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努力挖掘甘肃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 奋力谱写文化传承发展甘肃新华章
2024年05月27日
字数:1,711
版次:04
  

王登渤 省政协常委,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两个结合”重要论断为我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拓文化创造创新空间、铸就文化新辉煌提供了根本指引和强劲动力。去年,省政协理论研究会和省文联开展了《发挥甘肃历史文化优势 助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路径研究》专题调研。我将围绕研讨会主题,结合调研成果,就甘肃历史文化的地位和影响谈一些认识:
  一、疆域的开拓。1、汉武帝时期对河西的开拓和经营,解除了匈奴对中原的威胁,改变了河西地区的族群构成,为此后历代王朝经略西北国防奠定了坚实基础;河西四郡的设立,为将西域纳入中原版图和进行有效管辖奠定了坚实基础;丝绸之路的开通打开了中西经贸文化交流的通道,在促进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上,发挥了关键和无可替代的作用。2、凉州会盟后结束了西藏政权纷立的割据局面,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凉州会盟也直接为藏传佛教在蒙古王室甚至整个蒙古族的传播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3、左宗棠为收复新疆,制定了欲收复新疆必先经略关陇的思路,一方面大力发展甘肃文化教育事业,另一方面为甘肃开创了近代工业。收复新疆过程中,甘肃成为保障军需的重要通道,为保住我国近六分之一的领土、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思想的起源。1、大地湾遗址最大的贡献是其中轴线的建筑范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价值方式。庆阳南佐遗址考古发现的“宫城”中轴对称、布局严整,开启了后世古典建筑格局的先河。2、伏羲画八卦、制嫁娶、定姓氏、取火种等创举,在中华文明初创中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伏羲所创立的阴阳和八卦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思想原点,深刻影响了我国的哲学、史学、文学、宗教及自然科学的发展;伏羲部落形成的龙图腾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情感纽带和精神象征。黄帝及其部属的大量文化创造活动,既肇造了中华文明,又构成中国文化的主要基因,成为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和永恒动力。
  三、制度的构建。1、发祥于甘肃的周先祖开创了农耕文明先河,并加强典章制度、修建不窋城,对周族政治形成和以周族为中心的北豳邦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标志着先周部落政治联合体的形成;周朝建立之后,依然沿着周先祖文化,形成礼乐制度,西周礼乐制度成为五六百年后孔子“儒家”思想的重要来源。2、甘肃是秦人、秦国、秦文化的发祥地。在秦统一进程中,秦王嬴政继承发扬先祖文化,将秦穆公吸收起源于楚国的县制发展而成的郡县制与三公九卿制结合起来,创建和确立了一整套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体制和制度,并构建了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根基。3、“五凉”时期,河西接过中原文明的接力棒,传承和发展经史之学,形成了儒学繁荣兴盛的局面,同时,佛教在此发扬光大并继续东传;河西士人参与制定的北魏的政治制度设计,被完整地嫁接到了隋唐政治制度当中,特别是北魏刑律,历经魏齐、隋唐诸朝犹在适用,成为两千年来东亚刑律之准则。
  四、文化的交融。1、鸠摩罗什在凉州滞留达十六七年,其悉心搜集各种梵本佛经,研读佛学经义,为后来著名的“凉土译经”和其入秦后大规模从事佛经翻译奠定了坚实基础。鸠摩罗什开创了佛典翻译的新纪元,使译经结束了之前依附于道家玄学的做法,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其译籍也大部分成为了中国佛教各派立宗的经典依据,其创造的词汇丰富了汉语的构成。2、敦煌是华夏文明向西输出的必经地、基地和桥头堡;敦煌石窟群是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最典型艺术代表,是对中西文化交流融合最具说服力的见证;敦煌绿洲经济模式也是丝路经济交流融合的成功历史经验。3、隋炀帝在焉支山下召见西域27国使臣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唯一一次中原王朝帝王西巡至河西走廊的重大政治、军事、外交、经贸和文化活动,有效促进了河西走廊的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维护了丝绸之路主干道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
  以上是甘肃对于中华文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主要贡献,它们构成了甘肃历史文化的基本内涵。甘肃充满阳刚雄沉蓬勃气度的文化属性对当代文化创造具有特殊意义。以和合思想为基因的价值取向对推动文化交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相信,在习近平总书记“二个结合”指引下,甘肃文化一定会大放异彩、重现荣光,为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注入强劲动能,为文化强国建设作出甘肃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