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百家粮
2022年09月19日
字数:1,719
版次:04

杨 树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谷一糠,恒念鱼水深情……
  每当我站在泾川吴焕先烈士纪念馆一号展厅的一幅油画前时,不由地泪水夺眶而出,思绪万千。
  画面中,一位衣衫褴褛、形容憔悴的青年孕妇,手挎竹篮艰难地向红军战士递着一个口袋。
  它,向人们讲述着89年前一个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1933年秋风萧瑟的一天,在大别山长冲以东甘滓岗的一个山坳上,一位青年红军跪在草地上抱着一位青年妇女,仰天痛哭,撕心裂肺的哭声中,一遍又一遍地喊着“六姑,你醒醒吧!我是焕先啊!……”
  然而,那干瘦的脸上,冰冷的嘴唇里,还紧咬着一朵蒲公英……
  原来,这是在血与火,生与死的战场上一幕“夫妻相会”的凄惨景象!
  1933年3月,中共中央给鄂豫皖省委军事指令,提出红二十五军的军事行动,就是“以消灭七里坪的敌人力量和夺取与巩固这个地点为第一任务”。军长吴焕先多次召集军事领导干部研究制定作战方案,部署围攻七里坪的计划,并采取游击战术,打击敌人,发展壮大红军队伍。
  由于长期在山里作战,部队给养匮乏,严重缺粮食,全体指战员们忍饥挨饿,但红军战士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怀着高昂的士气,坚持斗争。吴焕先一连几天没吃上饭,警卫员想尽办法寻找来一点大米,烧成清汤稀饭,但他一口未尝,送给了伤病员。
  在极其艰苦的日子里,吴焕先年迈的母亲,拄着木棍一路乞讨寻找到了红军队伍,后勤科的同志拿来一点米,他硬着心肠拒绝了,劝母亲回家。可就这一别,再也没见到过母亲。
  几天后,吴焕先正在跟姚家方商量夜晚截获敌人给养的作战行动方案时,吴焕先的一位叔父吴维儒上山来,急忙对吴焕先说,“六姑”(曹干仙)来了。
  吴焕先愣了一下,而后,不加思索地说:“军情紧急,我实在脱不开身,就不去了吧。”
  后来,他让警卫员姚小川代他去看妻子曹干仙(小名六姑)。在龙王山下急切等待吴焕先的曹干仙,面容又黄又瘦,她拖着虚弱的身体告诉警卫员她“害口”,来这只是想给红军兄弟送点吃的,和你们军长见上一面。
  年幼无知的警卫员不懂什么叫“害口”。他劝曹干仙快回家去,军长军务繁忙,没有时间见她。这时,曹干仙将装粮食的布袋和竹篮交给了警卫员姚小川,再三叮咛他粮食是给红军的,竹篮是给吴焕先的。
  临走时,曹干仙又忍不住说:“小兄弟,你告诉他,俺有喜了啊!”
  谁又能想到小战士,竟然把最重要的这句话给忘记了。
  晚上,吴维儒和后勤科的同志掀开那个竹篮,里面是一双纳得细密、结实的新布鞋,几颗挤破蛋皮的熟鸡蛋。
  当解开另一个布口袋时,大伙傻眼了……
  这是一袋什么粮食啊?大米、小麦、黄豆、谷糠、麸皮,这分明就是乞讨而来的“百家粮”。
  在场的红军战士齐刷刷地哭了。
  那天夜里……
  历经40多天的七里坪之围,鄂豫皖省委终于做出撤围决定。
  撤围途中,在到达长冲附近时,警卫员姚小川骑着一头大黑骡子直奔吴焕先而来,一下骡子,他急忙将缰绳递给军长吴焕先,结结巴巴地说,吴维儒让他快去甘滓岗。
  吴焕先军长却还一个劲儿地催问粮食的事。
  姚小川告诉他吃的粮食有了,吴焕先这才直奔长冲以东甘滓岗而去。
  半山坡上,曹干仙躺在草丛中。
  吴焕先大吃了一惊,两个充满血丝的眼窝顿时蒙上血和泪。
  她怎么会死在这里?她不是回家了吗?……
  原来部队围攻七里坪时,驻扎在新集以南的反动民团不断在箭厂河骚扰破坏。
  离开红军驻地,曹干仙回到村里后原准备收割青稞,偏又遭到了敌人的侵害,婆媳俩逃出村子半路却又被敌人冲散,不料竟然在饥寒交迫中饿死在了甘滓岗。
  年轻俊秀、质朴善良、勤劳贤惠的曹干仙,自从嫁给红二十五军军长吴焕先,两年来与婆婆相依为命,家里屋外,全靠她一人担当,既当儿子又当媳妇。
  难以想象一个青年孕妇,沿路乞讨为红军送粮而辛苦奔波,耗尽最后一口力气,却被活活饿死。
  曹干仙从一个芳龄少女到红军将领的妻子,在即将成为母亲时,却被死神狠心地夺命。
  这是怎样的信仰?这是怎样的情怀?这是怎样的夫妻情感?
  历史和现实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
  这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
  这就是共产党为了人民谋幸福,甘愿付出一切的人间大爱情怀。
  这就是一切为了人民,同生死、共患难的革命夫妻情感的生动写照!
  不忘百家粮,牢记百姓情。不忘百家粮,走好长征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的青春和力量,就是对革命先辈英烈的最好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