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香政协

三块黑板

作者:程瑞

发布时间:2024-10-09 10:53:20 来源:民主协商新闻网

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三块黑板,静静地讲述一家三代人的教育情缘,它们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爱的传承与见证。

第一块黑板,挂在老屋的土坯墙上,斑驳而沧桑。小小的黑板,是外公的阵地,也是他一生热爱的舞台。它见证了外公对教育的忠诚与奉献,也启蒙了一代又一代乡村孩子的梦想。上世纪六十年代,小学文化的外公被大队支部书记推荐为村小的民办教师。他回忆,民办教师白天到村小里教书,不用和大队其他社员一样下地干活,每天挣一个工分,每月还有五块钱工资,大家都很羡慕,他也格外珍惜。那时候的办学条件和现在相比可谓天壤之别。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根教鞭外加一本教材就是所有的教具。黑板是用水泥在墙壁上抹成的,外公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在这块简陋的黑板上,一笔一划勾勒出学生心中的梦想与未来。每当夕阳西下,村里的孩子围坐在老槐树下,外公站在黑板前,用他那略带乡音的普通话,讲述着山外的世界,讲解着简单的算术和汉字。记得外公常说:“知识能改变命运,教育是最大的希望。”那时的我,还只是个蹒跚学步的孩子,但总能感受到那份从黑板上传来的温暖与希望。外公的黑板,是启蒙,是梦想起航的地方。

岁华流转,转眼到了八十年代末,第二块黑板出现在母亲的教室里,承载着母亲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那是一间简朴却充满生机的教室。中专毕业后,母亲成为了一名公办教师,在一所乡镇小学开始了她的教学生涯。不同于土坯房里外公那块水泥黑板,这块毛玻璃黑板光滑而整洁,是母亲用心呵护的“宝贝”。母亲常说,站在讲台上,面对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她仿佛看到了儿时的自己。当白细的粉笔在黑板上沙沙作响,优美的古诗文、铿锵的方块字流出母亲的指尖,便在一停一顿间挥洒自如,流淌传承。母亲的黑板,是成长,是灵魂塑造的殿堂。

时光荏苒,当我从大学毕业,接过家族的接力棒成为一名教师时,课堂教学设备也进入了智能时代。第三块黑板出现在我的现代化教室里。这是一块智能电子白板,连接互联网,融合了科技与教育的力量,为学生们打开全新的教育世界。白板笔代替了粉笔,教室中再也没有粉笔灰的污染,用触屏笔或手指直接在白板一体机上写、画、搜索等,知识的传递变得更加高效、多元。通过这块黑板,不仅教授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还引导他们探索未知的科学世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我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打造个性化教学方案,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自由成长。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努力营造温馨包容、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我时常想起外公和母亲的教诲,那些关于教育的理念和情怀,如同灯塔一般指引着我前行。我的黑板,是创新,是未来教育的展望。

三块黑板,三代人,关于教育的故事在教育技术的迭代升级之间悄然传递。它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更见证了我们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与追求。一块黑板,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外公的坚守、母亲的热情、我的探索,共同绘就了一幅动人的教育画卷。我深知,教育是一场漫长的接力赛,每一代人都需要付出努力和汗水,才能将这份光荣的事业传承下去。在今后的从教生涯中,我相信,无论现代教育技术如何发展,只要不忘初心、知行合一、持之以恒,无论是哪种形式的“黑板”,都能将爱与知识代代延续。

责任编辑:赵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