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中核四O四有限公司: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双轮驱动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时代答卷
2023年01月15日
字数:3,875
版次: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四0四是1958年我国首批建设的核工业基地,也是“两弹一星”精神重要发祥地之一。作为在甘央企,在甘肃省蓄势待发、爬坡过坎、追赶进位的关键阶段,四0四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结合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强化党委统一领导,找准攻坚靶心、聚焦关键环节,加大资源投入,不断健全科技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各类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大力实施人才强企、科技兴企战略,建立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双轮驱动发展格局,为奋力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贡献“硬核”力量。
 

坚持政治引领,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内部活力

  四0四党委秉持“党建引领、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认清形势、紧盯优势,自觉用党的理论指导科技创新实践,将党建工作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提升引领激发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能。
  强化科技创新政治领导。四0四党委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列入“第一议题”,明确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在党委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中专题学习,班子成员带头开展联学联议,紧紧围绕四0四科技创新工作研讨发展思路,持续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造各类创新平台,为全面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真正发挥企业创新策源地作用提供了强大思想引领。
  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认真夯实各级党组织科技创新主体责任,确保两级党委在制度体系、人才培育、研发攻关等方面的部署要求落到实处,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强组织保障。成立科学技术研究院,积极配合公司推进创新平台申报建设,全力构建开放共享的“一中心两平台”科研能力体系。先后完成实验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编制与评估、嘉核科学城多功能实验平台建设方案等工作,依托成渝“双城”经济圈优质创新资源和市场,持续推进成都研发平台建设,科研体系建设日趋完整,科研团队短时间内实现多个“0”的突破,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了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强化科技创新顶层设计。积极发挥正向激励作用,制定发布科技工作成果评价及奖励办法等多项制度,扩大奖励范围,提升奖励额度,提高科技创新工作积极性。创新开辟人才培养渠道,定期开展科研项目管理、科技创新考核激励等制度的学习培训,规范科技创新考核管理。充分完善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在管理上做“减法”,在服务上做“加法”,全面保障科研人员各项权益,科研项目负责人项目实施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深度融入到公司高质量发展大局,打造出一支水平和影响力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匹配的科研团队,汇聚起推进现代化事业发展的强大创新动能。
  

夯实主体责任,以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四0四秉承“抓科技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发挥技术创新主体作用,精准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构建,持续推进科研技术成果转化,切实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力争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精准发力核心技术攻关。四0四党委组建多个以党员科技骨干为主体的科研团队,把锻造过硬能力摆在重要位置,把强化多元保障作为必做之事,紧盯“卡脖子”问题带头攻关,积极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省部级项目等,加强项目有效衔接和动态监测,整体推进技术攻关进程,加大对重大项目统筹力度,做好技术成果总结,加快推进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推广应用,发挥自身优势,高效攻克技术难题。
  持续创新科研平台建设。产业的加速发展离不开创新引擎,各类、各级平台则是创新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在甘肃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四0四持续搭建出多个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国家实验室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多个重点实验室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多项国家级、省级、集团公司级的科研项目陆续立项成功。主动与省内高校深化合作,广泛开展技术交流,汲取行业最新优秀成果与先进经验。通过搭建平台在技术成果、科研立项、人才培养等方面整合创新资源,汇聚创新合力,加快创新转化,在关键技术和核心环节凸显领先优势。
  全面深化产学研用合作。科研投入与成果转化是确保科技创新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四0四不断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加大科研投入渠道,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致力于打通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顺利完成“十四五”装备预研共用技术项目、甘肃省2022年新能源领域省级科技计划专项项目、公司自主创新科研项目等多个重点项目申报工作;多项先进技术通过“揭榜挂帅”找到“用武之地”,积极挖掘成熟度高的可转化科技成果项目,从项目、技术、前景等方面持续发力,让更多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化为推动企业、地方科技进步的强大生产力、战斗力。
 

汇聚人才合力,以全员创新实现赋能增效

  人才资源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下好自立“先手棋”、打好自强“主动仗”,就必须让人才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当主角,让人才活力在科技创新大环境中竞相奔涌。
  多年来,四0四始终坚持党管人才,以人才驱动落实“三新一高”发展要求,以人才特区(胡杨工程)建设为落脚点,全方位打造“选、用、育、留”人才服务生态链,以系统实施“选苗”“育林”“护林”三项计划,结合工程建设,深入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系统构建起具有四0四特色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坚持以人为本,精准选才引才。四0四党委坚持着眼“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创新招才模式,丰富引智路径。精心实施选苗计划,以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和中国核城优良传统倾力塑造四0四品牌形象,吸引英才“近悦远来”。在“引进来”上发力,统筹兼顾、多方揽才。承办中核集团国防科技专题校企交流会,邀请56所高校到“核城”交流探讨解决人才供需问题;坚持需求导向,与清华大学等高水平院校精准对接,将公司的人才储备工作前置到大学校园,强化跨学科交叉融合和产学研协同创新,以教师挂职、生产实习、课题实践、项目历练等为重心,推行全链条人才培养模式,开启校企合作新篇章;积极向行业内单位争取支持,邀请青年骨干人才到工程现场挂职锻炼,为工程项目引进管理骨干人才。同上大舞台、共谋大事业。在“走出去”中使劲,靶向定位、有的放矢。积极应邀为兰州大学等高校学生开展国防科技专题讲座;深入打造“人才飞地”,四0四成都核技术工程设计研究院实体化运行,推动高层次人才落户成都;创新实施“战区”招聘模式,由各主业分公司认领和实施西北、华北、东北、西南、华东、华南六大“战区”招聘任务;点对点对接、一对一服务,人才招聘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拓宽技能人才招聘专业范围,与多所高等职业院校合作实施“订单生”模式,提前锁定优质技能人才资源;开展补充性社会招聘,系统做好人才梯队建设,补齐项目建设人才缺口。以“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有机融合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省内外各类人才奔涌汇聚、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构建起核工业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完善体制机制,优化育才环境。四0四坚持把党管人才同依法管理人才、市场配置人才、尊重人才成长规律相结合,“量体裁衣”式配置人岗资源,给人才搭台子、压担子、给位子,支持青年人才领衔重大项目,充分发挥人尽其才的最大优势。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人才“强磁场”。持续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遵循“总体指导+适当授权”理念,实施“1+N”模式,构建差异化激励机制,实现“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用人局面。实行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制度,持久释放“赛马”红利。系统谋划“十四五”时期人力资源配置,以“总量匹配”为纲,以“团队精干、岗位集约”为目,深化管控模式及管理体系调整优化,集中力量支持人才领衔重大项目、破解“卡脖子”难题,真正把人才放到关键项目的“枪口上”“刀刃上”。鼓励一人多岗、一岗多能,通过岗位分析、绩效评估等方式,精准掌握人岗适配情况,优化员工结构,持续盘活公司存量人力资源效能,全力助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坚持目标导向,激发人才潜能。四0四将人才视为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坚持人才培养目标导向,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围绕新入职员工、青年骨干和高端人才等三类人群,以培养符合重点工程人才需求特点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依托胡杨林工程育林计划,全面推动“幼苗行动”“青苗行动”“金胡杨行动”落地实施,实现公司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多层次、全方位覆盖。以建设生活保障区、完善配套生产区公寓、引进教育医疗资源、品质餐饮、便捷交通等措施保障人才安居扎根,全心全意解决一线骨干人才子女入学需求,认真贯彻特殊一线人才医疗保障政策,不断提高职工医疗保障水平。保障和激励双向发力,涵养“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创新生态,营造出爱才、惜才、护才的良好氛围。四0四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结构趋于完整,人才素质持续提高,形成了一批稳定支撑四0四、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在滚滚浪潮中砥砺奋进,在千锤百炼中缔造丰碑。四0四坚信每一次振臂,都是在为新时代的光荣与梦想加油助力。在奋进新征程中,将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到科技赋能、人才强基工作全过程,紧抓甘肃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机遇,切实担负起新时代强核强国的历史使 命,加快建设一流创新型企业,为持续走好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之路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