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志洲
发布时间:2024-07-15 10:00:00 来源:民主协商新闻网
彭绍辉(1906.09-1978.04),湖南省湘潭县韶山人,战争期间不幸失去左臂,人称“独臂上将”。他英勇善战、不怕牺牲,自学成才、笔耕不辍,以身作则、严于家教,被毛泽东赞誉为“红军部队培养出的独特人才”。
抗大,全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1936年6月在陕北瓦窑堡成立,时称“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1941年7月,抗大总校在山西省兴县李家湾以一二〇师教导团为基础,创办了抗大七分校,并附属一所陆军中学,共有学员2000多人。
1943年1月,中央军委决定抗大第七分校及所属陆军中学、河北省灵寿县抗大第二分校附中开赴甘肃陇东地区,组建新的抗大第七分校,就地办学。彭绍辉带着抗大第七分校及所属陆军中学的2000多名师生,携带镢头、枪杆、笔杆“三件宝”,历经山西兴县、陕北绥德和延安,于4月底到达合水县,与抗大第二分校附中正式合并,组建新的抗大七分校,由他兼任校长。学校下设政治部、训练部、校务部、供给部、卫生部、办公室和文工队等。校部驻合水县老城镇。所属陆军中学共1500余人被编为七分校第一大队,驻扎在大凤川。此后不久,晋察冀边区抗大二分校附中师生共1500余人在校长江隆基的带领下辗转到达合水,并入七分校,其中8个男生队编为第二大队,初驻合水蒿咀铺一带山区,后移驻豹子川张岔村。女学员编为两个女生队,直属校部领导,初驻蒿咀铺柳沟一带。
1943年12月底和1944年4月,晋冀鲁豫军区所属的太行陆军中学和太岳陆军中学共计1100余人先后来到合水,编为抗大七分校第三大队,驻扎在合水县平定川。1944年9月上旬,抗大七分校校部机关和女生队在校长彭绍辉的率领下,从合水县迁至华池县东华池村。当时女生队驻扎在校部对面的半山腰上,其驻地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女生洼”。至此,抗大七分校在陇东的组建工作全部完成,总人数5200余人。
组建新的抗大七分校任务不比一场战争简单,当时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尽管陇东分区党政军民多方支援,但仍然有许多困难难以解决。彭绍辉他们刚到驻地一无所有,漫山遍野只有稀稀疏疏的几孔荒废的窑洞。人多窑洞少,很多学员还是傍山架棚,荒野露宿,受天气影响很大,部分学员都淋雨得了病。没有蔬菜,粮食需要学员们到六七十里甚至百里以外的地方去背,但困难难不倒彭绍辉。
为了解决校舍问题,彭绍辉等抗大七分校领导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发扬抗大精神,艰苦奋斗,带领学员依山挖窑洞。这个活儿看似简单,实际又苦又累,加之经验不足,工具缺乏,一天挖不了多少。为了加快进度,他们一方面总结经验教训,一方面动员学员自制工具,同时还组织突击队,昼夜不停地干。经过两个多月夜以继日的苦干,全校共打窑洞690多孔、建新房40余间、箍石窑30孔,还修建了伙房、食堂,修整出一块近百亩的大平地,成为学员训练和开展活动的主阵地。他们没用一根钢筋,一袋水泥,没请一个工匠,自己设计、自己施工,建起了一座可容纳2000多人的大礼堂,供七分校开会、学习、开展活动之用。
由于国民党经济封锁加剧,运粮工作越来越困难,抗大七分校响应党中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1944年4月,在彭绍辉校长的带领下,抗大七分校学员纷纷拿起镢头,积极投身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生产初期,没有斧子,没有锯子,只好用镢头劈树根,大多数学员由于年龄小又不得法,双手被震起了大血泡。在劳动实践中,他们想出了很多巧干的办法,如对付树根“连根拔”,对付丛草“火烧连营”等都是智慧的结晶。大家立纪录、破纪录,一天连续干十几个小时,每个学员每天开荒都在一亩以上,涌现出丁建民、田博良、吕国忠、王有恒等劳动英雄。
彭绍辉校长在井冈山时失去了一条胳膊,不能双手抡镢头,他就特制了一把小镢头,一只胳膊一下一下地挖。这一举动更加激发了广大学员的干劲,进度由每人每天几分提高到一亩以上。直属队排长张禀照创造了一人一天开荒6亩的记录,《解放日报》刊登了他的事迹,对整个边区的大生产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后来二大队学员丁建明又创造了一天开荒7亩的最高纪录,被人们称为“气死牛”。开荒任务完成以后,队员们迫不及待地把谷子、糜子、豌豆等都种了进去……千年的荒山在抗大学员的心血和汗水浇灌下终于变成了绽放生命的良田。
抗大七分校的女生队是一支独特的队伍,她们的到来为抗大七分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采。面对生龙活虎的男队员,女队员也毫不逊色,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大生产战斗的胜利。
纺线是女生队的拿手好戏。纺线时,女队员坐在窑洞前的广场上,围成一个大圈,人手挥动,纺车飞转。除了纺线,女生队还承担了织毛衣、毛袜和做棉军服的任务。在制作棉衣的过程中,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就到山上挖来核桃、酸枣、杏树等树根,将根皮熬成多种颜色的水,再试着调色制成多种颜料,把毛线染成咖啡色、黄色、深灰色、浅灰色等,然后织成多种颜色、多种花样的毛衣、毛袜,解决了部队的过冬御寒问题。
劳动生产改善了生活,又锻炼了思想,锤炼了意志。在彭绍辉等同志的带领下,到1944年底,抗大七分校共开垦荒地6万余亩,生产粮食折合细粮共5650余石,养猪1300余头、羊1100余只、牛100余头,实现了粮食和蔬菜的全部自给自足;还先后建起木工厂、肥皂厂、造纸厂、粉坊、磨坊、酒坊等,全分校官兵不但能吃饱饭、有木炭烤火,每人还发了毛衣、手套、毛袜。年底在东华池大礼堂举行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大会及展览会。表彰了大队级的劳动英雄与模范工作者72名,评选出校级劳动英雄与模范工作者22名、先进单位6个。展览会上,共展出530多件手工艺术作品和100多幅图表,以连环画的方式宣传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发扬了抗大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丁建民、李振民等学员还被推选出席了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代表大会,受到了毛主席等领导同志的接见和表扬。
从1943年冬到1944年春,抗大七分校开始了大练兵活动。在豹子川新建成的大操场上,一队队身穿灰色军服的年轻士兵正在进行射击训练。校长彭绍辉亲自到训练场,独臂举枪进行示范,讲解瞄准的要领,使学员深受启发。在紧张的学习训练之余,学校还组织学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校文工队和各大队经常自编自演文艺节目,他们用床单作道具,脸盆当乐器,创作并演出了《豹子川大合唱》《难民区》《解放宁条梁》等歌舞和剧目,吸引周边数十里的老百姓前来观看。他们还根据每个阶段中心工作组织文艺宣传队,深入村头和院落,给老百姓演戏唱歌,进行抗日宣传,《兄妹开荒》等节目,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很受欢迎。
1945年,彭绍辉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到延安出席了党的七大。大会召开前夕,毛泽东在延安枣园亲切接见了彭绍辉。他热情地拉着彭绍辉的右臂,对身边的人介绍说:“绍辉同志是瓦子坪人,是我的老乡,放牛娃出身哩!”又对彭绍辉说,“我记得我们在老家见过面。”彭绍辉也激动地回答:“主席,我记得第一次见到您是在1927年1月10日。当时您回到老家考察农民运动。”毛泽东用家乡话说:“噢,你啷个有这么好的记性?”彭绍辉答:“那时候见到您就像是一个大喜的日子,怎么不记得呢?再说,我有每天记日记的习惯。”毛泽东笑着说:“绍辉啊,你坚持记日记的习惯好呀!将来革命成功了,这些日记就是不可多得的文献啊。”
紧接着,毛泽东又询问起抗大七分校的办学情况,彭绍辉做了详细汇报。他介绍了如何搭茅棚、挖窑洞、开荒播种,如何修房屋、烧木炭,如何冬季练兵、开展文化和专业学习,大批基层骨干从七分校走向各个部队等。当毛泽东听说抗大七分校最多的时候有3000多名学员、700多位教职工时,毛泽东风趣地说:“孔夫子是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你比孔夫子还高明啊!”
抗日战争胜利后,抗大七分校的师生分批离校,奔赴前线参加解放战争。1945年9月,抗大七分校第三大队首先重返晋冀鲁豫前线。10月下旬,校部和第一大队在彭绍辉带领下奔赴晋绥边区,第二大队数百名学员返回延安,分配到中共中央有关部门工作。11月24日,按照中央军委通知,抗大七分校办学结束,第一大队学员全部结业,其中一部分学员分配到吕梁军区,一部分学员赴东北北满。
彭绍辉担任校长时的抗大七分校在陇东的三年,是战斗的三年、自力更生的三年、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三年,为我党培养了5000多名党政军优秀干部和通信、机要、测绘、文艺、医务等人才,新中国成立后,他们都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领域的骨干力量和领军人物;这也是陇东革命斗争史上辉煌灿烂的三年,虽然物质条件异常艰苦,但学员之间、上下级之间,学员和群众之间情同手足,同甘共苦,陇东一部分有志青年深受感染,积极加入抗大七分校的队伍,走上了革命道路。
抗大七分校结束后彭绍辉立即奔赴全国解放战争前线,先后任吕梁军区副司令员、晋绥野战军第2纵队副司令员、吕梁军区司令员。1948年7月起,彭绍辉任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第7军军长。新中国成立以后,彭绍辉历任西北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委员等职。1955年,彭绍辉被授予上将军衔。1957年,他协助叶剑英元帅组建军事科学院,并亲自组织编辑4个野战军的《战术资料汇集》,编制人民解放军第一批战斗条令和共同条令,为人民军队的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及军事科学研究的开展作出了重要贡献。