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趣味年画连环画
2022年01月28日
字数:775
版次:03

□ 钱国宏










  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年画连环画则是指人民群众在过年时,贴在大门、灶台、屋墙上的一种以连环画形式展现的年画。它与连环画一样具有一定的连续的故事情节,有三四幅以上的画面组合而成。清代天津杨柳青的一组套色木刻《白蛇传》(单张分格)是我国一张较早的年画连环画。清朝末期,随着石印技术的西技东进,年画连环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单张分格开始扩展到双条屏、四条屏分格。民国初期天津版的《天河配》《二度梅》等(均为八条屏、24幅图)是目前国内发现分格最多的年画连环画。
  早期的年画连环画多是条屏式的,常见的有四条屏的,由12—16幅关联的图画连载一起;有八条屏的,由18—32幅图画连在一起;也有整张条屏的,但其中又分若干幅小图。民间年画连环画色彩明快,浓墨重彩,彰显出一种节日的喜庆、吉祥氛围,内容多为民间故事、戏曲故事等,如元代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就是典型的民间年画连环画,全幅年画以红色为主调,饰以绿、蓝,突出了喜庆的节日主题。
  建国后,年画连环画印刷技术得到了提高,题材更加丰富、广泛。国内一大批大师级画家纷纷转向年画连环画创作,如上海的程十发、刘旦宅、贺友直、戴敦邦,北方的王叔晖、刘继卣、任率英等。程十发创作的《列宁和炉匠》、刘继卣创作的《平常的会见》、贺友直创作折《婚姻法成全了两对好夫妻》等,都是因画面精良、画技精湛、存世较少而成为年画连环画中的“骄子”。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古典戏曲故事被改编成年画连环画,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推崇和喜爱,炕墙上贴几幅年画连环画,成为许多农村地区过年时的一种时尚和过节内容。
  年画本就是中国民间艺术中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形式之一,它与连环画的有机结合,不仅提高了年画的艺术表现力,也使群众增添了一种喜闻乐见的连环画艺术形式,其独特的内涵赢得了广大人民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