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习仲勋与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
2022年08月01日
字数:2,541
版次:03

□ 董 勇


  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简称“二师”,又称“关中师范”,创办于艰苦的抗战时期,在习仲勋的关怀和支持下,白手起家,艰苦创业,辗转陕甘晋,搬迁50余次,边走边办学,为边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和干部培养作出巨大贡献。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关中特区更名为关中分区,习仲勋任关中分区党委书记。关中分区所辖赤水、淳耀、新正、新宁县和双龙中心区,分属陕西旬邑、淳化、耀县、同官、宜君、黄陵和甘肃正宁、宁县各一部分,是守卫陕甘宁边区和党中央的南大门,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关中分区是陕甘宁边区相对比较富庶的地区,但文化教育和当时全国大多数农村一样,属于一片文化荒漠,就连会写自己名字的人都屈指可数。当时习仲勋作为关中分区的主要领导,非常重视边区的文化教育。他克服重重困难,举办扫盲班、夜校、冬学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但这些学习形式,针对的大都是当地民众。
  1939年9月,陕甘宁边区教育厅批准成立第二师范学校,办学目的是培养地方文教干部和小学师资。习仲勋高度重视二师的筹建工作。在筹建会议上,习仲勋说:“1938年,关中分区有鲁迅师范,又有陕北公学,对发展分区文教事业有很大的帮助。但这两个学校都搬走了,我们分区党政与群众是非常留恋他们的。今天要成立一个地方性的长期的师范学校,这对分区来说是一项重大建设。”习仲勋还宣布了二师筹办小组领导:由专员霍维德兼任组长,任命由延安派来的刘端棻为副组长,具体负责筹建工作。
  筹备小组做了简单分工,刘端棻主管筹备工作,王伯勋负责指导分区的冬学工作,训练教员同时开始筹备招生。为了节省资源,马家堡西边沟畔上鲁迅师范学校遗留的窑洞,经过修葺一新,被刘端棻拿来作为新建的边区第二师范校址。设备有刘瑞棻从延安带来原鲁迅师范旧图书300余册,鲁师留下来的风琴一架,压面机一台,门扇3幅,凳子40条,饭锅3口,黑板3块,新购置大小桌子15张,小凳子100个及一些灶具。
  1940年3月15日,学校举行成立大会,关中分区党政军领导和各界各团体代表都到会祝贺。当时著名的作家成仿吾为二师谱写了校歌,在欢庆的歌声里,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成立了。校长由关中分区书记习仲勋兼任,副校长由刘瑞棻担任。下设教务、生活指导、事务3个处,共有教员24人,学生69人编为师范队和预备队;学校向每个队派主任1名,负责队上的学习生活。课程设置有边区建设、政治常识、国文、数学、史地、自然、生产知识、医疗卫生、体育等,在战争环境下体育课改为军事课。
  关中分区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国共合作时关中分区的党、政、军领导机关住在旬邑县马家堡,与国民党占领的职田镇相距只有两里路程,在统一战线形成时期,双方关系比较“友好”,人员往来较多。
  自从1939年春季国民党顽固派开始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之后,这所在战火中诞生的学校,就命运多舛。
  1940年3月30日,二师师生在参加关中分区召开的反汪拥蒋大会时,职田镇城楼上有人开枪射击,聚会立刻停止。这次枪击事件引起了关中分区领导机构的警惕,习仲勋考虑到师生的安全,于是指示二师立即向新正县二区三嘉塬的索罗村转移。1个月后,国民党顽固派加紧了对关中分区的武装摩擦,二师的安全再次受到威胁。习仲勋对刘瑞棻说:“现在二师的任务是保障学校100多名师生的安全,担负保存干部的任务,学校要学会在反摩擦斗争中办学。”5月下旬,三嘉塬群众用20多头牲口驮着图书和日用品将二师师生送到新宁县的傅家山。
  8月下旬,陕甘宁边区的反摩擦斗争取得胜利,关中分区形势也相对平静了一些。习仲勋指示二师又搬回离分区领导机关驻地较近的新正县后掌村。11月下旬,形势又趋紧张,习仲勋以关中分区党委名义指示二师:学校要加强集中领导,学校组织要简单灵便,要实行半军事化;学校党组织要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党员要起核心作用。不久,国民党军又进犯边区,二师遂从后掌村转移到东山沟的马栏川悟空洞。
  习仲勋非常关注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1941年6月27日,习仲勋带《关中报》主编胡炎骑马赶到悟空洞,在校门口的大树下为师生们作时事报告。他概述了苏德战争爆发后的国际形形势,论述了苏德战争性质与前景,动员师生要和全世界被压迫、被奴役的各国人民组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和反法西斯战争的彻底胜利而奋斗!习仲勋的报告澄清了二师师生一些模糊认识,对于正确认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性质和抗日战争的必胜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二师自成立到1942年底,短短时间内就经历了6次搬迁,7次建校。为了适应特殊的战争环境,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保证吃饭、住宿和教学不间断进行,习仲勋提出“白手起家,艰苦办学”的方针。每迁徙到一地,师生们自己动手,打窑洞、建学校,在学习文化课的基础上开荒种地、纺线织布,解决衣、食、住、学问题。不仅改善了生活条件,还通过劳动改造了学生的思想。特别是在1941年10月,学校迁至黑牛窝后,开展“十月劳动建校节”活动,一个月内就打成窑洞8孔,整修旧窑洞12孔,基本满足了住宿、教学、办公及生产生活需要。在频繁搬迁中,二师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坚持教学工作,并逐步建立了符合实际的教学秩序。1942年底,二师共招收学生5个队,举办小学教师集训会、冬学教师训练班各1次。还增设“地干班”,以培训区乡两级干部为主,提高区乡干部的文化程度和政策水平。
  1943年初,二师又与关中警备区司令部调换,移址马栏镇,并更名为关中师范。1946年内战爆发后,学校撤离马栏,多次迁徙,一路北上先后转入石泓寺、高窑子、槐树庄、东华池、白马庙川、杨山捡,东渡黄河,过盐滩、跨长城、越沙漠、翻大山,行程1000余公里,辗转陕甘晋,先后搬迁50余处,真可谓是一所在马背上流动的学校。
  1948年9月,二师与彬县中学合并,并吸纳旬邑中学、耀县中学部分师生组建成关中联合中学;1949年6月, 随关中地委迁往三原,与三原中学合并。至此,二师光荣的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历时10年,校长9任,共办11个师训班,几期预备班,有899名学生肄业和毕业;建国后分布在22省市自治区的不同岗位,把所学全部奉献给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
  作为二师首任校长,习仲勋对这段经历极为珍视。1990年5月,习仲勋为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题词:“从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到更名为关中师范、联合中学,始终是一所既培养师资又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为革命培养了既经得起战争又经得起和平建设考验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