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专访
2023年03月10日
字数:5,531
版次:02

 

霍卫平委员


刘仲奎委员



柴守玺委员



 

高锦辉委员

  

霍卫平委员: 打造国家品牌 让敦煌文化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本报记者 王 钊

  悠悠驼铃,漫漫古道,千百年来,敦煌留下了文化朝圣者艰苦的足迹。流沙飞舞,岁月剥蚀,进入二十一世纪,敦煌文化散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考察敦煌研究院时指出:“敦煌文化延续近两千年,是世界古文明的交流汇聚之地,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曾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交汇的地方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的新疆和敦煌地区。”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政协副主席霍卫平在接受采访时说:“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10年来,‘敦煌文博会’作为目前我国唯一以‘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综合性博览会,有力促进丝路沿线各国文化交流与合作,有效增进文化认同、情感共鸣和民心相通,为区域合作奠定了更坚实的民意和社会基础。建议打造‘敦煌文化’国家品牌,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让敦煌文化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敦煌文博会目前已经成功举办5届,10多位世界各国著名政要出席会议,法国、希腊、乌克兰、韩国先后担任主宾国,美国、韩国、日本、白俄罗斯等100多个国家代表参会,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声誉不断上升。
  霍卫平委员表示,希望从国家层面支持提升敦煌文博会的办会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以落实《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撒马尔罕宣言》为契机,建议中宣部、外交部、文旅部等国家部委对举办敦煌文博会给予大力支持和指导,提高办会规格,扩大办会规模,重点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政要、国内外敦煌学专家学者等参会交流。以敦煌文化论坛为主,支持高层次国际国内交流论坛落地敦煌,积极筹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司法合作、国际节水农业等主题论坛,通过对话交流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提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的基础和支撑,不断提升敦煌文博会的办会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努力形成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敦煌文化论坛”国际品牌,促进各国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高技术手段,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共享。”霍卫平委员建议,以建设敦煌文化传播中心为依托,吸引国内外敦煌学专家学者共同致力于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推动流散海外的敦煌遗书、敦煌壁画等5万余件文物的数字化回归。更大力度支持敦煌学研究“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多种形式、更大范围开展国际性研究合作、国际性展陈,形成领先于全球的敦煌文物保护、敦煌学研究力量和研究成果,更好掌握敦煌学研究的话语权,引导支持各国学者讲好敦煌故事,更好传播中国价值和中国声音。
  厚重的敦煌文化蕴藏着丰富的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整理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意义重大。霍卫平委员认为,全面推进敦煌文化“进校园”正逢其时,将敦煌文化列入中小学教材内容,可以推动全国中小学生弘扬传承敦煌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同时,建设高层次、国际化的敦煌学院,向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学生普及敦煌文化,将敦煌艺术内容纳入专业课程,培养敦煌艺术领域的专业人才,让宣传传播敦煌艺术后继有人。此外,他还建议持续举办“敦煌文化环球连线——走进使领馆活动”,让敦煌文化走进中国驻外使领馆,将敦煌文化元素嵌入国家相关外事活动,支持敦煌创建国家级文化出口基地,通过文化衍生产品提升敦煌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刘仲奎委员: 创造灵活就业岗位扩充就业“短期蓄水池”
 本报记者 邱瑾玉

  “随着逐年累积,今年及往后新求职人数可能持续峰值或高位运行,加之未就业的往届生人数不断增加,致使就业‘堰塞湖’进一步扩大,就业岗位供给小于需求的状况依然在延续。”面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多重挑战和呈现出的诸多问题和矛盾,长期在高校工作的住甘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刘仲奎一直有着深切的关注和更深入的思考。
  全国两会期间,刘仲奎委员提交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建议》,从七个方面给出了他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站在高校的角度,刘仲奎委员在建议中认为,应调整部分高校及专业招生人数,在部分高校进行试点,打通高校对外招生信息共享渠道,发布各专业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情况,对于报考人数较少、毕业去向落实率较低或就业匹配度差的专业,采取限期整改、合并或停办等措施,强制压缩这些专业的招生规模,并将此纳入财政资金是否继续支持的决策范围。他还认为,高校要密切关注毕业生心理状况,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就业观,建议各高校加强就业育人教育,健全完善分阶段、全覆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体系,引导毕业生合理规划职业方向,“先就业再择业”,避免扎堆考公、考编、考研,避免“缓就业”“慢就业”心态延误就业时机。同时,做好重点学生群体就业工作,建立高校毕业生动态数据库,组建就业帮扶队伍,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对就业压力大、出现心理波动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对学生合理诉求应当尽量满足,帮助学生缓解就业焦虑。
  目前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将在较长时间内存在。刘仲奎委员建议,面对快速变迁的技能需求,应鼓励各高校加大专业调整力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这需要各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应具有更强的前瞻性,建立在科学预测未来劳动力市场专业需求的基础上,统筹通识教育、专业性教育与技能性培训的内容和构成,依托发展经验、大数据信息和先进数字技术预测行业发展及其对于人力资本的需求方向,制定更加全面精准细致的专业招生和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培养创新型和实践型人才。
  站在社会角度,刘仲奎委员认为,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才是治本之策。据了解,我国1.4亿的中小微企业贡献了超过85%的就业岗位,但前期受疫情影响,大部分小微企业尚处于恢复期。为此,他建议,通过直接资金返还等手段加强对小微企业现金流的支持,政府采购订单也可分解流向小微企业以维持其正常运转,助力小微企业尽快回血复原,以便为毕业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他还建议,应广泛探索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促进政策,全面鼓励和促进企业转型发展和创新行为,以一揽子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乃至扶持企业转型创新的产业政策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创新经济的形成和对就业的促进。
  创造灵活就业岗位,扩充就业“短期蓄水池”,也是刘仲奎委员开出的缓减就业压力的一个方案。他在建议中说,以教培行业为例,可将家长的部分需求引导至公办教育体系内,如进行校园托管,让专门老师去负责托管。再比如,在社区工作周期性集中时,也可创造一些更具弹性、更灵活的就业岗位。
  面对毕业生与劳动力市场的初次就业匹配度差形成的摩擦性失业时间延长问题,刘仲奎委员建议,高校和人社部门应合作构建校园到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缓冲带,完善大学生离校后相关服务体系,比如继续提供图书馆、自修室、就业指导等服务,为毕业生适应劳动力市场或继续升学备考提供稳定环境;创造大学生就业“蓄水池”,探索匹配大学生技能和人群特征并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兴领域及相关岗位。
  当前,西部大开发正在形成新格局,乡村振兴方兴未艾。刘仲奎委员建议,“统筹各类专项计划实施,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就业配套政策,引导专项计划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创业,为中西部地区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柴守玺委员: “让更多干旱地区的老百姓有饭吃、吃饱饭”
本报记者 王 钊

  “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这是一位甘肃诗人对于家乡的描述,贫瘠的黄土地,赋予了他无限的渴望。
  而在甘肃农业大学,有这样一位教授,四十载如一日,始终坚守在旱作农业一线,一次次向这片贫瘠的土地发起挑战,这一切只因为儿时的梦想:“让更多干旱地区的老百姓有饭吃、吃饱饭”。他就是全国政协委员、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柴守玺。
  柴守玺委员的老家甘肃会宁,千百年来人们靠天吃饭,十年九旱。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的柴守玺,望着干旱的土地流下了眼泪……他想起了自己儿时吃不饱饭;想起了撒下去的种子在地里不发芽;想起了村子里小麦旱死在地里……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命根子,粮食的稳产增产,离不开一块好土地。”柴守玺委员说。对干旱贫困有着深刻理解的他,下决心将研究目标定位在寒旱地区农业发展上。
  从选育多个旱地小麦品种,到研究作物抗旱生态生理机制;从主持研制小麦覆膜覆土机以及配套穴播机,到研发旱地秸秆带状覆盖作物栽培技术;从编写生产科普资料,到开展各种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柴守玺委员认准了一件事情就干到底。
  近年来,柴守玺委员带领科研团队,针对西北干旱瘠薄、水热不足等瓶颈限制,研发出秸秆带状覆盖还田绿色生产技术,较传统无覆盖露地栽培增产30%以上。这一技术不仅增产保墒效果显著,而且秸秆还田后可培肥地力、减少化肥用量、改良土壤结构,优化耕层水肥气热状况。“这将实现大量富余秸秆的高效循环利用,避免地膜污染和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可能改变西北旱作区过度依赖地膜和化肥问题,节本降耗增效。”柴守玺委员说。
  在很多人看来,寒和旱意味着生物难以生长生存,但在柴守玺委员的眼中,寒旱区自然环境独特,发展农业绿色有机产品具有广阔前景。“西北寒旱地区光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戈壁、沙漠和盐碱地等非耕地资源丰富,大气及水土污染少,具有发展农业绿色有机产品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柴守玺委员说。近年来,甘肃省大力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突出“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优势产业,树立了甘肃农产品绿色、优质、无污染的良好形象。在兰洽会等综合展会基础上,举办了各类寒旱农业类博览会、交易会、贸易洽谈会等,成功证明了“甘味”品牌已经成为具备全国影响力,并出口远销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品牌,产品特色和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打造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开发戈壁沙漠等未利用土地资源,变戈壁沙漠为蔬菜瓜果设施农业,增加了耕地而不与粮争地,符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树立大食物观、向耕地和科技要产能,向国土资源要食物、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的要求。”柴守玺委员说。
  为此,柴守玺委员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提交了提案,建议国家加大支持西北寒旱地区在戈壁沙漠和盐碱地等不适宜耕作的闲置土地上发展设施农业,扩大耕地面积,进行生态建设。设立西部寒旱地区农业科技专项,研究和示范推广缺水少热多光生态生产条件下,提高当地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产能所急需解决的农业技术问题,为寒旱地区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奠定可靠的产业发展技术基础。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省、市政协委员履职经验的“老政协”,柴守玺委员说,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更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农业科研人员,必须心怀“国之大者”,从农业产业体系角度,良种良法结合、农机农艺结合,提高耕地质量,控制化肥农药等过度使用,减轻土壤和农产品污染,让沃野千里麦浪万重,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高锦辉委员: 希望港澳也能走出“大学生村官”
人民政协报记者 徐金玉

  2月27日,当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立法会议员、澳门培正中学校长高锦辉走出立法会会场时,时间已临近傍晚。简单就餐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回住所伏案工作,对即将到京提交的全国政协提案进行完善。
  作为新任委员,他深感使命在肩。“感谢中央政府、澳门特区政府对我的信任和肯定,这是荣誉,也是责任。”
  于高锦辉而言,在政协平台上履职尽责,早已成为他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已是甘肃省政协5年的委员,这段经历格外难忘,让我能立足新时代,关心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而20余件颇有见地的提案更是见证了他为此倾注的大量心血。这些议题涵盖多个领域,既有他的“老本行”——基础教育,也有他的“新关注”——陇澳合作、环境保护、精准扶贫、中医药产业、创新科技等。令他欣喜的是,这些提案都相继得到落实,他还与澳区委员和甘肃各界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立了“澳门甘肃联谊会”,为陇澳的交流搭建“心之桥”。
  如今,走上全国政协的履职平台,这位在行业内深耕近40载、荣获澳门特区政府颁发教育功绩勋章、并曾获习近平主席接见的“教育者”,向记者袒露心声——“我对教育的坚持有了更大的实现舞台!我希望通过新视野、新平台,从制度层面思考教育、文化、青年工作、民生等重大事务,为祖国培育更多爱国爱澳的创新人才,优化澳门教育质量、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在充分调研和反复推敲后,这些心声已浓缩成一件件提案。
  “我在教育实务中发现,港澳回归祖国已有20多年,在‘一国两制’的伟大旗帜下,当代港澳青年生逢祖国盛世,却未能有渠道到祖国内地担任‘大学生村官’。”为此,他建议“大学生村官”政策可以延伸至在内地就读的澳门大学生,并首先以粤港澳大湾区作为试点。
  当关注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促进条例》中有关教育的话题时,他又对“澳门新街坊”学校项目有了更多的洞察与思考,建议建立幼儿教育、小学及中学教育的“一条龙”学校,学校可采取澳门与内地优势叠加的教育特色,招收澳门居民和内地居民学生等。
  他同时提出《关于澳门特区如何助力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的提案,建议澳门更好发挥自身优势和功能定位,促进“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有机结合,讲好中国故事和澳门故事。
 “优化教育、促进发展是我的使命。我将充分发挥港澳委员的‘双重积极作用’,继续建言献策,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祖国人才培养、澳门教育事业及未来发展贡献所长、贡献绵力。”高锦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