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塔院寺金塔
2022年12月19日
字数:1,258
版次:03

□张天雁




  “不省何年缔构功,一峰突兀白云中。高临北极天光迥,低压南山气势雄。风送铃声来碧落,雨收虹影入晴空。何当平地丹梯上,尽日徘徊兴莫穷。”这是明代诗人戴弁题写的《金塔凌虚》诗;“塔势巍然若建瓴,晴云一抹接遥青。夕阳映作擎天柱,碧落高撑注月瓶。几度题名来雁字,何人写罢换鹅经。萧间古寺行踪少,细听松风响铎铃。”这是民国时期四川人李士璋题写的《宝塔凌云》诗。
  这两首诗中所题写的“塔”是指位于金塔县城东南2.5公里塔院寺的金塔。
  塔院寺金塔,原称“筋塔”,谐音“筋”而“金”,故称为“金塔”,金塔县县名也由此而来,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塔命名的县。“金塔凌虚”被列为肃州八景之一,《宝塔凌云》则被列为是金塔八景的首景。
  塔院寺金塔塔势雄伟,为藏传佛教塔。塔为土木结构,上锐下圆,形若古瓶,整体造型像一个“金”字。基座平面呈方形,边长15米。须弥座八角四层,中为覆钵形塔身,塔刹由下大上小的九层相轮,托起一个木构八角的华盖,八角下面各悬挂一个铎铃,迎风而鸣。塔身用黏土夯筑,筑塔时用芨芨草绳作筋辅助黏土砌成,故称之为“筋塔”。整个塔高5丈,塔围7丈,外表用纸筋、白灰等物粉饰。塔顶为铜铸宝珠顶塔,高5尺,围1丈2尺,塔内供奉有金面铜佛一尊。
  关于塔院寺金塔,在地方史中都有记载。清代黄文炜的《重修肃州新志》中载有:“金塔寺,在酒泉东北九十余里,孤峰之北。创自前代,寺屋皆已颓毁,惟浮屠犹在,高数十丈,好事者时或登焉。俯视无边,凡连山远戍、孤村惨落与夫平川流水,一举尽在目中。清风送铎铃之声,月夜悬高际之影,殊有佳趣”。又据《重修金塔县志·1934年手抄本校注》收录的清代雍正十年(1732年)《重修塔院寺序》中记载有:“如我金塔寺之有塔,不知仿于何代,然塔以筋砌始名曰筋塔。迨明万历二十年设堡,其地立官分土,因名其堡曰‘金塔寺堡’,是堡因塔而名也”。另据《修编金塔方志》中也载有:“金塔寺,在城东南五里许。其塔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金塔游击甘州人孙一贵重建筑。土质铜顶,围七丈高五丈......”民国时期《金塔县志》中还载:“邑东南五里许,有金塔寺,内有古塔一座,高矗云霄。塔形上锐下圆,如古铜膽瓶,是仿西域式,与内地塔形迥别。”
  金塔建在塔院寺内。塔院寺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改为金塔寺,清代康熙初年,金塔已倾颓,唯塔基尚存;清代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游击将军孙一贵倡导修筑;清代康熙四十六年(1708年)进行了修缮;清代雍正十年(1732年)将殿宇维修后,建造钟鼓楼,并改名塔院寺。清代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又进行了一次修缮;清代同治五年(1866年)塔院寺因兵乱被焚毁,只有金塔尚存;清代光绪至民国期间,曾三次进行修缮和加固;1916年,英国人哈佛游历金塔时,盗走塔顶金佛,被当地百姓追回。1923年,金佛又被盗去,至今无踪。十年动乱中,塔院寺的大殿、廊房等均被毁,唯有金塔尚存;1986年,金塔县人民政府对金塔进行了加固维修,并发现了历次维修的四层灰层,最里面的塔身土层为明代建筑,并从金顶内发现了四次维修的记录牌。
  2003年,塔院寺金塔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