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协新闻

【步履铿锵书华章】以高质量“委员作业” 为民生幸福持续“加温”

——省政协委员履职“服务为民”行动综述

作者:本报记者张柳 实习记者吴雪凤

发布时间:2025-01-10 17:25:14

站在岁末年初的交接点上,回望过去一年,“委员作业”完成得如何?“民生清单”是否都已对账销号?“幸福账单”又是否令群众满意?这些答案,既藏在委员履职“服务为民”的行动中,也藏在老百姓生活的点滴变化里。

人民政协来自人民,一切工作为了人民。

十三届省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厚植“为国履职、为民尽责”情怀,把人民政协为人民理念贯穿政协履职全过程,持续抓好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助力改善民生问题,围绕社会和谐稳定开展协商监督,聚力增进民生福祉,在履职为民实践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身”入界别,“心”连群众

擦亮“服务为民”的金字招牌

“没想到政协委员离我们这么近。”家住兰州市广武门街道的居民刘红霞,无意中走进街道的政协委员工作室,在了解“委员码上见”线上接待通道、“委员接待日”机制和“睦邻客厅”协商议事平台后,不禁称赞:“以后啊,家门口就多了一个反映困难、解决问题的好地方。”

仲夏时节,2024年6月17日,全省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观摩活动暨工作推进会在兰州召开。广武门街道政协委员工作室正是观摩点之一,与会同志来到这里,现场与群众、工作人员交流探讨,不时拿起手机拍下所需信息,学习吸收着经验做法。

2024年6月17日,全省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观摩活动暨工作推进会在兰州召开。本报记者 王钊 摄

像这样的委员工作室,如今已遍布陇原大地。一年来,全省各级政协累计改造提升委员工作站1423个,建成委员工作室1567个,组织1.9万名住甘全国政协委员和省市县政协委员深入开展委员接待日、春联万家、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六送下乡等联系界别群众活动3.6万次,联系服务界别群众33.9万人,帮办民生实事2.2万件,推动解决问题2.1万件,积极引导广大委员在深入一线为基层群众提供捐资助学、健康义诊、科普推广、法律咨询中践行群众路线、彰显为民情怀。

“作为政协委员,在联系界别群众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倾听、反映那些最急迫、最热切的呼声。比如‘保交楼’这项工作,不仅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更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省政协委员、北京市炜衡(兰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张发说,由于前些年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部分房地产项目出现“烂尾”情况。注意到这个问题后,他以此为切口开展调研,提交了《关于建立和完善我省“保交楼”工作机制的提案》,并表示将在今年省两会上继续提交相关提案。

“一所大学,就是一个天然的联系界别群众的大平台。我作为少数民族界政协委员,在与师生的日常交往中,努力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播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金种子’。或许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与各民族师生沟通畅谈的过程,也是为搭建起心与心交流的桥梁添一块砖、垫一片瓦的过程。”省政协委员、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桑吉顿珠说。

专门委员会在政协工作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也是联系委员的重要纽带。一年中,省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纵深推进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认真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

冬日,气温已降至零下,但在兰州财经大学毕业生双选招聘会现场,处处涌动着活力、机遇和希望。2024年11月28日,省政协经济委员会联合甘肃广合会计师事务有限公司“委员工作室”及兰州财经大学,举行经济界别促进学生就业专题界别活动。这次活动还特别邀请了招聘企业代表负责人,他们一边介绍企业情况,一边和面临就业压力的广大应届毕业生敞开心扉、深入交流。

同样在冬季,雪霁初晴之时,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迎来了特殊的访客——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联合环境资源界别委员工作室组织委员来此考察学习。本次活动亦有创新,除界别委员外,更邀请界别群众参与其中。界别群众代表谢强说到:“从矿山一线来到这里,切身感受到了技术进步为生产实践带来了质的变化,也感受到了科研成果背后,凝结着无数专家学者的心血与汗水,能参加活动,我非常激动。”

2024年11月27日,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联合环境资源界别委员工作室,组织界别委员、界别群众赴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开展委员界别活动。本报记者 张柳 摄

……

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持续走深走实,离不开制度机制建设。去年,省政协探索“加强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服务人民机制建设”的实践路径,组织现场观摩活动,召开工作推进会,制定《进一步做好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的若干措施》,建立健全委员接待日、委员讲堂、协商议事、主题界别活动、委员走访行动、委员“码上见”6个机制,特色化搭建委员工作室平台、规范化提升委员工作站平台、常态化用好专委会组织平台,有效畅通了委员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服务群众渠道,初步形成了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的“甘肃方案”,推动“千站千室万名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更趋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我省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方面的探索和做法走在了全国前列,全国政协办公厅专门刊发了《甘肃省政协积极探索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工作简报,甘肃省政协在全国地方政协秘书长工作交流座谈会上也作了经验介绍,多个兄弟省市主动对接、了解学习我省经验做法,产生了广泛影响,使“甘肃方案”走出甘肃、走向全国。

田间地头,走村入户

托起乡村群众“稳稳的幸福”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助力乡村振兴之路上,政协阔步前行;助农增收的广阔天地中,政协委员亦大有可为。

临近2024年立夏,榆中县马坡乡河湾村五社安玉香家的庭院里,一树梨花正在盛放。“现在家里有了上下水,庄子周围的路也修好了。二楼阳台的亭子,是省政协请专业公司统一设计的,站在这里能看见马衔山的风景,多好!”她激动地说。

彼时,站在阳台眺望远山,山顶积雪尚未消融,但山脚下已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农耕景象。在河湾村高寒山地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当归种苗长势正旺,各色百合花开正艳……

从2023年起,十三届省政协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积极对口帮扶河湾村,省政协主席庄国泰亲自主持制定《榆中县河湾村生态宜居和美乡村建设规划》,按照“当年起步、第二年攻坚、第三年完善”的目标要求,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生态宜居和美乡村建设,着力以抓点示范的方式和以点带面的效应,全面助力全省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入推进。

热火朝天的建设中,从不缺政协委员的身影。自省政协农业界别政协委员工作室在省农科院挂牌以来,工作室就积极开展政策咨询、技术服务等。

2024年7月10日,省政协在河湾村举行高寒山地现代生态农业特色产业现场观摩会,邀请多位农业专家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本报记者 师向东 摄

“我们充分发挥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优势,让更多委员走到群众之中,成立了河湾高寒山地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技术指导专家组,重点承担产业园区中药材、蔬菜、百合三大产业现代实用技术、现代设施智能、现代机械装备集成示范推广应用指导工作,努力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帮助解决了药农、菜农急难愁盼的技术难题,示范户当归亩产由2023年的150斤增加到2024年的600斤,亩均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河湾村集体经济收入也达到135万元,同比增长25%。

距离河湾村100多公里,也有一座美丽的村庄——积石山县刘集乡团结村。2023年12月18日,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省政协积极投身灾后重建工作,选择团结村为联系灾后重建村,探索打造灾后重建、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三位一体”示范村。

刚刚过去的一年,庄国泰主席多次深入团结村调研指导工作,对团结村建设《规划》提出指导性意见,并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力量、争取项目支持、谋划产业发展。在省政协和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的协调支持指导下,新建小区拔地而起,重建民房焕然一新,产业项目蓄势待发,各族群众逐渐走出地震创伤,奔向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团结村二社村民马法图麦回忆地震发生时的场景,不禁抹泪:“当时家里基本上垮塌完了,不知道今后的日子该咋过。”当时的她想不到,一年后的冬天,全家已搬入温暖新房。而马法图麦的丈夫马学智更要大干一番,着手筹备农家乐的开业工作:“这里的道路更宽了,下水也有了,手续正在申办中,争取今年春天就开业。”

“在调研分析了农家乐项目的可行性与奖补政策支撑相关信息后,我们组织有意向的群众参加了培训学习。截至目前,团结村申报民宿4户,申报农家乐15户,计划2025年‘五一’前相继开始对外开放经营。”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说。

亲眼见证了灾后重建工作的省政协委员、积石山县寨子沟乡中心幼儿园副园长马树婷感慨:“今天,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已经深植积石山各族人民心中,成为各族人民的普遍共识,这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

2024年底,在积石山县刘集乡团结村修建一新的广场上,孩子们正在玩耍。本报记者 王钊 摄

民生无小事。说一件,就得干一件、成一件。2024年以来,省政协还积极助力正宁县五顷塬回族乡龙咀子村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结合乡村现有产业基础,组织省农业农村厅、甘肃农业大学专家学者,围绕玉米青贮包裹、品种改良、标准化饲养、品牌化销售等环节做好技术指导服务,提高农户养殖效益,增加农户养殖收入。

再将目光投向陇南市西和县:深入调研、详细了解全县发展的短板弱项,现场协调7家省直单位研究解决西和县农业产业发展、中部人口密集区调水工程、县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县一中搬迁项目、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事项,深化拓展西和帮扶模式,坚持督导推动……这些举措进一步推动了西和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迈上新台阶、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帮扶工作开创新局面。

“具体到每个村、每支驻村帮扶工作队,都有着新变化、新发展。”省政协机关帮扶办相关负责同志如数家珍,“赵沟村的滑坡、水毁、破损路段修好了,微生物复合喷剂送到了农民手上,书法家的书画作品贴在了农户家的中堂上……群众的‘心上事’,都是政协人的‘上心事’,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政协人一直都在。”

2024年,省政协持续做好西和等12个联系县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围绕特色产业提升、消费帮扶助农增收等重点需求事项,协调解决问题102件,促成签约项目31个、20多亿元。

精准调研,广集民意

将“服务清单”变为“幸福账单”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翻开省政协一年来的履职历程,里面书写的是满满“民生台账”。

从围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大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力度开展专题协商,到聚焦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建言献策;从动员各级政协和广大委员投身安全生产一线、助力平安甘肃建设,到参与做好相关立法协商和法制宣传教育、助推“八五”普法规划落实;从认真开展“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到动员政协委员、协调爱心企业捐款捐物……这一年,省政协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逐一回应民生之问,让履职充满温度、更具温情。

“用不着老马开口调解纠纷,只要他坐在那里,矛盾双方心里的疙瘩就解开了一半,因为大家都觉得他能公正调解。华池县综治中心的调解室里,群众谈起调解员马建民,都会竖起大拇指。2024年阳春时节,省政协来到庆阳市,就“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大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力度”开展调研。调研组的第一站,听到的就是调解员“老马”的故事。

2024年3月11日,省政协调研组在庆阳市就“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大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力度”开展调研,深入华池县柔远镇北关社区,了解社区以共建共治共享打造基层治理新格局情况。本报记者 张柳 摄

两个多月后的省政协月协商座谈会上,政法部门、政协委员、社区工作者和调研组成员们共聚一堂,就加大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建言,力求寻得加强基层治理的良方。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交通损害赔偿、房屋土地征收等方面行政调解任务较重的部门,可根据需要成立行政调解组织,设立行政调解室、接待室,确保行政调解工作规范运行。”省政协委员、省司法厅厅长谢又生建议。

“应发挥商协会调解优势,加大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力度。”省政协委员、甘肃环球快运商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毛永吉说。

“应深化‘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的‘三所联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最大限度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处置在前端。”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街道枣林西社区党委书记黄丽娟介绍经验时说。

细致答好每一道民生考题,将为群众幸福生活夯实基座。而在“考题”之中,养老问题涉及千家万户,牵动着党心民心。2024年12月3日,省政协围绕“加快推进我省医养结合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召开月协商座谈会,为助力我省做好医养结合工作“把脉问诊”“开方抓药”。

2024年12月3日下午,省政协召开月协商座谈会,围绕“加快推进我省医养结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协商建言。本报记者 王钊 摄

省政协委员、甘肃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王学军建议,应构建跨部门的医养结合政策协调机制,在民政和卫健等部门之间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在医养结合机构的规范运营、监管评估、政策制定等方面开展联合行动,实现协同治理。省政协委员、兰大二院总会计师刘立善则建议,应不断优化医保政策,进一步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提高医养结合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来,省政协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精准选题、有效破题,组织调研组深入兰州、天水、嘉峪关等市州开展专题调研,并赴四川、贵州两省学习考察。2024年8月14日,召开了月协商座谈会,聚焦“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协商建言。6位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为我省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汇聚政协力量。

岁时流转,无论身在何处,每逢春节,总能唤起人们对家的思念。越是在节日临近之际,安全生产问题越是需要高度重视。

“今天的客流量有多少?”“有没有承办大型活动?”“消防安全设施能否正常运行?”2024年春节前,按照省委部署要求,省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联合省安委会驻点包抓工作组,在兰州市开展助力安全生产民主监督调研,先后深入兰州市瑞德摩尔广场、光辉布料批发市场、兰州万达茂商业综合体、奥体中心等9地进行明察暗访,调研检查消防安全、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校外培训安全管理等情况,现场研究解决相关困难和问题,短短一周时间,调研组就形成了关于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专项建议报送省委省政府,省委主要领导给予充分肯定,作出了“在安全生产上省政协主动作为,民主监督有力有效”的专门批示,切实以“政协之力”保障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节日。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十三届省政协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加强社会建设和治理,筑牢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基础”的殷殷嘱托,继续团结引导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委员,进一步厚植为民情怀、强化使命担当,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书写饱含民生温度的“履职答卷”,印证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勃勃生机。

责任编辑:张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