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中华文化的基本问题
2024年01月12日
字数:3,688
版次:03

王世明


  王世明 1955年生,北京怀柔人,中共党员,北京大学法学硕士、清华大学哲学博士。曾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宣部副部长。
 

中华文化的主要框架

  中华文化的基本立场概括为“唯物”,中华文化的主要框架也概括为两个字——“阴阳”。我们洋洋浩浩的中华文化,可以浓缩为“阴阳”这两个字去理解和把握。
  第一个关键词:经典依据
  《易经·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国人认为掌管天地人的总能量就是“道”。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说,“道”管着天地人的总能量,什么阻力都挡不住道的运行,周而复始。天地人都是沿着周而复始的轨迹来运行,道管天、天管地、地管人,任何一个低级能量都必须服从它的高级能量运行规则的制约。我们提出来的生态文明,它的最重要的依据就是人。人类社会在大自然面前是弱小的,必须服从大自然的运行法则。“道”由一阴一阳两种力量构成。一阴一阳是对等的,是我们的祖先从世界存在的方式当中提炼出来的两个最重要的文化概念。它是一种客观的提炼,是一种唯物的概括。
  第二个关键词:不可抗拒
  “阴阳”的力量十分巨大,任何人、事都抗拒不了。《易经·系辞》有这么几句话:“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这个世界什么样?寒暑相替,日月相推,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本质上能量的运转就是一阴一阳。《易经·系辞》讲:“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天地之间什么样?庞大的宇宙空间什么样?它用了8个字概括。“阴阳”的对立统一,其实就是世界上所有物质的普遍联系,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中国表达,既对立统一,又普遍联系、全面发展。我们继承传统文化肯定离不开《易经》这条根,但是大家都对《易经》望而生畏。
  杜甫《登高》中有一句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落木”为什么就“萧萧下”了?因为大自然的运行,“阳气”已去,“阴气”袭来,植物为了保全自己,把所有的“阳性能量”都收到树根下,来年再活。“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所有的动植物都有它们自己的生存智慧,“法天地而顺阴阳”。中国人想要百年之寿,那要怎样维持生命力?第一个字是“忙”。“忙”是凝聚阳性生命能量的一个办法,是一种生命智慧,“革命人永远年轻,奋斗人永远长寿”。第二个字是“睡”。人的生命能量是动态的,人要有“动”的能力,需要“阴至极则阳生,阳至极则阴生”这样转化。动能产生于“静”,睡不好会使人的身体全面受损。除了睡觉,人还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市场经济带来了一个很大的副作用——闹心,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而充分调动就意味着对生命能量的伤害。第三个字是“乐”。“乐”是阳性的,“忧”是阴性的。人不能有太多忧伤,而要建立乐天的精神状态。怎么才能“乐”?人这辈子不知道会遇上多少困难和麻烦,必须把所有的困难和麻烦都看成是小事。这样,心就大了,心大了,你才能“乐”。第四个字是“吃”。中国人主张吃热的,西方人习惯于吃凉的,而凉的东西可能就是“阴性”的。中国人习惯在桌上放一个热水壶,这就是中国文化。《舌尖上的中国》讲到中国人对火的充分运用,食物的充分熟化带来了心灵的平和。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所以中华文化是和平的文化。总而言之,通过“忙”“睡”“乐”“吃”把阳性能量聚集起来,使生命力旺盛。我们在生活过程中都要把握这个阴阳平衡的状态。
  第三个关键词: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与文化安全和民族心理有关。唯有心理强大才能有强大的力量,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的文化的优势是什么?我给大家讲两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就是“阴阳”,这两个字构成了中国人自己的能量守恒学说。中国人把一阴一阳的能量守恒看作一个可调节系统。西方人在19世纪中叶发现了自然科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中国人几千年前就提出了能量守恒。《道德经》第七十七章中有这样的表述:“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所以有钱的人不要奢侈,有权的人不要作威。一阴一阳是靠大自然本身来调节的,使“阴阳”永远处于平衡之中。《阴符经》中说:“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天地是万物存在的基础,万物是人存在的基础,人又是万物存在的前提条件,它们相互连接。
  第二个要点就是信息时代的文化自信。信息时代大家每天都上网,移动通信技术很快就要进入5G时代。二进制是计算机技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数制,由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发现。据说当莱布尼兹正在犹豫这个发现是否正确的时候,他的朋友Bou-vet(中文名字白晋,清初法国传教士、法国科学院院士,曾为康熙皇帝的宫廷教师)给他写来一封信,信里附了先天八卦图。莱布尼兹看到先天八卦图后欣喜若狂,他说中国人不但发现了二进制,而且用二进制精密演绎了天体的运行。莱布尼兹拿着他的研究成果,在法国一家学术单位做了注册,二进制就成了他的发明。其实二进制是《易经》的原理,六十四卦逢二进一,就这么演绎来的。在今天的信息时代,在人文精神和道德层面上,我们中国人可以信心满满,在现代科学技术这个最广博的领域,中国人同样可以充满自信。
  第四个关键词:传承商榷
  中华文化到底是什么?我们在传承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离开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文化本位,我们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了阴柔为主的倾向,我们更多地把中华文化理解为“仁义礼智信”。我们需要仁爱的思想,需要见义勇为。我们需要以礼为先,需要有智慧,需要人帮人。在今天的中国,我们还要把“仁义礼智信”继续做好。但如果我们光讲“仁义礼智信”,那就肯定错了。因为当我们关着门过日子的时候,用“仁义礼智信”调解自己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可以;一旦把国门打开,面向世界,在世界民族这个大舞台上过日子的时候就不行了。因为世界舞台上是“丛林法则”起作用,胳膊粗、力气大是真理。如果我们天天用“仁义礼智信”来跟人打交道,那肯定要吃亏。八国联军是扛着枪来的。甲午海战中,中国奋勇抗敌,但我们的武备思想不到位,甲午海战以中国失败而告终。日本人拿着我们的赔款,回去办工业、学校,国家发展起来以后,有知识的日本人又扛着枪炮来到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万,这么多人血流成河,这是血的教训。今天我们搞改革开放,我们要强起来,最重要的是心理要强起来,文化上要强起来。所以我们在做文化的时候,需要大声呼吁回归中华文化本位,建立一阴一阳的文化概念、刚柔并济的中华品格。
  我在“仁义礼智信”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一个文化概念——刚强勇毅新。“刚”就是中国人不动如山的战斗意志,一个民族最不能缺少的就是这种阳刚的战斗意志。“强”就是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中国人绝不能活得萎靡颓丧。“勇”是胆识气魄,万丈雄心,谁都不能阻拦。孔子在《论语·子罕》有这样的论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君子品格有三条:仁、智、勇。一个人只有好心肠和聪明的头脑是不够的,必须有胆量、有气魄。“毅”,《说文解字》讲:“毅,有决也。”注曰:“果决也。”就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意思。中国人要把这种品格建立起来,在奋斗的路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说:“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他说老百姓做事经常有头无尾,做到快成功的时候就不做了。老子开的药方是:“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做事必须有始有终。“新”,创新成为今天的时代强音,改革开放给我们提出了这个问题。什么是创新?《易经·系辞》说:“变通者,趋时者也。”就是与时俱进的意思。创新有什么要求?《大学》里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毛主席说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用什么样的精神来实现创新?《大学》里讲:“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就是把所有的心力、体力都拿出来。“刚强
  勇毅新”和“仁义礼智信”相配合,用这十个字搭建中国人的思维框架,形成我们中华民族刚柔并济的精神品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生存。
  第五个关键词:共产党好
  最后,我们从一阴一阳的文化来理解、思索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正确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兼具了刚、柔这两种品格和中华道统。中国共产党的柔肠表现在一心要解救劳苦大众,要使劳动人民翻身解放。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十九大报告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情怀——厚德载物、大仁大义。中国共产党人怎么实现这个仁义?拿什么东西去荷载厚德?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阳刚。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不怕流血牺牲,抛头颅、洒热血,艰苦奋斗。从建党到今天、到未来,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在用自己的阳刚品格和情怀实现着阶级本质。这些都是中华道统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其实就是中华道统在新时期的一座丰碑,红色文化就是中华文化在新时期的一个崭新阶段。 (下)
  (原文刊登于《人文甘肃》第二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