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追忆弦歌不缀的烽火激情年代
—— 西南联大旧址
2024年01月15日
字数:1,450
版次:03

白英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史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檄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春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西南联大校歌冯友兰词《满江红》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一所仅存在了8年多的大学。在民族危难战火纷飞的年代,西南联大以它独特的方式,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杰出的学子。这所曾经的中国顶级学府,虽然已经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但它的魅力却让人无法忘怀。
  步入云南师大校园,绿草茵茵,树木参天,沿着联大路在一处教学楼右拐,便是西南联大的旧址。旧址大门,两根粗大的石柱支撑着中间一块横匾上写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8个大字。穿过大门进入其内,草坪中是西南联大3位校长的半身石雕像,分别是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
  1937年11月1日,北大、清华和南开3所高校南移长沙组成了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南京沦陷,长沙告急。为了让学校继续办下去,全校师生继续西迁,迁往远离前线且能保持对外畅通的昆明,于1938年4月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3位校长组成了西南联大校常委会,共管西南联大。3位校长以“刚毅坚卓”的校训,谱写了一曲曲高扬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的时代赞歌。
  在“一二一”运动纪念广场,广场中间用青铜铸成的雕塑人物组成了“12·1”的字样,表现了学子们争取自由、反抗黑暗、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1945年12月1日,国民党反动派为镇压联大师生反对内战,追求和平民主的要求,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一惨案,1名教师和3名学生英勇牺牲。而后继以潘琰同学为代表的莘莘学子,依然敢于斗争,敢于献身,矢志追求光明。
  循着旧址遗迹,可见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原教室和国立昆明师范学院纪念柱等历史遗存。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这块由冯友兰撰文、闻一多篆额、罗庸书丹的纪念碑被誉为当代“三绝碑”。碑座呈圆拱形,高约5米,宽约2.7米,中嵌石碑。碑文约1000余字,记述了联大创办的始末及其特点。从1938年西迁入滇,历经八年烽火,西南联大胜利完成了历史使命。为缅怀昆明八年支持之辛苦,纪念三校“为一体,如胶结;同艰难,共欢悦”的珍贵历史。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联大各校即将北返之际,校方决定“以此石,象坚节,纪嘉庆,千来哲”。同时为答谢云南人民的深情厚谊,西南联大将师范学院整建制留昆,独立设置办学,即今天的云南师范大学。
  当年西南联大的校舍,虽然由著名建筑师梁思成、林徽因设计建造而成,但由于条件限制,木门木窗十分简陋,除了图书馆的屋顶是青瓦,部分教室和校长办公室是铁皮屋顶之外,其它建筑一律是茅草房。被保存下来的老教室,旧时原有的土坯墙面、纸面窗户和铁皮屋顶,因为历经风吹雨淋已做了修缮。其内部的黑板、椅子都是曾经西南联大学生真正用过的。颇有年代感的木椅右侧有扶手,扶手是一块形似云南名特产火腿的窄木板,联大学生把这种椅子叫“火腿凳”。
  西南联大在短暂的8年时间里,先后有8000多人就读,毕业约4000人,培养出杨振宁和李正道2位诺贝尔奖得主,邓稼先、赵九章等8位“两弹一星”功勋,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等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宋平、彭佩云、王汉斌等多位国家领导人,以及100多名人文大师、174名两院院士以及无数各行各业的栋梁人才。
  来瞻仰、缅怀旧址,纪念联大师生,是对抗战烽火中不屈的中国知识分子致敬,是对在笳吹弦诵中谱写苦难辉煌的学人致敬,更是对艰难困苦中刚毅坚卓的伟大精神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