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绿电”东流“风光”无限
———省级各民主党派、省政协委员聚焦我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02月21日
字数:2,456
版次:01
  

本报记者 师向东

  新春伊始,陇原多地出现持续降雪和低温天气。但在庆阳,“陇电入鲁”工程配套华能正宁2×1000兆瓦调峰煤电项目建设工地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建设者们顶着严寒,积极采取保温措施,加班加点推进工程进度。
  随着我省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上述火热的建设场景,还将在陇原大地持续上演。
  省两会期间,省长任振鹤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我省将建成“十四五”第一批风光电项目,启动建设“酒湖特高压”配套风电、“陇电入鲁”工程及配套风光电项目,加快“陇电入浙”“陇电入沪”前期工作。
  作为“风光”大省,在“十四五”和“双碳”目标背景的契机之下,我省新能源产业如何加速发展?在今年的省两会上,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多位省政协委员提交相关提案,为甘肃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
  

资源禀赋与历史机遇

  我省风能、光能资源丰富。根据中国气象局2020年资源评估成果,100米高度150瓦每平方米以上,全国风能技术开发量99亿千瓦,甘肃5.6亿千瓦,全国排名第4,且随着低风速风机普及利用,风资源开发量还将进一步提升;全国光伏发电技术开发量1287亿千瓦,甘肃95亿千瓦,全国排名第5,新能源开发利用空间巨大。
  依托优良的风、光电资源禀赋,我省新能源产业得以较早起步。近年来,我省加快新能源发展步伐,2020年全省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占全部电源装机的41.9%,比全国高17.6个百分点,其中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占比分别位居全国第2位和第7位;风电和光伏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21.2%,比全国高13.7个百分点,其中风电、光伏发电量占比分别居全国第1位和第4位。2021年全省新能源外送电量占全省外送电量的34%。
  如今,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大力推进施,我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又迎来新一轮历史机遇。省委省政府把新能源作为我省“十四五”时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攻点,明确将发展新能源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作为形成更具竞争力产业格局的重要支撑。根据甘肃省“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全省风光电装机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可再生能源装机占电源总装机比例接近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超过30%,外送电新能源占比达到30%以上。
  

以技术创新破解新能源发展难题

  然而,回顾我省新能源开发的历史,受多种因素影响,我省曾出现大量弃风、弃光现象,2016年弃风、弃光率一度高达43%、30%。
  在《关于打造河西走廊新能源发展创新高地的提案》中,民革甘肃省委会就指出,风、光电的不稳定性,大规模建设面临的调峰电源不足,储能技术的创新应用,大规模新能源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冲击,电网建设滞后于新能源发展等,都是我省新能源发展亟待破解的问题。
  为此,省民革建议,应实施新能源发展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攻坚行动,设立新能源科技创新基金,加大熔盐储热技术集成创新,创新储能电站建设运营模式,支持沙漠风电、“光伏+治沙”建造技术集成创新和保障电网安全运营的关键技术创新集成,在“陇电”外送问题已经解决的基础上,做好调峰和就地消纳。
  同时,协调和支持国网公司在河西走廊选定区域,试点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区域电网,探索积累电网转型路径经验;超前谋划,争取国家支持核准,创新设立零碳产业园和零碳“飞地”产业园,以承接更多优势产业项目转移聚集,努力将河西走廊打造为集新能源生产、储能、外送、消纳和发展的新高地。
  省政协委员陈波则关注新能源发展的能耗空间问题。他在《关于争取能耗空间加快甘肃新能源发展的提案》中认为,“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建设一批就地消纳清洁能源的新材料和调峰电项目。尽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但能耗强度考核中仍将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量纳入计算,且今后考核的重点是能耗强度。若按照现行考核办法,项目落地实施将使全省能耗强度大幅上升,新能源替代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为此,他建议,积极与国家有关部委对接,进一步完善新增可再生能源纳入能耗强度考核办法,研究制定与“双碳”战略相适应的能耗强度考核办法,以支持发展新能源、推动能源替代、促进能源转型,同时,为我省经济发展争取更大的能耗支撑空间。
  

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链布局

  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样离不开完善的产业链布局。
  近10年来,依托风光电项目建设,全省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得到长足发展,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首批国家级风电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金风、华锐、东气、航天万源等一批生产企业落户,初步形成了集设计、研发、制造、培训、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产业体系,已实现风机设计产能868万千瓦,叶片设计产能3250套,塔筒设计产能2800套。东方电气、正泰、上海航天、山东润峰等一批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和逆变器生产项目在酒泉、武威等地落户建成投产,基本形成风电和光电设备制造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应当看到,我省目前对于新能源的配套制造能力方面,仍面临着区域产业协同能力不强,核心生产价值外化,关键性技术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在《关于加快推进甘肃新能源产业链布局发展的提案》中,省政协委员赵文育敏锐地指出了问题所在。
  他认为,要实现打造千亿级产业链、百亿级新能源产业园的目标,首先应补齐短板,对尚未形成产业链一体化的光伏制造领域,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各种激励政策和股权形式,探索将技术、税收、就业留在当地,逐步扭转依靠“拿来主义”的粗放发展模式。其次,要做好产业协同,促进本地企业做好技术革新、产业升级,不断探索“光伏+治沙”等具有生态效益的项目,实现新能源建设的省内循环。再次,要突出发展优势,通过技术迭代实现成本压降,争取在“西电东送”的大通道、大电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要疏通堵点,逐步实现新能源与氢能源、光热发电、抽水蓄能、锂电池等新技术新业态的融合。
  贾祥和、杨永生等省政协委员也通过提案关注新能源产业链的完善问题。贾祥和委员认为,金昌市电池材料和电池产业链发展基础好、前景广阔,省上应统筹布局,在园区建设、金融税收等政策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杨永生委员则建议,我省应实施全产业链新能源倍速发展计划,做强风电、光伏、光热、储能、氢能、智慧电网六大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打造绿电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