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大夏河流域的齐家文化和夏代文明
2023年11月03日
字数:7,679
版次:Z0303_Print

漆子扬


  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大夏人生活在大夏河(今广通河)流域的甘肃广河、和政一带。作为当时全国文化政治中心的大夏地区将彩陶艺术推向顶峰,创造了开辟人类新纪元的马家窑文化。大夏人的子孙大禹深受故乡彩陶文明、齐家文化的熏陶,治理洪水,统治诸夏,开创夏代文明的先河。为了纪念大禹的历史功业,今临夏地区的积石山、和政、广和等县在过去修建了大量禹王庙,有的村庄也以禹王命名。大夏河地区的玉石之路文明、彩陶文明和夏文明相互印证,说明大夏河地区曾经一度是齐家文化的摇篮和夏文明的中心区域。
  一、大禹故里考述
  第一次听到大禹的故里在临夏大夏河(今广通河)流域的和政、广河一带,着实惊诧不已。在2014年甘肃省政府文史馆关于建设甘肃文化大省的座谈会上,西北师范大学敦煌研究所所长李并成教授根据自己掌握的文献材料,就甘肃始祖文化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宏论,李老师认为大禹故里在临夏。
  2016年8月5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专业吴庆龙教授研究团队的文章《公元前1920年的洪水爆发为中国传说中的大洪水和夏朝的存在提供依据》,因为作者非文史专业,对相关史料和考古材料缺乏应有的认知,得出的结论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国内考古学界、文化界、新闻界的强烈反响和普通读者对大禹的热切关注。人们在赞扬大禹为治水事业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同时,纷纷追问大禹的故里、生活年代、浩浩洪水和女娲补天的关系。我应邀为《华夏文明导报》撰写了《大禹治水与中华文明》,并于2016年8月12日刊发。
  大禹的先祖是黄帝,关于他的族系司马迁早已梳理清晰。按《史记·夏本纪》所述:禹,父亲鯀,鯀之父顓頊,顓頊之父昌意,昌意之父黄帝。禹是黄帝的玄孙。学术界一般认为黄帝是陕西西部人。《国语》卷十《晋语四》:“昔少典取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少典,即少典国,非人名,指生活在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的少典部族。有蟜氏,生活在今河南新郑、嵩县一带的部族。《史记·五帝本纪》也说黄帝是少典之子,黄帝出生成长在陕西西部姬水流域的少典国。西晋著名史学家皇甫谧《帝王世纪》第一《自开辟到三皇》以为黄帝生于今山东寿丘,长在陕西的姬水。《夏本纪》张守节正义引《帝王世纪》云:禹,名文命,字密,一作高密,夏后氏,姓姒。因受封为夏伯(今河南阳翟县),故称夏禹、伯禹。母亲修己,有辛氏。禹母“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又吞神珠薏苡,胸坼而生禹。”文献记述古代伟大人物的诞生,都富有神秘的传奇色彩,大禹也不例外:母亲吞了神珠薏苡,怀孕十四个月,因无法正常分娩,胸脯裂开,大禹才得以出生。
  从文字学角度分析。《玉篇·虫部》云:“禹,虫也。”顾颉刚先生也认为大禹是一条虫,也就是蛇图腾部族,属于水系部落,让他父亲和他治水说明舜帝知人善用。三皇之伏羲也是風姓。風,从虫。大禹和伏羲同属于蛇系氏族,或者说属于龙系氏族、水系氏族。大禹父亲名鲧,《说文》云鲧为鱼也。也属于龙系氏族、水系氏族。伏羲是生活在古成记地区龙系氏族的领袖,先民运用拟喻性的思维将他塑造为执掌洪水、风云雷雨的龙神、雷神,这一神话形象总离不开水的范围。以此,我们可以推想大禹应该是伏羲部族中西迁大夏河后的后裔。
  关于夏代的原始文献资料没有流传下来,几乎都是传说史。大禹的出生地也缺乏文献资料的记载,汉代以后的学者根据自己掌握的有限材料予以表述,结论千差万别。有的认为大禹生于石纽,有的认为生于西夷,有的认为在西羌,有的认为在四川汶川,有的认为在大夏。远古时代,受道路交通的限制,人们很少长途迁徙,一般而言,出生地就是他的故乡。
  西夷说。晋皇甫谧《帝王世纪》第三《夏》云:大禹“长在西羌,西夷人也。”《五帝本纪》唐司马贞索隐也说大禹“本西夷人”。明陈士元撰《孟子杂记》卷二《逸文》说“孟子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此文未见于汉赵岐注的《孟子》流传本。石纽究竟是何地,下文还要论述,此处不赘。西夷,泛指古代西部地区的部族。如《孟子》卷八《离娄下》:“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我们知道周文王是陕西岐山一带人,孟子为什么说他是西夷人?东汉赵歧注云:“岐山下,周之旧邑,近畎夷,畎夷在西,故曰西夷之人也。”说明在先秦,西夷不仅指古代巴蜀西部的部族,也指今秦陇地区的部族。在尧舜时代,以洮河、渭河为核心的黄河上游是文明的中心区域,大禹的先辈应该是生活在这片地区的西夷,不大可能是西南地区的西夷,大禹应该就是今甘肃地区人。
  西羌、西戎说。一说大禹生长于西羌,一说大禹兴于西羌,一说大禹出于西戎。长,即成长之意。兴者,兴起壮大之意。出,指出生。长于西羌者。《史记·六国年表》刘宋裴骃集解引皇甫谧曰:“传曰禹生自西羌,是也。”晋皇甫谧《帝王世纪》第三《夏》云:大禹“长在西羌,西夷人也。”《帝王世纪》与集解引文用词不同,一云生于西羌,一云长在西羌。两者结合起来理解,说明大禹生长于西羌,毫无疑问是西羌人。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八十二《皇王部七·夏禹》引《帝王世纪》云禹“长于西羌,夷人”。《太平御览》引文和宋翔凤、钱保塘辑本《帝王世纪》相较,脱一“西”字。但都认为大禹是生在西羌、长在西羌的西夷人。
  兴于西羌者。《史记·六国年表》:“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司马迁以为大禹从西羌兴起,通过治理洪水,获得舜的禅让,最后建立夏朝。出于西羌、西戎者。汉陆贾《新语·术事》记述:“文王生于东夷,大禹出于西羌。”王利器先生认为“文王”为“大舜”之误,舜,东夷人。文王,西夷人。文王不可能列于大禹之前,故《术事》误。汉桓宽《盐铁论》卷五《国疾第二十八》也说“禹出西羌”,明张之象注“戴叔鸾传云:大禹生西羌”。又《晋书》卷一百一《刘元海载记》:“大禹出于西戎,文王生于东夷。”西羌、西戎,泛指今甘肃、青海地区。大禹出生在西羌(西戎),由此兴发,取得帝业。
  生于汶川说。《史记·六国年表》刘宋裴骃集解引皇甫谧曰:“孟子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唐张守节正义则云:“禹生茂州汶川县,本冉駹国,皆西羌。”明陈士元撰《孟子杂记》卷二《逸文》同。关于大禹故里石纽,有人认为就是今天四川汶川。汉扬雄《扬子云集》卷六《蜀王本纪》就直接说禹是汶山郡广柔县(今四川汶川)石纽村人。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五十五《茂州·祠庙》:大禹庙“在州东门。《元和志》禹本汶山广柔人,生于石纽村。其石绿色,古石纽在茂州,故有庙。今石纽隶石泉军。”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十二《剑南道中·汶川县》作“石纽邑”,非“石纽村”。
  大禹故里大夏金纽说。北魏郦道元认为大禹出生在大夏县。大夏县,西汉置,属陇西郡,治所在今广河县古城村。西晋初废。十六国前凉张骏在金剑山下置金剑县,后为大夏郡治。《水经注》卷二《河水二》引晋王隐《晋书地道记》:“在大夏县,有禹庙,禹所出也。”清杨守敬云:“金纽与石纽名偶合”,“禹生石纽,人所共知。”乾隆《甘肃通志》卷五《山川·河州》:“金剑山在州东南,《隋志》大夏县有金钮山。《元和志》:金剑山,在大夏县西二十里。盖即金钮山也。见《隋书》卷二十九《地理志·金城郡》、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十九《陇右道上·大夏县》。”梁元帝萧绎《金楼子》卷一《兴王篇》说:“禹母修己,胸裂而生禹于石坳,夜有神光,长于陇西大夏县。”石坳,应是石纽之误。梁元帝也认为大禹生在石纽,长在陇西郡大夏县境内。禹因此立国为夏,其后有夏后氏。石纽即金纽、金剑、金柳。
  金剑城,又名金纽城、金柳城,在大夏城西二十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因其位于金剑山(红崖洼)南麓而得名,古城遗址民国时尚存残垣。清进士邓隆《漓水大夏水考》云:金剑城在“湫池沟口,曹家山根”。也就是今和政县三合镇石虎家村。城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据和政县民俗博物馆卜永强馆长考察,民国时期,古城残垣及城门外大青石凿成的门墩尚存,1972年平田整地时城墙遗迹被毁,出土了大量斧、刀、剑、锥、马针等物。可以基本肯定,大禹生在大夏县境内,也就是以今临夏州和政县金剑盆地为中心的大夏河(今广通河)流域,而且在大夏河地区长大成人。
  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教授在1940年《国学季刊》第一卷第一期发表《中国古代大夏位置考》一文,根据《史记·封禅书》齐桓公西伐大夏涉流沙的事迹和《汉书·地理志》陇西郡有大夏县的记述,黄先生认为先秦时代的大夏人分布在凉州、兰州、河州(今临夏)一带,以河州地区为活动中心。汉代的大夏县及大夏水,都因古代大夏国而得名。宋司马光《法言集注》卷十《孝至篇》“黄支之南,大夏之西,东鞮、北女,来贡其珍”。宋代吴祕注曰:扬雄“言汉德之盛,四夷来贡。大夏西戎,去中华一万二千里。”扬雄所云大夏也就是今甘肃、青海地区,并非西域的大宛西南的大夏。
  2016年五一节,我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考古队原队长王仁湘先生和人类学家叶舒宪教授、易华教授等,去甘肃临洮、广和、积石山考察。广河地方学者认为,大禹建立的第一个夏朝国都就在今广河县城西面约二、三公里的阿力麻土乡古城村。原临夏回中校长马俊华先生认为,大禹的老家就在古城村北面的棺木山,这里曾经是唐蕃古道所经之地。马俊华先生是广河人,早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专科,退休后致力地方文史研究,收集了大量资料。他带我们走访了传说的旧城遗址,遗迹清晰可见。因为缺乏考古佐证和文献佐证,尽管广河文化局极尽招待之热情,但王先生、叶先生对禹都古城村的传说都没有明确表态。大禹建都的时间应该在治水成功即天子位之后。西汉设立大夏县,县城位于大夏河(今广通河)北岸的二级台地的今古城村。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汉·凉州刺史部》所标注的大夏县就在此处,一直到西晋始废。据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陕西九》:晋惠帝时,前凉张轨复置大夏县,张骏时在金剑县设大夏郡。
  2023年7月8日,和政县政协主席宋永强、县委宣传部长常雪菊、临夏州文化馆馆长马光云、和政县政协副主席马文普、和政县文化馆馆长蒋胜利、民俗博物馆馆长卜永强等带领参加和政县大禹故里文化研讨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易华教授、西北民族大学张天佑教授、牛乐教授、兰州城市学院马智全教授、西北师大张连银教授、省图书馆研究员岳庆艳、兰州文理学院王金娥教授和甘肃省政府文史馆馆员研究员西北师大教授李并成、原甘肃省文物局局长杨惠福、原兰州市方志办副主任邓明、原《都市天地报》总编张振兴等专家学者60余人实地考察了古金剑盆地的今和政县三合镇石虎家村王家堡子、高庙遗址,山坡上陶片随处可见,灰层等遗迹比较多。大家对古金剑盆地为中心的广通河流域作为大禹故里的认知得到进一步的实证。王家堡子发现新石器时代史前村落遗址有3-5处,说明先民很早在此繁衍生息,为大禹诞生提供了人文条件。
  我们再来谈谈大禹治水。大禹走上历史舞台和一场万年一遇的洪水有关。这一场洪水究竟发生在什么时代,最近有了结论。据吴庆龙先生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的文章,他们通过对青海喇家遗址碳十四测定,洪水发生时间在大约公元前1920年,距今约四千年。青海东部的一场大地震,引起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最终因湖水漫溢而决堤,形成大洪水。青海民和官厅镇的喇家遗址就是这一场大地震、大洪水的历史记忆。
  2010年秋季,我带领西北师大四年级的教育实习团队,到临夏积石山中学教学实践。积石山石塬镇三二家村老板张顺福称赞喇家遗址值得一看。尕张的家和喇家村隔黄河相望。他带我们近距离观看了尚未开放的齐家文化两处遗存,场景令人震惊,灾难在刹那间就毁灭整个家庭。回到兰州后,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对喇家遗址有了大致的认识,并没有想到他和伏羲、女娲、大禹、夏朝有什么关系。
  时隔六年后的2016年8月6日,我们又一次来到大禹治水的源头积石山大河家,张顺福说喇家遗址有新发现。于是在夕阳普照黄河两岸的傍晚,我们又一次亲临喇家村。在原遗址附近,打工的农民冒着酷热正在进行新遗址的发掘。原遗址的大门重新打开,4000年前的那场地震和泥石流带给喇家人的灾难现场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场面极度惨烈。吴先生的文章无疑给口头文献和传世文献关于伏羲女娲神话的真实性提供了一定的客观依据,说明女娲补天、大禹治水源于同一场灾难,或者在夏之前的伏羲女娲时代还发生过另一场万年不遇的大洪水。从时间年代看,后者可能性比较大。这场洪水给先民的心灵留下了永久的伤痛,以至于几千年后,中原地区的学者依然对此耿耿于怀。人们为了控制类似灾难的再次发生,充分发挥想象,创造了兼具人神功能的雷神、龙神即伏羲。
  大禹是大夏族人,今和政、广河、临夏、积石山等地在过去有许多禹王庙,还有称为禹王庄的地方。大夏人生活在大夏河流域。当时的甘肃天水、定西、临夏地区是全国的文化中心,有彩陶文明为证。甘肃的人口数量当时也占据全国优势地位。据方荣、张瑞兰编著的《甘肃人口史》引皇甫谧《帝王世纪》统计,大禹时代全国人口135万,甘肃人口30万,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
  二、大夏王都今何在
  关于禹都,《诗经》《尚书》《左传》《史记》都没有记载。古代文献记载相互不同,莫衷一是,代表性的结论主要有四川汶川、山西夏县、山西临汾、河南禹县等。
  尧都平阳,在今山西临汾。《五帝本纪》刘宋裴骃集解引皇甫谧《帝王世纪》说:“尧都平阳,于《诗》为唐国。”平阳县,汉代所置,治所在今山西临汾市尧都区。唐张守节正义引徐才《宗国都城记》云:“唐国,帝尧之裔子所封。其北,帝夏禹都。汉曰太原郡。”说明尧都在今临汾市。1978年,山西临汾市襄汾县发现陶寺遗址,据碳十四测定并经树轮校正,其年代约公元前2500-前1900年。有人提出,陶寺遗址就是尧都城所在,和夏朝中晚期二里头国都的文化序列基本相连。应该说尧都年代比陶寺遗址年代还要早五百年左右。尧陵在何方?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云:“尧陵在濮州雷泽县西三里。”《五帝本纪》唐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同。雷泽县,因雷泽而得名,隋开皇年间设,在今山东菏泽市牡丹区胡集乡尧王寺村一带,村东北有雷泽寺。又《括地志辑校》引郭缘生《述征记》云:“城阳县东有尧冢,亦曰尧陵,有碑。”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同。城阳县,应作成阳县。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设,属汝南郡,东汉初废,隋改为雷泽县。《毛诗正义·曹凤》郑玄《曹谱》云:“昔尧尝游成阳,死而葬焉。”说明尧去世后,埋葬在今山东菏泽市胡集乡。
  舜都陶城,即今山西永济县。《五帝本纪》唐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云:“陶城,在蒲州河东县北三十里,即舜所都也。”陶城,在隋朝河东郡虞乡县,唐代的蒲州河东县东北,即今山西永济县栲栳镇。虞乡大概因虞舜立都而得名。舜在位39年,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山。那么大禹都城又在何方?文献记述也不一致。
  阳城说。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卷上:舜三年丧毕,禹“都于阳城”。《世本·居篇》同。《孟子·万章上》:“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东汉赵歧注:“阳城,箕山之阴。皆嵩山下深谷之中以藏处。”箕山,一说在山东菏泽鄄城县。赵歧以为在嵩山一带。阳城,治地在今河南登封市告成镇。告成镇一带发现了多处夏文化遗址。又《史记》卷四《周本纪》“昔伊洛竭而夏亡”,刘宋裴骃集解引韦昭云:“禹都阳城,伊洛所近也。”裴骃以为禹都也在阳城县。
  安邑说。《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唐叔虞,刘宋裴骃集解引《世本》云:“唐叔虞居。宋忠曰:鄂地,今在大夏。”正义引《括地志》云:“故鄂城,在慈州昌宁县东二里,按与绛州夏县相近。禹都安邑故城,在县东北十五里,故云在大夏也。”《括地志》以为安邑故城在夏县东北,西汉时即河东郡安邑县,今山西夏县。说明禹都又在今夏县。王玉哲先生认为,禹都夏初在山西南部,后来发展壮大,到了洛阳一带。
  平阳说。《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唐张守节正义引《世本》云:“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张守节似乎认为禹多次迁都,曾经建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平阳(今山西临汾市)、安邑(今山西夏县)、晋阳(今太原市)。这几个地方,除了阳城在黄河以南,平阳、安邑、晋阳都在黄河以北的山西。
  远古时代建立朝邑,一般选择经济文化基础较好,水源充足的地方。今洮河流域的广河、和政、临洮地区,是马家窑文化的故乡,和政、广河又是齐家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古代玉帛之路的必经之路。在广河县阿力麻土乡古城村北面的堡子山(又名棺木山、官帽山)遗址,距今4900年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历经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到距今3100年的寺洼文化,历史跨度达1800年,传承序列清晰,说明这一片地区的文化从未中断,一直绵延不绝,农耕文明已经比较发达,为城市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青铜文明已经在大夏河流域出现。1975年,在广河县齐家坪遗址M41墓坑中出土了直径6厘米,厚0.3厘米,背面中央有桥型纽的青铜镜,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青铜镜,被称为“中华第一镜”,距今约4000年,属于夏代初期产物。同年,在广河县北面的东乡县林家遗址出土了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为止中国最早的青铜器,距今约5000年。彩陶文化、青铜文化、粟类作物,都说明大夏河流域具备建立王国的经济文化条件,又加气候温润,水资源丰富,森林茂密,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和政县的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展出的文物就是最好的证明。
  和政县高庙出土的齐家文化彩陶
  人类早期面临的最直接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洪水、干旱,其次才是地震。距今四千年前发生了那场大洪水给先民心理留下的创伤极其深远,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的神话恰恰说明了这一点。据《史记·夏本纪》记述,洪水发生后,尧选拔治水的官员,四岳推举鲧。鲧凶顽恣纵,喜好旨酒,历经九年,洪水依然不息,功用不成,被尧处死在今山东临沂市的羽山。舜又举荐鲧的儿子大禹担任司空,继承父亲未了事业。大禹吸取父亲顽劣不驯的教训,“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疏导黄河大功告成,史官遂作《禹贡》赞扬他的功勋。他顺利继承舜帝的禅让,即帝位,建立夏朝。
  大禹是夏朝的建立者,也是第一位统治者。目前国内学术界普遍认为大禹建夏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夏商周断代工程确定在公元前2071年,取整数即公元前2070年,夏朝享国471年。这样我们可以推算出那场大洪水发生的大体时间。洪水发生在尧的时代,鲧治水9年,禹治水13年,共22年;禹建夏在公元前2071年,加起来2093年。也就是说大地震、大洪水发生的时间应该在公元前2093年之前,比吴先生的前1920年早了近两百年,距今约4100年,这正好是齐家文化的上限年代。假如夏朝系尧所建,按《史记·五帝本纪》及三家注,尧在位98年,舜居丧3年,在位39年,禹居丧3年,时间140余年,和2071年相加,尧立夏朝距今4200年。这正好是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时期。若按吴先生的考证,夏朝建立应该在距今3900年,这样的话整个中华文明史将缩短300年。
  大禹在位十年,东巡卒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益即帝位。益又将帝位禅让大禹之子启,自己隐居阳城县南嵩山。启践踏部落推举贤才的禅让制,废除民主禅让,将帝位传给自己儿子太康。从此,上古的传贤制变成了传子制,从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确立了以血亲关系为核心的家族集权专制制度。(作者系甘肃省政府文史馆研究员、和政县大禹故里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西北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