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天地

喜庆佳节赏华灯

作者:钟 芳

发布时间:2025-01-10 16:21:18

每到一元伊始,万象更新的新年之际,大街小巷到处都会悬挂起璀璨的灯彩,给节日里的人们,带来众多的欢乐和喜庆。《符号中国 中国灯彩》(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24年8月出版),从灯彩的悠久历史说开去,详细介绍了不同时代灯彩的发展与演进,展示了灯彩美轮美奂的艺术魅力。

中国灯彩,又称花灯、灯笼,既是一种照明器具,又是传统节日的应时之物。它起源于西汉,自古以来就是节日和喜庆的标志性物件。本书在讲解灯彩历史的同时,还把它的迁进过程,与传统民间工艺相结合,用一种特定符号的方式,诠释出中国灯彩蔚为壮观的盛大气象。

远古时代,自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以来,耀眼的红色便成了先民们偏爱的祥瑞之色;而灯彩因为把灯与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更是成了许多国人心中的吉祥之物。西汉时期,每遇年节,或逢婚嫁寿诞之日,人们都会在庭院、厅堂悬挂起一盏盏玲珑可爱的灯笼,以示喜乐,这便是灯彩的雏形。尤其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之夜,千万盏红扑扑、亮闪闪的灯笼争奇斗艳,迸发出夺目的光芒,硬是把节日的祥和与喜庆,渲染得格外诱人。后来,经过历代工匠们的用心传承与创新,中国灯彩在设计、绘制、制作等方面,兼收并蓄,广种薄收,终于大放异彩。中国灯彩的成功,彰显了一代代民族工匠们“择一事,终一生”的极致匠心,也折射出中国民艺之路的辉煌与灿烂。

全书沿着灯彩艺术诞生、发展、蜕变的历程,从灯彩的缘起、种类、历代的制作特色切入,逐一揭示出灯彩的神秘面纱。中国灯彩,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无论是一灯、一笼的精巧设置,还是笼面上花鸟虫鱼的写意点染,以及内外有别的灯火布局,都显示出工匠们高超的制造技艺。历经千年的发展,灯彩艺术由简单到复杂,由不落窠臼到绚烂至极,既美化了人们的生活,又为尘世百姓带去了美的享受。一方面,它种类繁多,有宫灯、纱灯、吊灯等之分。又一方面,它又造型独特,涵盖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诸类型。同时,它还创意新颖,除具观赏价值之外,还涌现出了启人心智的灯谜、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等诸多艺术品类,大大拓展了灯彩的生存空间。灯彩是门综合的艺术,它将匠人们的丰富想象和高蹈技艺,匠心独运地留存在方寸之间,以动静两相宜的创作主旨,生动映现出世间的繁华和生活的美好。它广泛汲取雕塑、剪纸、国画、书法等国粹的精髓,以其光与影的完美融合,构筑出一个洋洋大观的艺术世界。从书中得知,灯彩这门古老的民艺,进入到唐宋,迎来了发展的第一波高潮。彼时,元宵节放灯观灯盛极一时,已出现了大型的灯树、灯山等置景。花灯种类不仅有走马灯、孔明灯、琉璃灯、羊皮灯等结构精巧、装饰细丽的小型宫灯。而且,还有各种形象生动的彩扎拟形灯,如灯轮、灯楼、棘盆等大型灯景。在宋代,更出现了专门的灯市,以供元宵节狂欢。至明朝,灯彩艺术出神入化达到鼎盛,花灯的种类更加多元。仅一次灯会,就会有金莲灯、荷花灯、绣球灯、刘海灯等数十种。明清时代的花灯产业也极为发达,涌现出如苏州、福州、成都、北京等制灯名城。而在那个灯彩光耀九州的时代,除技艺高超的匠人之外,还出现了一大批花灯收藏者,创作与鉴赏激情互动,共同把明清灯彩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峰。

责任编辑:唐镜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