短的致辞,回顾友谊、互致祝福并互换礼物,大家分享各自带来的美食和美酒欢聚一堂,主人还拿出他珍藏的有关路易·艾黎的珍贵资料与我们交流。随着夜幕的降临,聚会的气氛愈加热烈,此刻,音乐便是跨越国界的语言,大家一起深情地唱起了毛利族民歌《Pokare kareana》、中国民歌《茉莉花》,歌声、掌声、笑声交织,亲切动人……中新友谊万岁!
  

  1927年4月21日,三十岁的路易·艾黎先生从新西兰经香港抵达上海,从此,将他整整六十年的人生奉献给了中国。1937年,在抗战时期,路易·艾黎与埃德加·斯诺等人以及中国部分爱国人士,组织难民和失业工人进行生产自救,发起工业合作化运动(工合),为支援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陕西凤县双石铺地处秦岭南麓、嘉陵江源头,因地连陕甘,又处入川孔道,故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1939年,“工合”组织全国第一个地区办事机构西北区办事处在陕西宝鸡成立,并于同年在双石铺建立事务所和合作社,这里由于轰轰烈烈的工合运动而被埃德加·斯诺称为“工合的模范”。1942年,路易·艾黎与英国人乔治·何克在双石铺创办了著名的培黎工艺学校,将学校命名为“培黎”学校,一是纪念艾黎的老朋友、美国传教士约瑟夫·培黎,另一层意思为“为黎明而培训”。
  双石铺是凤县的县政府所在地,走在熙熙攘攘的街头,或许是一座商业楼、一个杂货铺,或者是一所小学门口,抬头都可以寻觅到“工合”合作社旧址、“工合”孤儿院旧址和“工合”小学旧址的铜牌,低调沉静地昭示着这座山城曾经拥有过特殊的历史岁月。县城里还有以“艾黎”“何克”命名的街道,这两个厚重的名字已经以这种方式牢牢嵌入当地居民的生活之中。
  在双石铺柏家坪的山脚下,巨大门碑上的“路易·艾黎和乔治·何克旧居”几个大字引导着我们沿“之”字形缓坡而上,道路两侧修建了文化墙,介绍关于工合的发展历史。在半山的开阔处忽见一平整的院落,依山建有四孔窑洞,这便是艾黎与何克当年亲手修建并创办双石铺培黎工艺学校的地方。与中国传统的窑洞不同,洞外延展出半间颇具新西兰风格的屋檐,里面的窑洞互相打通更加实用。窑洞的外部已经修葺一新,只有内部那斑驳的穹顶、低矮的锅台、高挂的马灯中似乎还能寻觅到一丝当年的痕迹。
  《艾黎自传》中记载何克曾在这里修起围墙,院内布置了花园和篮球场,书中这样写道:“落日的余晖洒在孩子们种在墙边的高高的蜀葵上,染上一抹淡红。观众们坐在临时搭起的舞台周围的木凳上……当他们在演出结束时叫‘好’的时候,这喊声在我听来既表示欢快,又充满胜利的豪情。他们直觉地感到胜利,因为他们已经开始体会到他们具有除旧立新的力量。”
  当年,艾黎与何克能够站在这里看到前方宽阔的江面和远处高耸的丰禾山、紫柏山。他们或是从这个小小的院落看到了除旧立新的未来的力量,这力量支撑着他们历尽艰辛守护着这捧希望的种子,并使它生根、发芽、成长。现在,面向江面的视线已被巨大的高层建筑群阻挡,据介绍,不久的将来,这里还会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工合博物馆”。历史不会被忘记,并将照亮未来。
  离开双石铺,穿过嘉陵江上游第一道峡谷——灵官峡,途径甘肃省两当县,再行驶40多公里,便到达风景秀美、物产丰饶的徽县。在徽县,寻访团与县上相关人士进行了座谈,寻访了当年徽县工合指导站旧址,在徽城两康战役纪念馆看到了收藏的刻有“工合”字样的文字砖。徽县政协原副主席、徽县工合运动见证者杜发恭老人回忆起艾黎生活简朴、待人随和,每次到徽县就住在指导站简陋的宿舍里,白天去各个基层社指导工作,晚上工作至深夜。他动情地讲述了当年艾黎为受伤致残的工合工人送来英国造织袜机解决生计、为一名9岁的小女孩治疗眼疾等感人往事。在曾任徽县工合指导站指导员的安锡畴撰写的《“工合”在徽县的发展始末》一文中记述,1939年以后,工合组织相继在徽县成立了机器社、皮毛社、制药社、砖瓦社、硝碱社、纺织社、面粉社、采木社、造纸社等合作社,生产所需原料大部分就地取材,产品深受农民群众欢迎。工合还成立了难民收容所,收容了黄河泛滥后来西北逃难的河南难民百余名,艾黎亲赴徽县江洛镇殷家沟联系难民采木谋生,帮助他们进行生产自救,并为难民所建立“徽县难民小学”。在那些困顿的年代,艾黎先生扶贫济弱,为多少父老乡亲和穷苦民众送去了技能带去了希望,但愿岁月的尘埃不要淹没那些曾经闪耀的情怀与感动。
  为了谋求学校的生存和发展,1944年冬,乔治·何克带着双石铺的近60名学生,途经两当、徽县、天水、兰州等地,艰难向位于河西走廊的山丹县西迁,经过近四个月的“小长征”,长途跋涉到达山丹。后来,这段历史被改编为电影《黄石的孩子》。艾黎和何克并肩奋斗,把山丹这样一座偏僻闭塞落后的小城变成了他们理想和激情的热土。艾黎将“创造分析,手脑并用”的理念贯穿到教学当中,实行半工半读、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针,
  学校迅速发展。学校开设了化学、冶炼、畜牧、测绘等十几个专业,聘请了二十多名外教,设有近20个供学生实习的生产组,一度发展到近600人的规模。艾黎把先进的工农业科学技术带到大西北农村,为新中国建设造就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创造了堪称西北教育史上的奇迹。
  乔治·何克,这位牛津大学毕业的热血青年,1938年以记者身份来到中国,成为中国抗战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培黎学校成长发展的缔造者和参与者,艾黎得力助手和亲密战友。他著有《我看到了一个新中国》一书。1945年7月22日,乔治·何克在山丹病逝,他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将自己年仅30岁的生命永远留在了中国西北小城,也将自己的故事永远留在了中国人民心中。
  “在山丹与青少年一起度过的岁月是我一生中最快活、生活最充实的年代。我简直就像他们生活中的一员,也是一个正在学习的人……我高兴地看到新时代正在给予他们一切机会,做一些需要做的工作,把旧中国创建成一个现代化的新国家。”艾黎曾经在他的《艾黎自传》中这样描述在山丹的岁月。
  路易·艾黎把他工作生活了近10年之久的山丹县视作他“在中国的故乡”。1980年,他将自己多年来收藏的近4000件文物捐赠给了山丹。按照他的遗嘱,在他辞世后,他的骨灰一半洒在山丹四坝滩原野上,一半与他的亲密战友乔治·何克一起安葬在艾黎与何克陵园。
  1953年,山丹培黎学校整体搬迁到兰州,后更名为兰州培黎石油学校,路易·艾黎担任名誉校长,学校为早期新中国石油工业培养了一大批重要的技术管理人才。2003年12月兰州培黎石油学校与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成立兰州城市学院。
  据山丹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第一任馆长王自刚介绍,艾老生前最后的四个心愿,就是修建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艾黎捐赠图书馆、重建山丹培黎学校和恢复工合组织,通过“努力干、一起干”,这四件大事都实现了。如今,看着陈列馆里那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徜徉在生机勃勃的山丹培黎学校,听着对继承和弘扬艾黎事业的美好规划和愿景的介绍,我感觉艾老的形象和面容逐渐明朗,他的博爱他的情怀他的睿智温暖和感动着每一个亲近他的人,并将这种精神和力量发散出去……
 

  四月的山丹,春意盎然、草长莺飞。艾黎与何克陵园满园春色、宁静肃穆,乔治·何克和路易·艾黎这两位挚友永远相伴安息在这里。艾黎在他的遗嘱中写道:“遗体火化后,希将我的骨灰先放一放,待有便人或朋友去山丹时顺便带上,洒在四坝的原野上,不要举行仪式。一切瞻仰遗体、给遗体穿上好衣服再火化、举行追悼会等等对于人民费时花钱的做法应当破除,花圈也不要送。务请不要大张其事,这不过是又一名战士在行进中故去了……”
  是的,他是一位战士。他曾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参加远征军赴欧洲英勇作战,由于表现出色荣获原威尔士亲王勋章。他是一位有着国际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勇士,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奋战了六十年。
  他是一位父亲,是学生的父亲是孩子们的父亲,也是“工合之父”。他虽然终身未婚,但他收养了两名中国孤儿,还有许多革命后代、贫苦孩子因他的抚养和教育而改变命运,是他无私的爱温暖和拯救了无数孩子的心。他将厚重如山宽广如海的父爱全部给予了他的学生和穷苦无助的孩子们,给了那些因工合而受益的千千万万的老百姓。
  他是一位诗人、作家、翻译家。晚年的艾黎在工作之余笔耕不辍,他的《有办法》《人民有力量》《中国的故事》等著作为世界了解中国拓展了新渠道。他每年到各地参观访问,掌握第一手材料,宣传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他撰写了大量诗文,还翻译了不少中国优秀的古诗和现代诗,共出版著作和译作66本,向世界介绍中国,为促进中国和新西兰以及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作出了独特贡献。
  路易·艾黎是一位寓伟大于平凡的人物。他是“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作家、诗人、翻译家,是中国共产党的支持者、中国“工合运动”的发起者、培黎学校的创建者和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友谊桥梁的搭建者。他被授予北京市“荣誉市民”、甘肃省“荣誉公民”“中国的十大国际友人”等称号,并被新西兰政府授予“英国女王社会服务勋章”。
  路易·艾黎先生信念坚定、热爱和平的国际主义精神,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实践教育思想,“努力干、一起干”的艰苦创业精神和扶危济困、大爱无私的崇高情怀,使得他成为一个大写在天地之间的人。
  1977年,邓小平在祝贺路易·艾黎八十岁寿辰时说:“为中国革命事业尽力的国际朋友有千千万。像艾黎同志那样五十年如一日,在我们艰难困苦的时期,在我们创业的时期,在我们胜利以后,始终如一地为中国人民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是不容易的,所以他受到中国人民理所当然的尊敬。”
  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新西兰时曾评价:“路易·艾黎先生1927年远赴中国,将毕生献给了中国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事业。”
  如今,“艾黎”“培黎”,这些厚重的名字已经被深深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那些为中华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事业所奋斗和建立功绩的人。铭记历史、传承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便是对前辈和历史最好的纪念和传承。
  (原文刊登于《人文甘肃》第七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