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铁钧
发布时间:2024-09-02 10:00:00 来源:民主协商新闻网
1949年6月,上海的国民党驻军向台湾逃窜之前,在长江口航道布下大量水雷,封锁了长江出海口的水上运输线。上海及周边地区货品运不出去,外面物资进不来,导致黄浦江两岸物价飞涨,生活必需品紧缺,给老百姓造成极大恐慌。
一些船主在利益驱使下冒险驶入航道,先后有巴拿马商船“伏虎号”、日侨商船“香山号”、英籍商船“济南号”、民船“新宁号”等触雷爆炸,让轮机轰鸣、帆篷穿梭的长江口一时间变得死气沉沉。
长江口的贸易咽喉被卡,严重影响上海乃至新中国的经济运行,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指示时任军区海军司令员的张爱萍:迅速组织力量,扫除长江口的水雷,恢复通航。但成立不久的人民海军不但没有扫雷舰,对如何排除水雷也一无所知。张爱萍接到指示后,立即召集有关部门和原国民党海军有扫雷知识的起义人员等,研究、制定清扫水雷的方案、决策。
经商讨决定:从华东军政大学等部门抽调30名学员,开设清扫水雷培训班。学员们虽政治素质高、军事能力强,但对水雷却完全陌生,听了教官讲解才知:水雷用200多米长的雷链牵拉在水中游动,排除时须由扫雷舰牵引水下装有割刀的钢索,一旦遇到雷链,割刀自动靠拢将其割断,水雷就会浮起,或就地引爆或拉到岸边排除。
培训班开班的同时,张爱萍调集缴获国民党海军的10艘25吨位舰艇,交由江南造船厂改装成扫雷舰,于1950年4月成立人民海军扫雷大队,师参谋长孙公飞任大队长兼政委。同年6月19日,10艘扫雷舰分为5组驶入长江口航道,开始扫雷作业。从理论上讲,左右各1艘扫雷舰拉开距离,拖曳钢索前行,完全可以扫到水雷。但实际操作发现,25吨位的扫雷舰在风急浪高的长江航道上,犹如一瓣花生壳,飘摆起伏、摇晃不定,无法保持速度同步,钢索入水深浅也难以控制,几次“扫”到了水下的飞机、沉船残骸等杂物,钢索刮断弹回甲板打伤了队员。
官兵们在江面搏击风浪10余天,不仅没扫到水雷,还有战士负伤。张爱萍等意识到以此种方式扫雷存在诸多问题,在7月2日命令暂停行动。
第一次扫雷失败,张爱萍、孙公飞等数次组织相关人员召开“诸葛亮会”,分析出三条失败原因:一是舰艇吨位太小,不适合在风浪中作业;二是钢索太细,易被曳断;三是缺少技术和经验,仅凭革命热情和刚学来的知识难以应对复杂的局面。
根据总结的经验教训,张爱萍又调来“古田”、“枣庄”、“周村”、“张店”4艘300吨位的舰艇,在上海几家大型造船厂帮助下改装成扫雷舰,并配置了苏联援助的先进扫雷器具,同时聘请苏联专家做技术指导,让扫雷队员基本掌握了大型扫雷舰的操控、先进扫雷器具的应用。
1950年9月22日,4艘扫雷舰驶入长江口航道,开始第二次扫雷。舰只左右展开,牵拉钢索沿主航道梯形前进,一时间,江面马达轰鸣,绞车辗转,扫雷器具坠入江中,鲜红的钢索浮标随浪起伏,颇为壮观。但2天过去,在雷区反复扫了多次,却不见一颗水雷。在大家万分焦急之际,钢索猛地一抖,刹那间,一个圆滚滚、黑乎乎的大铁球浮了上来,“水雷!是水雷!”战士们激动地叫道。
孙公飞用望远镜一看,确认是一颗水雷,命令排雷组立即划着橡皮艇,把水雷拉到了岸边……排除了第一颗水雷,极大鼓舞了大家的斗志,随后,又陆续扫出多颗水雷,除留几颗供拆卸研究,其余的全部就地销毁。1950年10月末,经人民海军反复检查确认,水雷全部排除,长江航道安全开通。
人民海军临危受命,不负重托,用责任担当“扫”出一条黄金水道,维护了黄浦江两岸的物资供应、经济运转、社会发展,保证了人民生活的稳定和谐,让回到新中国怀抱的大上海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