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习仲勋与新正县的新闻宣传工作
2022年10月10日
字数:3,051
版次:03

□ 张亚莉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及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后决定加紧开展巩固和恢复根据地政权工作,陕甘革命根据地的行政区划也作了相应调整,原陕甘边南区根据地划为关中特区,中共中央决定在这里建立关中特区党委和苏维埃政府,归陕甘省领导。这时,中共中央决定派习仲勋去关中特区担任领导职务。
  1936年1月,习仲勋第一次赴关中特区。陕甘边南区党委和苏维埃政府从此改为关中特区党委和苏维埃政府,关中特区党委书记贾拓夫,陕甘边南区苏维埃政府原主席秦善秀、副主席张邦英仍担任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正、副主席,并增补习仲勋为第一副主席兼党团书记。关中特区党委和苏维埃政府机关驻新正县南邑村(今正宁县五顷塬回族乡南邑村)。4月,国民党东北军进攻并占领新正县、关中特区,关中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大部转移到陕北瓦窑堡,习仲勋任关中工作委员会书记,坚持关中游击战争。6月,习仲勋离开新正县,随红军西征,先后任中共曲环工委书记、环县县委书记。9月,中共中央任命习仲勋为中共关中特委书记,习仲勋第二次又回到关中特区,进驻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新正县,主政关中工作长达8年之久。
  习仲勋不仅是陕西、甘肃两地边区革命根据地最主要创始人之一,而且是关中分区的直接领导者。在主政新正县期间,为了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他非常重视新闻宣传工作。习仲勋一生对真与善的追求坚定而炽烈,在新正县的新闻宣传思想中也体现出明确而强烈的真善追求。
  1939年,全民族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进入战略相持阶段。1940年4月12日,《关中报》在关中分委机关驻地新正县雷庄塬畔的一户农家窑洞里印出了第一张油印小报,并组成关中报社,分委宣传部部长高仰云兼任社长,胡炎任主编。该报出版时为4开两版油印周刊,编辑由具有一定业务能力熟悉分区各地情况的人员担任。《关中报》每期稿件都能紧密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及时传达党的声音,介绍国内外大事,反映分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情况以及边区群众的声音,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百姓,形式生动活泼,深受分区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欢迎,对发动群众、拥军支前、发展生产、拥军爱民、参军参战等起了很大作用。
  《关中报》是中共关中分委创办的唯一公开发行的机关报,它既是党的喉舌,也是人民大众的代言者。习仲勋对报社提出,新闻工作就是群众工作,就是要树立走群众路线,从实际出发的办报方针。并指出,由于关中分区地处黄土高原,多半是山梁梁、沟洼洼、穷窝窝,经济不发达,教育相当落后,革命队伍中干部文盲、半文盲居多数,这就要求报纸要在通俗上下功夫,要写老百姓的事,说老百姓的话,使他们看得明白,听得懂,爱读爱看。同时,报社还倡导区干部和积极分子组成读报小组,在田间地头,利用劳动间隙,开展识字读报活动。习仲勋主张新闻工作者要深入群众了解情况,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报道和评论。《关中报》作为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党委的机关报,受到了党中央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关中报》创刊时,报头由习仲勋题写。创刊一周年时,毛泽东亲笔为该报题写了报名。《关中报》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报纸紧密结合关中分区每个阶段的中心工作,始终坚持党的正确政治路线,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被誉为“黄土地孕育的红奇葩”。作为革命战争时期的特殊斗争武器,《关中报》不仅及时、大量报道前方战况、国内新闻、国际时事,发表军事评论,还对边区的大生产运动和民主建设等给予充分翔实报道和舆论推动,鼓舞边区军民斗志。
  习仲勋对《关中报》采取“抓政治、严把关、多指示”等多种领导方式,狠抓《关中报》的质量,亲力亲为指导办报。他为了保障报纸的稿源及质量,还经常亲自动手撰写文章为该报投稿。他曾明确要求写文章、办报纸“只能遵循党的统一方针”,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和发挥党报作为斗争工具的特殊作用。他在领导创办《关中报》的10年生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办报经验,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新闻宣传思想。根据当事人回忆,毛泽东曾给陆定一、博古分别寄送了一份《关中报》,向两人推荐其中两篇他认为“在大报也难看见的好文章”,随后转载到了《解放日报》。
  习仲勋曾经指出,只有坚持将共产党以及政府相关政策在人民群众中间广泛宣传,对民众的呼声认真悉心地听取,相信人民群众所蕴藏的伟大力量,能够动员人民群众一块去做事情,最后都能取得胜利。反之,如果强迫或者命令,十件事情中就会有十件事情都办不成功。《关中报》从创刊时就有一个原则:为人民,写人民,大家写,大家看。习仲勋还要求报纸用老百姓的话讲百姓的事,让他们尽可能地读懂听明白。为此,报社经常随军四处迁移,注重学习广大战士的语言,对战地实况进行通俗化报道,力求文章语言适合广大人民群众形象生动的口味,比如把“派生的岔苗没有取掉”叫“光棍挎娃”等。文章的标题也力求通俗易懂,如《文书看了报,变成牛医官》等。与此同时,报社积极鼓励具备识字或者阅读能力的人把报纸内容读给不识字的人听。正是由于《关中报》能够大力践行群众路线,得到了边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和喜爱,所以该报在边区文教群英会上获得了“边区地方模范报纸”的荣誉称号。
  习仲勋把建立广泛的通讯网作为报纸深入联系群众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方式。《关中报》社建立了严格的通讯制度:一是相隔近一个月就会出版一期《通讯通报》;二是做到平均每半个月对通讯员复信一回,报社专门设立通讯股,尽可能地对一般通讯员的来稿进行复信;三是根据编辑计划印发“写稿要点”;四是把通讯员不能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进行不定时间地整理,整理出来的文稿作为重要的内部参考资料,等等。此外,还全力培养通讯员,利用通讯员这个纽带积极密切联系广大读者,听取和研究他们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为了提高通讯员投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报社还采取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的方式。如“1945年10月,《关中报》为了切实解决通讯员普遍存在的物质困难,每月向每一个通讯员发一支毛笔和三张白麻纸;每月还特意增加五两灯油,以便于通讯员夜间写稿”。对于表现特别优秀的通讯员,报社给予他们的物质奖励相对而言就更加优厚了。比如“1944年10月,《关中报》模范通讯员包轲岗作为获奖代表参加了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不仅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还被授予个人甲等奖,奖励他一块毛线毯子、一件毛衣和一双棉鞋”。正是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激励下,许多农民群众都开始积极撰写新闻了。据不完全统计,1944年1月至8月有636人共计投稿2568篇,1945年7月至次年2月,投稿的通讯员人数达856人。该报能够成为边区地方模范报纸,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普遍的通讯网,并深深植根于本地干部和积极分子中间”。
  习仲勋特别重视新闻宣传的教育作用,将动员群众即向人民群众开展宣传作为边区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他曾在一封贺信中指出“报纸是什么?是一种工具……是指导工作的工具,也是指导干部学习的工具”,“是很好的一个学校”。他不仅是这么说,而且也是这样做的。1941年6月末,法西斯德国向社会主义苏联发动战争侵略,第二师范学校的师生对这个重大国际事件在认识上出现了很大分歧。当时兼任这所学校校长的习仲勋迅速带着《关中报》主编胡炎骑马赶回学校,为全体师生开展了专场形势分析报告,很快澄清了他们模糊、错误的认识,这对于正确认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性质以及发展前途起到了重要的教育启发作用。
  习仲勋在新正县主政期间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成功创建了《关中报》,为动员和教育群众、鼓舞军民斗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习仲勋高度重视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为党的新闻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