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 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省政协“从南梁到延安”政协委员读书群第三场专题读书活动综述
2021年12月06日
字数:3,375
版次:02
  

本报记者 邱瑾玉

  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
  “112年间,兰州大学扎根西部,源源不断地播撒现代科技和文明之光。”
  “李灿院士放弃美国优渥的生活,毅然选择服务祖国。”
  “杰出的畜牧兽医教育家、科学家盛彤笙院士始终怀揣‘改善国民食物结构、强壮一个民族’的梦想而艰辛探索。”
  回首峥嵘岁月,展望美好未来,更知坚守理想信念的意义。从11月15日到28日,在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承办、提案委员会协办的全国政协书院“从南梁到延安”委员主题读书活动第三场专题读书会上,政协委员们以“坚守信念”为专题,学思践悟南梁精神,大力弘扬坚守信念、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努力践行担当,开展共同学习和研讨交流。
  

心有所信 方能行远

  志之所趋,不能限也;志之所向,不能卸也。精神意志往往有着改变世界的力量。
  省政协副主席康国玺在线同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政协委员共同学习、共同交流时说,“坚守信念”是南梁精神的核心。在创建陕甘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共产党人,经历了无数磨难、挫折和失败,但他们并没有气馁,反而以百折不回的精神继续努力,寻找新的途径和办法,终于走出了一条具有陕甘特色的红军和根据地创建之路,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经典范例。今天,我们继承和弘扬南梁精神,就是要坚决响应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伟大号召,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努力开创甘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新局面。
  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郭天康在线同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政协委员共同学习、共同交流时说,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民政协要大力弘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时代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南梁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广泛联系社会各界,聚焦党政中心工作履职尽责,紧扣保障和改善民生献计出力,实事求是地开展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为了准备这次读书会,担任领读人的省政协委员专门把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至2021年9月期间讲话中有关“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的内容进行精心梳理。省政协委员王世华、赵卫东、张萍、董小平在领读时说,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先辈和英雄烈士已经离我们而去,但南梁精神定会光耀千秋,其中所蕴含的忠诚与担当意识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代,要大力弘扬南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把南梁精神蕴含的红色基因、精神养分融入血脉,赋予时代价值,不断创造新的业绩,续写新的辉煌,用伟大的南梁精神指引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取得新的更大胜利。今天我们再次聆听革命先辈的“心跳”,感触他们伟大的灵魂,就是要让人民立场根植于心,让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对党绝对忠诚,矢志不渝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立志高远 百折不回

  革命理想高于天,越是艰险越向前。这种立志高远、百折不回的精神,恰是甘肃科教界的精神高地。
  “对于无数优秀的兰大人而言,自强不息、爱国奉献是坚守西部、不懈奋斗的担当与定力,独树一帜、创建一流是永远的追求和动力,而优良的学风、校风则是成功的基础和保证,三者紧密相连,共同构建出学校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省政协委员、兰州大学教授王铁山在领读时饱含深情地说,“112年间,兰大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成长奋斗史,不仅是同时期西部高等教育艰难前行的缩影,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西部振兴、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和铿锵步伐。”
  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在环境恶劣、经费支绌、生活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勤谨,知难而进,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推动西北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省政协委员王贵生在领读时说,坚持向西向下,扎根西北大地,服务基础教育,是西北师大的初心和使命。今天学校的发展和进步,正是从那段西进的难忘岁月中走出来的,正是一代又一代师大人接续奋斗干出来的。
  “我们西北出去的人有恋家乡、恋故土的情结。在发达国家做出成绩,只是锦上添花的工作,而我们在不少领域还相对落后,有许多工作急等着我们去做。”省政协委员岳国仁在领读时,讲述了世界催化研究领域最高奖获得者、我省土生土长的李灿院士在美国做博士后研究并取得重大进展,依然选择服务祖国的故事。省政协委员贾廷权在领读时,回顾了我国杰出的畜牧兽医教育家、科学家盛彤笙院士扎根大西北的人生经历,盛彤笙院士怀揣“改善国民食物结构、强壮一个民族”的梦想,参与创建“两院两所”(即国立兽医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前身)、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中兽医研究所和兰州兽医研究所),在陇原大地上留下了一串闪光足迹。
  在会宁县,自国家恢复高考制度至今的40多个春秋,相继走出了10万名大学生,其中有数千计的博士生、数万计硕士生。他们用勤劳和智慧为国家、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实现了不凡的人生价值。省政协委员冯湖在领读时不无感慨地说,回首再望,会宁教育历程与红军长征是何其相似,一样的艰苦卓绝、充满坎坷,一样的无所畏惧、敢于牺牲,一样的万众一心、勇往直前,一样的气壮山河、永载史册,可以说,会宁教育就是会宁人的精神长征。
  “功崇为志,业广为勤。”大到国家振兴,小到个人事业,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要立志,二为勤勉。在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当以志为方向,以勤为动力,苦干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同国家和民族一起朝前走。
  

精神之源 代代相传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血与火的斗争中铸就的革命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庆阳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代的我们,更应大力传承和弘扬南梁精神,使其发扬光大。
  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前行。从小就受南梁精神熏陶的庆阳老区人民的儿子杜养富,毫不犹豫纵身7米深的涝坝,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柯尔克孜族落水少年阿克力,用25岁青春年华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壮丽诗篇。邱军,主动请缨到条件艰苦的革命老区庆阳华池县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不幸病逝在工作岗位上,把39岁的生命定格在“永远的红区”,被追授为“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脱亚莉,这位在庆阳红色文化浸润下成长起来的陇原“铁娘子”,被大家称为“最爱待在病房里的护士”,她带领庆阳市第一批甘肃援鄂医疗人员,奔赴武汉“战疫”一线,凭借竭诚奉献、专业精湛、勇气非凡”获得了南丁格尔奖章……
  庆阳市政协党组书记李隆基在领读时说,他们始终坚守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用自己的生命和行动,对南梁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扬作出了最好的注解,用大爱与忠诚为鲜艳的党旗增添了一抹亮丽的红色。
  如今,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的青年人才支撑,高校的思政教育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
  省政协委员、兰州文理学院党委书记阎晓辉在领读时说,南梁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天然的内在统一性,南梁精神的丰富内涵高度契合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任务要求,是教育当代大学生的生动教材,是指导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宝库。要把立德树人与红色基因传承紧密相连,把培养人才与培根铸魂结合起来,把掌握专业本领和承担家国责任有机统一,把实现个人价值同服务国家发展融为一体,以南梁精神引导人、感化人、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培养大学生的坚强信念、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健康人格。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漫长的反复的熏陶和渗透的过程。省政协委员李张发在领读时谈到,要全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治体系,保证我国教育事业规范、稳定、健康、有序发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群中思想碰撞,火花四射。省政协委员王乃昂、刘新荣、戈银庆等说,理想信念高于天,通过学习对此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庚续南梁精神,要加快推进高校改革,强化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与独立思维能力,使之成为想象力与创造力兼备的领袖。
  吴朝选、常亚霖、宋秉武、高德勇等委员认为,坚守信念、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是南梁精神的灵魂,让南梁精神进高校对当代大学生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对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为步入社会干事做人奠定良好的基础,也必将感悟激励更多的大学生留在甘肃,建设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