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赤心报国终不悔:
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先驱——丁文江
2022年07月04日
字数:1,365
版次:03

□龙悦


  

跋山涉水


  丁文江对中国地质学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地质调查所的研究工作方面,而且还体现在他不辞辛劳,以身作则,为中国地质学者树立了实地调查的榜样。
  过去,德国学者李希霍芬曾这样评价过中国的地质学者:“中国读书人专好安坐室内,不肯劳动身体,所以他种科学也许能在中国发展,但要中国人自做地质调查,则希望甚少。”为此,丁文江在1919年出版的《地质汇报》上写了一篇序,在这篇序言中丁文江指出:“现在可以证明此说并不尽然,因为我们已有一班人登山涉水,不怕吃苦。”丁文江说这段话的时候,正是地质调查所取得长足发展的时候,丁文江所说的“一班人”正是由他领导的地质调查所的研究人员。
  丁文江最早在中国调查旅行是从1911年开始的。当丁文江从英国学成归国到达昆明时,已是5月中旬了。他本可以走海路到上海,然后再回家乡,可是云南、广西的地质资料十分丰富,对一个地质学者来说,诱惑力实在太大了,于是丁文江决定先在云南、广西境内做实地调查旅行,然后再回家乡。
  丁文江此次旅行的路线是从昆明过马龙、沾益、平彝,入贵州境内,再经过亦资孔、毛口河、郎岱、安顺到贵阳,而后经龙里、清平到镇远。从昆明到镇远,丁文江共走了一个多月。在这段艰难的路途中,丁文江每天所看到的是光秃秃的石头山,没有水,也没有树木,更没有人烟。有时路过很深的峡谷,上下高差达数百米。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丁文江的这次远足还算不上是调查地质矿产的旅行,而是一个地理学者的旅行,但这次旅行为他后来在西南调查地质矿产做了前期的准备。
  从平彝起,丁文江就用指南针步测草图,并用气压表测量高度。通过这次旅行,丁文江发现武昌舆地学会的地图、商务印书馆的《最新中国地图》,以及英、德、法、日的百万分之一的地图,都还是根据康熙年间天主教士所测的地图绘制的,所以一条贯通云贵两省的驿道在地图上错标了二百多年,没有人发现。
  丁文江完成了在中国大陆初次的调查旅行回到家乡泰兴,已是1911年7月末了,两个多月后,辛亥革命就爆发了。
  1913年10月,当丁文江在北京任地质调查所所长后不久,他就开始了实地地质调查。这年10月末,丁文江会同德国地质学者梭尔格到山西调查矿产资源。
  在这次调查中,丁文江尤其重视对山西铁矿的调查。早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就对山西的煤铁资源进行过粗略地调查。他回国后发表了几大本报告,并得出结论:“山西真是世界煤铁最丰富的地方,照现时世界的销量来算,山西可以单独供给全世界几千年。”正因为如此,丁文江尤其重视调查铁矿,不论到什么地方,总是钻进土法开采的矿洞里实地勘查。
  在调查矿产的同时,丁文江也十分留意当地的炼铁技术。丁文江曾这样记述道:“把铁矿放在泥罐子里,堆在无烟煤里焖出铁来”,“我们不能不五体投地的佩服我们老祖宗的本领!平定一带既缺乏木炭,又没有可以炼焦炭的烟煤,若不是发明了这样‘焖炉’,根本不能出铁。”但这种土法太浪费资源,出铁率不高,而且炼出的铁的品质很次。因此,丁文江得出结沦:如不改进冶炼技术,根本无法与新式工业竞争。
  丁文江的这次地质矿产调查,时逢北方的严冬,最低气温达到零下18度,时而大雪,时而大风。为了便于爬山,丁文江所带御寒用品不多,因此这次调查是十分辛苦的。但丁文江在谈到这次调查时说:“虽然这次调查很辛苦,但是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做测量工作,兴趣很好。回想起来,还是苦少乐多。” (连载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