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历史回音—— “向雷锋同志学习”
2024年03月11日
字数:1,898
版次:06

钱国宏



  

1963年毛泽东为雷锋书写的题词(现藏于中央档案馆)

  雷锋(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长沙,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201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对雷锋精神进行了概括,即“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20世纪60年代,雷锋所在部队的战友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最先在军营里开展了学习雷锋的活动。1963年2月初,首都几家大报先后刊登了雷锋的日记。雷锋日记语言朴实,字里行间展露的精神令人感动。当时,《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部的编辑大多也是青年,大家同样被雷锋精神感染,并认为即使其他报纸已经报道过雷锋,但《中国青年》仍有必要将雷锋更全面、更完整地介绍给读者,让雷锋精神在更大的范围内给人们以启迪。经过反复思考和讨论,编委会最后决定:编辑出版一本《“学习雷锋”专辑》。《中国青年》编委会从各编辑部抽调骨干力量,专门组成一个《“学习雷锋”专辑》编辑组,具体讨论编辑计划和组织落实。在讨论编辑计划时,有人提议是否可以向毛泽东去封信,请他百忙之中为雷锋题个词。如果毛泽东能为雷锋题词,那将会产生巨大的号召力。
  于是,《“学习雷锋”专辑》编辑组便怀着忐忑的心情给毛泽东写了一封请他题词的信。由时任思想教育研究组组长的黎勤、编辑丁有和共同起草、抄写在信纸上。此信是用中国老式的竖行信纸写的,约三四百字,信封上写着:“中南海,呈毛泽东。”这封信发出的时间约是1963年2月16日或17日。时任毛泽东秘书的林克在一篇文章里详细回忆了毛泽东从看到《中国青年》的信到题词的全过程。
  1963年2月中旬的某一天,《中国青年》杂志准备出版一期《“学习雷锋”专辑》,该杂志编辑部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请他为学雷锋题词。林克收到这封信时,毛泽东正在北京,住在中南海丰泽园里的菊香书院内。
  当天,值班警卫打电话告诉林克,毛泽东已经醒了。根据多年的习惯,毛泽东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要秘书把最新收到的文件、资料送给他。因此,在接到电话后,林克立即拿出已选好要送给主席批示和阅处的文件和资料,其中有《中国青年》杂志请毛泽东题词的信,来到毛泽东寝室。看见林克走进屋来,毛泽东把报纸随手放在左边床上堆得有两尺多高的书堆上。林克向毛泽东汇报了需要批阅的文件、重大的国际新闻,也提到了《中国青年》杂志请他题词的信。
  过了两三天,《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部的同志打电话到毛泽东办公室,询问主席是否已经答应写题词。林克如实转告,毛泽东已经看过《中国青年》杂志的信,但未作什么表示。对方说,《中国青年》杂志在3月1日出版,能否请主席在2月25日前写好,因为印刷还需要一周的时间。林克将他们的要求报告了毛泽东。
  2月22日,毛泽东睡醒以后,值班警卫员打电话告诉林克,毛泽东让他去一下。林克带着事先选好的文件、资料匆匆来到毛泽东的寝室。毛泽东正在看文件。看见林克到了身旁,便放下了手中的文件,示意他坐下,并从身旁左边床的书堆上拿起了一张信纸递给林克,只见纸上是用毛笔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7个潇洒苍劲的行草字。
  这时,毛泽东问道:“你看行吗?”林克回答说:“写得很好,而且非常概括。”毛泽东接着说道,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只是学他的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当然,学雷锋要实事求是,扎扎实实,讲究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现在看来,毛泽东的这番话不仅指出了学习雷锋的方法,而且指明了雷锋身上最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指出了学雷锋的方向。
  两人谈完之后,林克便回到办公室打电话给《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部,告诉他们毛泽东的题词已经写好了,请他们到中南海西门来取。毛泽东在题词之前,就阅读了报纸上有关雷锋的报道,曾对当时的军委秘书长罗瑞卿说:“雷锋值得学习。”
  《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部接到林克的电话后,立即派编辑直奔中南海,取回了毛泽东的题词。随即,毛泽东的题词被复制为插图,刊登在1963年3月2日出版的《中国青年》之《“学习雷锋”专辑》上。
  毛泽东应《中国青年》编辑部之邀为雷锋题词的消息很快传遍了首都新闻界。1963年3月5日由新华社向全国发通稿,《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首都各报同时发表毛泽东的亲笔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全国广泛开展了学习雷锋的活动,“雷锋精神”从此教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