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香政协

倏忽温风至

作者:唐红生

发布时间:2024-08-13 15:49:25 来源:民主协商新闻网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小暑即小热。《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道:“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虽未到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但已行进在通往酷暑的路上,正如俗话所说:“小暑过,每日热三分。”

时至盛夏,万物蓬勃生长,绿色极力铺陈造势,绿得浓烈、绿得浩荡,渲染出一个葱茏世界。放眼望去,山峦树木繁茂,沟渠幽草葳蕤,田野绿浪涌动。浓浓淡淡的绿中,定能见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景致,那是因为荷向夏而来,花是盛夏的胎记。

田田荷叶在碧水间铺展,舒卷开合,沙沙作响,叶上的水珠如滚玉般,别有意趣。荷花有红有白,深深浅浅,或挺立,或掩面,风姿绰约,娇羞不媚俗,让炎夏也心动不已。飘起的缕缕清香,引得蜻蜓翩翩而至,这朵闻闻,那朵嗅嗅,终究未能分辨出哪朵更香。落水的片片花瓣,仿佛在无声地诵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清凉恬静之感漫上心头。

小暑时节,天气多变,晴朗的天空时常会乌云密布,狂风大作,暴雨在电闪雷鸣中倾泻。雨来得急,去得也快。雨一过,气温凉爽起来,碧绿的树木闪着晶莹的亮,连鸟的啼鸣也爽利多了。庄稼在烈日与雨水轮番催促下,一个劲地生长,愈加繁盛。

此时,田间也需管理。乡亲们劳作之余,中午想睡个觉。那时住房较差,暑气穿过屋面在室内蒸腾,连桌子板凳都烫人,大树下自然是好去处。小花狗也睡在那里,吐着舌头,喘着粗气。浓荫下享受清风拂面,尽管蝉鸣声声,只当催眠曲了。

小憩后,母亲捧出用井水泡了半天的大西瓜,一刀下去,即刻炸裂,露出鲜红的瓤。我咬上一口,味道甜美,凉气四溢,肚子吃得像西瓜般圆鼓鼓的,既解渴又降暑。母亲还教我怎么识别瓜的生熟,方法是一摸二听三看:瓜皮摸上去滑滑的;用手指轻弹,听到“咚咚”清脆声;看瓜蒂变细、枯萎。有了这三点,一定是熟瓜。后来我用这法子在自家地里挑瓜,果然错不了。

夜幕徐徐降临,风也渐渐停歇了。过去家中没有空调,有一台电风扇,也不抵事,只能睡在星光下,似乎这才是夏日模样。门前洒水降温,一盆水泼下去,地面滋滋作响。竹床、椅子、凳子都搬出用来乘凉,两张长板凳一拼也可当床用。月色似银,繁星点点,房屋、树木影影绰绰,成了一幅美丽的剪影。我仰面朝天,数星星、看银河、听牛郎织女等故事。四周蛙鼓虫鸣,萤火虫一闪一闪,晶亮晶亮的,拿把蒲扇摇啊摇,不知何时已进入梦乡。直到午夜时分,才被父母叫醒回屋睡觉。条件好的人家买了电视机,成了全村喜讯。电视机会放到门口,虽是黑白的,尺寸也不大,但乡亲们围坐在一起,一边乘凉,一边跟着剧情时而欢笑、时而叹息,看得津津有味。

俗话说:“小暑黄鳝赛人参”。此时的黄鳝体壮肥腴,肉嫩鲜美,营养丰富。小时候在乡间是放笼子捉黄鳝。傍晚时分,落日染红了半边天,我屁颠屁颠地跟在父亲后面,将带有诱饵的笼子放入绿莹莹的秧田,并用力下压入泥。天刚蒙蒙亮,父亲就去收笼子,每次都有收获。黄鳝多半卖掉,补贴家用,有时会留一两条给我们补补。粗大的黄鳝要用石头砸碎脊背上骨头,一来骨头里的营养出来了,骨头也可吃;二来容易烧透入味。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许是满目叠翠,许是有瓜果解馋……诗人满心欢喜。“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即便无风,心静自然凉,那是一份超然,一种内心的澄澈。“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这一“送”一“滴”,如此美妙。试想,在纳凉时,鼻间幽幽荷香、耳畔丝丝清音,心也安然,身也清凉。

责任编辑:赵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