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天地

天梯山石窟 ——中国石窟寺的鼻祖

作者:钱国宏

发布时间:2024-07-29 10:00:00 来源:民主协商新闻网

20240729094709708-64-13c68.jpg_scale_.jpg

“窟开龟岭峭,叠嶂幸朝宗。禅妙波闲悟,眼高云怯封。佛肩依晋月,蜃水映苍容。”天梯山石窟,也称凉州石窟、凉州大佛窟、大佛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城南50公里的张义镇中路乡灯山村,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约397—439),由北凉王沮渠蒙逊召集凉州高僧昙曜和能工巧匠开凿,北朝、隋唐、西夏、明清相继营建。它是中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在学术界有“中国石窟鼻祖”之称。

“漠漠青冥不可梯,梯山高出辟层蹊。”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云霄,拾级而上,崎岖如梯,故称“天梯山”。山巅常年积雪,俗称“天梯积雪”,为凉州八景之一。山崖断面中,诸多石窟镶嵌其中,窟中,大佛依山而坐,纵观苍生;脚下碧波荡漾,薄云缠绕其身……山、水、佛、云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壮观奇景。

梯山最为闻名遐迩的,当属端坐了1600余年的石窟及佛像。天梯山石窟现存洞窟3层,共18个,保存佛念17个、佛像100多尊、壁画数百平方米以及魏、隋、唐时期的汉、藏写经。洞窟形制主要有三种,一为五柱型,窟平面呈横长方形,中偏后部有中心柱,四面开龛,洞窟四隅皆为方柱,形成五塔式。二为中心柱型,洞窟平面呈方形。三为覆斗形顶,平面呈方形,顶部为覆斗藻井,三壁开龛。代表洞窟有第2、3、13等窟,均为唐代开凿。其中第13窟为天梯山石窟中最大的洞窟,宽19米,残高约28米,进深6米。窟内有释迦牟尼造像1尊,高15米、宽10米,大佛左右两边站立迦叶、阿难、普贤、文殊、广目、天王6尊造像,神态逼真,形象各异,塑造精致。窟内南北两壁上绘有大幅壁画:南壁上部为云纹青龙,中部为大象梅花鹿,大象背驮经卷,下部是猛虎和树木花卉。北壁上部绘有青龙,中部绘有白马、墨虎、菩提树,马背上经卷闪闪发光,下部绘有牡丹花卉。整个壁画笔触清新、色泽艳丽、气势磅礴、形象逼真。

天梯山石窟现存的18个洞窟中,编号第1、4、18窟均为内有中心柱的塔庙窟,洞窟形制及其中图像都可以视为凉州石窟早期代表作。上述三窟塔柱上下收分,均为三层,每层开龛造像。第1、4窟平面呈方形,覆斗顶,塔柱上层每面凿两个浅龛,龛内为石胎泥塑立佛像,中下层每面开一圆拱龛,龛内为石胎泥塑坐佛像。第1窟的龛外壁绘供养菩萨、胁侍菩萨,洞窟四壁不开龛,绘千佛,壁面凹进分层中有影塑千佛。第4窟的龛外壁画飞天、天王、供养菩萨、胁侍菩萨,洞窟壁面也绘千佛。第18窟规模较大,平面分前后两部分,前部为横长方形,人字披顶,后部接近正方形,覆斗顶。塔柱上层每面凿五个圆拱龛,中下层每面开三个尖拱龛,内塑坐佛。第1窟出现圆形三瓣花蕾装饰纹样,第4、18窟则有莲花化生忍冬纹样。1、4、18等窟的底层壁画的画面全部绘制在壁面泥层上,通常用土红色起稿,墨线勾勒定形,人物面部、肌肤等部分多为肉红色。第1、4篇中心塔柱上的一些供养菩萨、胁侍菩萨面相椭圆,细目长眉,高鼻厚唇,饰耳环、项圈,具有域外风格,呈现明显的早期菩萨造型特征。

第2窟是天梯山石窟中的代表洞窟之一,内有释迦牟尼佛造像一尊。佛结咖跌坐,发髻为波纹状,面相饱满充实;两眼低垂,双唇紧闭,似做冥想状;右手施降魔印,左手置于腹前;着通肩式架裂,衣领呈U形,裂裂轻薄,富有质感。衣纹处理简洁,流畅自然;头部塑造则细腻精致,成功地刻画出佛的庄严与沉静,是唐代泥塑佛像中的佳作之一。

据中国西夏文史专家的研究考证,武威天梯山石窟出土的西夏文佛经,是迄今所知最早的活字版西夏文献,年代在公元1139—1141年之间,这比此前已经认定和公布的西夏文泥活字版和木活字版佛经都要早。这一西夏文佛经的新发现,不但改写了最早活字版西夏经文的年代,而且是研究中国印刷术的宝贵资料和证实我国伟大发明家毕昇存在的重要依据。

“曾是北凉蒙逊开,始邀佛祖踏云来。一泓碧水不分界,千载金身独坐台。龟背如依半山卧,禅根偏向六渠栽。人间险境知何处?越上天梯尤壮哉。”天梯山石窟不仅广泛传播了佛教,也为后来的石窟开凿积蓄了力量,形成了我国佛教艺术史上有名的“凉州模式”:石窟建成后,世人仿此陆续开凿了金塔寺、马蹄寺、文殊山、榆林窟等。后来,北魏大同开凿云岗石窟时,主持人也是凉州僧人,所用能工巧匠大都是凉州人。因此,著名考古学者宿白先生将新疆以东现存最早的佛教石窟在风格上称之为“凉州模式”。2001年,天梯山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5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唐镜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