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甘州名“甘”考
2024年02月23日
字数:4,730
版次:03

汪受宽




  汪受宽 一九四三年生,江苏东台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兰州大学教授,甘肃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中学史中心特聘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地方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著作有《谥法研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反思》《骊軒梦断——古罗马军团东归伪史辨识》《甘肃通史·秦汉卷》《西北史札》《陇史新探》《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史》《中国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孝经〉解读》等二十余种,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

  汉武帝开河西,以原匈奴浑邪王地置张掖郡。其在西魏时改名甘州,后代多所沿用,并有添加某通名为新名的,如西夏之甘州甘肃监军司、元之甘州路、明之甘州卫、清之甘州府、现张掖市之甘州区。而今甘肃省之“甘”字亦取自甘州之名,可见甘州一名在历史和现实中的位置。甘州一名的来历,史书中有多种说法,之前未有定论,故撰此文予以考究。
  甘州一名,始于西魏。唐《元和郡县图志》言:“后魏太武帝平凉,以为张掖军,废帝二年改军置甘州。”其中时间和甘州原名都有误,一是并非改张掖军置甘州,二是改甘州的时间有误。宋《太平寰宇记》订正了《元和郡县图志》的一个错误,言:“后魏太武平凉,以为张掖军,至太和十一年(487)改军为郡。大统十二年(546)分凉州,以居张掖郡之地为西凉州。废帝二年更名甘州,因东甘峻山之为名也。”唐贞观十年(636)撰成的《周书》记载,西魏废帝元钦三年改西凉州为甘州,云:废帝“三年(553)春正月……改置州郡及县:改东雍为华州,北雍为宜州……西凉为甘州……”这是在权臣宇文泰控制下以西魏废帝名义做出的一个重大决定,就是改郡为州,其中包括改西凉州为甘州。我们知道,《周书》撰成时间比《元和郡县图志》的撰成时间(813)早178年,比《太平寰宇记》的撰成时间(990)早355年。《周书》领修令狐德菜的祖父令狐整为宇文氏北周政权的骨干,参撰者岑文本、崔仁师等也与北周政权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对北周及其开创者宇文泰的历史有充分的了解,而且有西魏柳虬和隋代牛弘的北周史著述可供参考,其资料的可靠性应该是很强的。故而,西凉州(张掖)改名为甘州的时间应该定为西魏废帝元钦三年(554)。
  对甘州何以名“甘”,有三种说法。其一因州东甘峻山,其二因地多甘草,两种说法皆来自唐《元和郡县图志》载:“废帝二年改军置甘州,因州东甘峻山为名,或言地多甘草,故名。”
  先讨论地多甘草故名说。李时珍《本草纲目》甘草部[[集解]中《别录》曰:甘草生河西川谷积沙山及上郡,二月八月除日采根曝干,十日成。陶弘景曰:河西、上郡今不复通市,今出蜀汉中,悉从汶山诸夷中来。赤皮断理,看之坚实者,是抱(袍)罕草,最佳。抱(袍)罕,乃西羌地名。《别录》全名《名医别录》,一般认为系汉代医药学著作,虽然汉代认为质量最好的甘草产于河西及上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市东南),但并未明言所谓河西就实指张掖。南朝医学家、道士陶弘景注言,因南北分裂,当时南朝所用甘草多来自蜀汉诸地,而最好的甘草则是袍罕(今甘肃临夏)所产。《新唐书·地理志》中,灵州灵武郡、洮州临洮郡、岷州和政郡都贡有甘草,独河西诸郡没有以甘草为贡品的。宋代,河西时属西夏管辖,西夏在保安榷场与宋互市,交易物品有甘草,但未明系何地所产。可见,虽然河西各地产有甘草,张掖所产不一定是最优质的。张掖因“地多甘草”而以名州的说法难以服人,后来此说未见有著述采用。
  以甘峻山为州名说,被唐以后的历代重要史书如唐《通典》、五代《旧唐书》、宋《太平寰宇记》《舆地广记》、元《文献通考》《资治通鉴(胡注)》等所采纳,甘州因城东甘峻山为名的说法因之在学界广泛流传。
  第三种说法来自明万历《甘镇志》,认为系因城西南甘浚山下的甘泉以名郡,言:“甘泉,城西南八十里甘浚山下,味甘洌,因以名郡。又城南门内东三十余步,亦有甘泉,北流出城,引以转础。”明确交代了张掖城及其附近有两眼甘泉,一在甘浚山前,一在城南门内,即今甘州区甘泉公园。甘州之名来自城西南八十里甘浚山前之甘泉,而非城南门内之甘泉。《甘镇志》的说法,得到地方学者、甘肃省级地方志及学术大家顾炎武的认同。清乾隆《甘州府志》、民国《张掖县志》皆言:“甘泉,城西南甘浚山下,有泉甘洌,元魏以名州。”乾隆《甘肃通志》称:“西魏置西凉州,更名甘州,取州西甘浚山泉味甘洌为名。”顾炎武《肇域志》称:“甘州卫,后魏置西凉州。西魏更名甘州,取州东甘浚山泉味甘洌为名。”
  细究以上诸书,出现了甘浚(峻)山在张掖城东还是城西北、城西的问题。这里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即张掖郡或甘州治所,前后有所迁改,汉至隋末之得、永平、张掖县治,皆在今张掖市甘州区西北四十里的明永乡黑水国遗址,唐武德二年(619)张掖县治迁移于今甘州区。但相对于我们讨论的三座甘浚(峻)山,其方位都没有太大变化,只是距离不同而已。
  原来,张掖附近有三座山都曾名甘浚山或甘峻山。清官修《嘉庆一统志》“甘州府·山川”言:“甘峻山,在张掖县东北。《隋书·地理志》:张掖县有甘峻山。《旧唐书·地理志》:甘州取州东甘峻山为名。《元和郡县图志》:在县东北四十五里,出青鹘鹰,称为奇绝,常充贡献。《太平寰宇记》:甘峻山,一名绀峻山。《注水经》云,弱水历绀峻山南,与张掖河合,是也。按《行都司志》:有人祖山,在甘州卫东北四十里,俗名快活山,其山不毛,盖即古甘峻山。”又有“龙首山,在山丹县西北二十五里边外,明万历中夷人青把都自昌宁湖移驻于此,巡抚田乐击走之。一名龙头山,俗呼为甘峻山,山腰有三洞,各深五尺,山阴有泉,旱可祷雨”。
  乾隆《甘肃通志》卷六“山川二·甘州府”中辩证了甘浚山与甘峻山之别,言:“甘浚山,在县西南八十里。山下有泉,味甘洌,故名。”“人祖山,在县东北四十里。俗名快活山,其山不毛。《一统志》东北四十五里有甘峻山,即人祖山,与甘浚山别。”
  显然,甘州得名之甘浚山在城西南八十里,而其他两座作为张掖北山部分的又名甘峻的山,一为城西北的龙首山、龙头山,甘峻山只是其俗名,即民间误传;一为城东北的人祖山,俗名快活山,只是被学者误判为古甘峻山。诸地方史撰述者因对上述几个以甘浚山或甘峻山为名之山的准确认识,故而坚称甘州地名来自城西南八十里属于祁连山支脉的甘浚山前之甘泉。
  在历史文献中,城西南之甘浚山有三种写法。其一为绀峻山,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其文今佚。《太平寰宇记》有“甘峻山,一名绀峻山。《水经注》云‘弱水历绀峻山南,与张掖河合,即鲜水也’”。其二为甘峻山,最早见《隋书·地理志》,言:“张掖(县)……有甘峻山。”此后,《通典·州郡四》《旧唐书·懿宗本纪上》《旧唐书·地理志三》《太平寰宇记》《舆地广记》《资治通鉴(胡注)》《文献通考》《明实录》《读史方舆纪要》《清史稿》等皆如此记述。其三为甘浚山,《万历甘镇志》言:“甘浚山,城西南八十里,山下有泉,味甘洌,故名。”是说山因泉名,甘浚山之名来自山下之味甘洌的甘泉,因而山名用“甘浚”就是顺理成章的了。明以来张掖地方志书皆如此记述该山名。
  查考现存历代史部著述,山名用“甘浚”者,首见《西夏书事》,文为:“崇宁二年、辽乾统三年、西夏贞观三年(1103)春二月,逢(汪按:应为‘建’字)卧佛寺于甘州。乾顺自母梁氏卒,辄供佛,为母祈福。甘州僧法净于故张掖县西南甘浚山下,夜望有光,掘之,得古佛三,皆卧像也。献于乾顺,乾顺令建寺供之,赐额‘卧佛’。”这是讲僧人在城西南甘浚山下发现三尊古佛,因此西夏崇宗乾顺下诏在张掖城内建卧佛寺,以供养之,且赐额“卧佛”。文中称故张掖县,是因宋甘州府张掖县西夏时改称宣化府镇夷郡。
  《西夏书事》作者是清人吴广成,鉴于西夏没有“正史”,史料散佚严重,他博引古代诸正史、文集和杂史中与西夏有关的资料排比编次而成该书,其史料价值受到学界的一致肯定,故而其中所述“甘浚山”应为当初西夏史书的原用字,从而证明了明地方志称山名“甘浚”是有历史根据的。
  古代张掖城附近有三座龙王庙,皆在城西。《甘州府志》:“一在城西南八十里,张掖河水经流处,旧名河渎神庙,前有水涡,入小出大,莫测浅深,旱祷辄应。”这座庙明代称为上龙王庙,清代称此庙为黑河龙王庙,据云该庙西夏始建,本名河渎神庙,求雨必应,庙前入小出大莫测深浅的水涡,就是甘州因以得名的甘浚山前之甘泉,为“甘民衣食源”。从而与上引西夏在城西南甘浚山发现三古佛的史实相呼应,也因为山与泉相关,而成为其山名甘浚山的有力证据。乾隆《甘肃通志》卷三上、卷四、卷六、卷十、卷二十二共用九个“甘浚山”。
  明何景明撰《雍大记》称张掖形势言:“左人祖、右甘浚,如飞鸟之张翼;南祁连、北合黎,若雄虎之对蹲。”说明甘浚山位于张掖城西。几种地志皆明载甘浚山在张掖县西南八十里,《甘肃全省新通志》卷三《舆地考·图考》之“甘州府张掖县图”,,在张掖县西南有甘浚山。明朝甘州左卫下设甘峻堡,“在张掖县西南八十里,黑河西,明置,城周三百五十步”。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梁份到张掖,为靖逆侯张勇部中军黄燕赞之客,遂遍游河西及河州、西宁、庄浪、靖远、宁夏、延绥诸地,且参阅相关史书及档案,著成《秦边纪略》一书。该书卷三“甘州卫”言:“甘峻堡,甘州西南六十里。”甘峻堡与甘浚山位置相同相近,显系因山而名堡,故史书中又写作甘浚堡,今甘州区西境甘浚镇,即明清甘浚堡旧地。《清穆宗实录》卷二百〇一“同治六年四月辛丑”载:“予甘肃甘浚堡等处阵亡总兵杨甫宜等二十七员祭葬世职加等。”明《边政考》“甘州山丹图”,,在甘州镇城西沙井儿站西南有甘峻堡,堡西南侧祁连山麓丘陵间有甘峻山口。
  从方位来看,甘峻山口就是距张掖市甘州区四十公里今属临泽县倪家营镇南台子的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主景区。张掖丹霞地貌方圆五百余平方公里,位于祁连山北麓丘陵地带,无数的山峦多由红色砾石、红砂岩、红泥岩组成。《水经注》(佚文)最早称该山为绀峻山,云:“弱水历绀峻山南,与张掖河合,即鲜水也。”所谓绀,是略呈红色的深青色。而张掖丹霞地貌数以千计的山峦呈现出的正是“绀”字所形容的颜色。
  《清史稿》称,甘浚山蒙古语名阿喇克鄂拉。在蒙古语词典中,“鄂拉”为山,“阿喇克”有花式的、杂色的、斑驳的意思,这显然是对丹霞地貌最好的白描,蒙古族同胞是因其色彩而命名。乾隆《甘州府志》中有甘泉书院山长庄学和《辑甘州志咏四十韵》,在“泉味名甘绀峻异”句下的自注言:“甘州以泉名,将《水经注》绀峻山讹作甘浚。”指出《水经注》名该山为“绀峻”,而同时又有写作“甘浚”的。我们认为,很可能在西魏为甘州命名以前,甘浚山就有绀峻山的写法,故而被《水经注》写入书中,后来又为《太平寰宇记》和乾隆《甘州府志》所采用。绀峻山之名,帮助我们据山色证实了该山的位置。
  以上杂引诸书的考证,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甘州之名,系西魏废帝三年(554)改西凉州而来。第二,史书中关于甘州之名来历的三种说法,因州东甘峻山说和因地多甘草说都难以成立,只有来自城西八十里甘浚山前甘泉的说法是有道理的。第三,甘浚山在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时写作绀峻山,是以山色命名,但在同时代的官书中就写成甘浚山了,西夏时也称该山为甘浚山。第四,从文献描述的城西八十里的方位及明清甘浚堡(今甘州区甘浚镇)的位置,以及《水经注》该山名之“绀”字和其蒙古语名称“阿喇克鄂拉”的含义,确认因山下甘泉而命名甘州的古甘浚山就是今张掖丹霞地貌主景区。第五,甘浚山,在史书中又写作甘峻山。峻,形容山势高而陡也。浚,使水流通畅也。张掖丹霞地貌景区位于祁连山北麓丘陵地带,山形系连绵不绝的小山丘,而非陡峭的高山,以“峻”字名该山是明显不妥的。甘浚山前上龙王庙之深不可测的水涡,就是甘州得名之甘泉,该泉甘洌,且出水量很大,祷雨辄应,而被称为“甘民衣食源”,山因泉得名,故而该山名甘浚山是正确的。 (原文刊登于《人文甘肃》第十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