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金墓戏曲砖雕 见证粉墨春秋
2024年05月20日
字数:1,628
版次:03

白 英



山西博物院《戏曲故乡》展厅



  

晋剧角色《齐王拉马》

  在山西博物院“戏曲故乡”展厅中,陈列着数组宋金时期山西戏曲砖雕中极具代表性的文物,一板一眼刻划的散乐百戏,一点一线雕就的生旦净丑,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雕刻精美画面生动。古老的砖雕艺术里,凝聚了无数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希望。姿态各异的戏曲人物,朴实丰富的民间表情,传承着文明光华,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个热爱戏曲文化的时代环境中。
  中国戏曲艺术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祭祀歌舞,经千百年的发展融合,至宋元时期形成完整的舞台艺术。特别是宋金时期的杂剧,从内容到形式为元杂剧奠定了基础,元杂剧的繁荣标志着中国戏曲艺术进入成熟阶段。山西是中国戏曲的重要发源地,现存戏曲文物遗存居全国之首位,素有“中国戏曲艺术故乡”的美誉,古老的山西大地上,不仅地上保存了不同时期的古戏台和戏曲题壁、戏曲壁画、戏曲碑刻等文物,地下墓葬中也埋藏有丰富的有关戏曲的文化遗产,从晋南一带出土的大量带有戏曲表演场面的金代墓葬砖雕中,可以看出,用砖雕戏台和戏俑作为随葬品和墓葬装饰是当时一种较为普遍的风俗。这些墓葬戏台模型和戏俑,按照现实生活中的戏曲演出情景缩微雕造,从另一个视角向世人展示了那个时代民间文化的多彩与繁荣,以及戏曲艺术的深入民心。
  宋金时期,城乡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促进多种表演艺术的融合,为戏曲艺术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散乐百戏,是我国古代由民间音乐、技艺发展而成的多种艺术和娱乐表演品种的泛称,大体包括歌舞、器乐、角抵、武术、杂技、魔术以及杂剧等,范围因时而略异。当时市民文艺兴起,城市瓦肆中的百戏品种更为繁多,各种社火表演、竹马戏、舞狮砖雕,反映了当时形态纷呈的戏乐表演艺术正在城市和乡村蓬勃兴起,并已渗透至世俗生活的各个方面。
  宋金时期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重要阶段,戏曲艺术开始在山西南部的市肆和乡村蓬勃兴起,商业演出流行。能代表金代戏曲主流的是民间杂剧——金院本。金院本演出流行和繁盛的中心在山西南部地区,大量带有戏曲表演场面的金代墓葬砖雕,以及现在仍然遍布于晋南一带的地上戏台建筑,均反映出当时戏曲表演的盛况。金墓砖雕中的戏曲角色,已经在宋代四人或五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固定为五个角色。演员开始划分行当,出现末泥、副净、副末、装旦、装孤等角色,并有了相对稳定的服饰和妆扮,乐队人数和乐器种类也逐渐固定下来。稷山县马村1号金墓出土的副净俑头像,头巾诨裹,窄额翘鼻,面部经粉墨化妆,装扮颇为滑稽。装孤俑头像,戴乌角巾,疏眉隆鼻,下颏方正,墨绘须髯,双目微合,似若有所思。同是马村1号金墓南壁门楼内,存六个奏乐俑,伴奏者幞头上各插一朵牡丹花,即宋代杂剧散乐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簇花枝”装饰。马村4号墓出土杂剧与乐队同台演出的砖雕,可看到伴奏乐器以大鼓、腰鼓、筚篥、笛、拍板为组合。以上实物证明,戏曲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开始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层面产生广泛影响。
  戏曲在山西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熠熠生辉,墓葬是古人的长眠之所,墓葬砖雕则是将上述二者巧妙结合起来集中体现的具体实物印证。展厅中,陈列着一座典型的金代墓葬——出土于山西侯马晋光制药厂的金代晚期砖雕墓。墓室复制了一个鲜活的院落宅邸,整体为仿木结构,不仅结构设计精巧、装饰繁复,而且表现的场面也颇具生活气息,显然是金代“小康家庭”现实生活的映照。在这看似寂静实则热闹的地下世界,墓主人夫妇对坐于桌子两侧,男主人头戴幞帽,身着长袍,手捻佛珠;女主人头梳花髻,外罩长襦,手捧经卷,二人端坐高堂,目光专注。男女二侍童分立两侧,目光同样专注。原来,在对面直棂窗下设有镇宅狮子一对,在对狮中间的戏台之上,五个戏俑竞相登台,正上演着一出精彩的金杂剧。自左至右副末、副净、装旦、装孤、末泥几个角色各具特色,有的打着呼哨,面相滑稽;有的手拿香扇,身段柔美;有的长袍高幞,一身正派……砖雕上的戏曲人物性格突出、神态各异,将一场热闹的戏曲表演凝固千年,真是人生彼岸,阴阳暌隔,舞榭戏楼,生死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